《唱山歌》教學反思
《唱山歌》教學反思
《唱山歌》是四年級下冊,五十六個民族中的一節課。夢霞老師和我都曾經上過這在教學這一堂課時,在自己上和聽課的過程中,感到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莫讓亂花迷人眼——關於最有用的素材選擇
《唱山歌》一課教學內容選自《劉三姐》,脫胎於廣西民歌,對老一輩的人來說是耳熟能詳。但對於今天的孩子來說,故事是遙遠的、旋律是拗口的。可以說,學生對於這方面的音樂貯備很少。同時我們發現,這堂課可以選擇的素材很多很豐富。從電影《劉三姐》到斯琴格日樂翻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到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可以用的素材也比比皆是。不光教學素材的安排與取捨,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也是遵循了這一原則。在欣賞教學中,由淺到深。從儘量貼近原生態的歌曲欣賞(教師的演唱)到經過整理配器的版本的欣賞,在到現代音樂方式對他的改編;在新歌教學中,有聆聽(聽)到部分的參與(一領眾和)在到摹仿在到獨立演唱最後在啟發創作不同的歌詞。這一切都是循序漸進、力求作到抓住核心與本質,素材很多,很豐富,莫讓亂花迷人眼。弱水三千,我只要最有用的那一瓢。
二、相和山水間——關於最有效的情境創設
創設情境,是最常用的一個課堂環節設定了。無論學科,無論課型,被廣泛使用。但什麼樣的情境最有效?貼切、簡潔、系統,這是筆者在本課的一次次設計中感受到的幾點。
說起情境的創設,最常用的一招,便是風光的匯入。本課所對應的'廣西、桂林山水無疑是最好的辦法。一開始,我精心設計製作電子幻燈片從風光到民俗涉及到人文歷史特產等等。在試上時發現反映不是很好。走馬觀花的瀏覽使學生心浮氣燥。注意點太多之後反而什麼都沒有注意到。後來我也沉下心了問自己,這裡的情境到底要起什麼作用。其實這裡重要的是給學生一個心理上地理位置的暫時性轉換。感受一個適合於“山歌”產生特定的音樂地理環境。(山的開闊使廣西山歌悠遠,水的柔和又讓廣西山歌不失細膩)。能起到這個作用,那就夠了。所以我們馬上進行了調整,用簡單的幾幅最富代表性的圖片、配上寥寥數語的解說簡潔明快的切入了正題,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另外,情境的創設不應只體現在多媒體等表面的匯入上。更不能應景似的在開頭處出現了一下就不見了蹤影,那是為了情境而情境。在我看來,情境創設而更應該是一個系統,從頭到尾延續在整堂課中。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都發揮作用。這堂課,從一開始與老師的“唱和山水間”到參加“灕江邊的對歌會”再到學完後師生兩大陣營的對歌、學生之間的對歌,都是在創設的特定環境中進行的。其中“對歌”這一環節,還加入了送繡球等具有民俗特色的鼓勵方式,成功的將學生代入了特定的情境。我們還在課堂上設計了“口耳相傳”。即由老師帶領學生哼唱和接唱。最大範圍發揮了民歌“模仿”的本質。這本身也是對民歌產生的原生態的一種情境再現。最後的環節中,老師用稍作改編後歌聲感謝同學的參與和學習,這一切都沒有離開我們創設的情境,那就是相和山水間!
三、 學生總是給我最多——關於最真實的預設與生成
每上一堂課,孩子們總能給我最多。我們的生成出發點,應該是學生最真實的需要。就如這堂課中由老師帶領學生哼唱和接唱的“口耳相傳”部分,其實就是一種模仿,是幾個音幾個音分開來?還是一個樂句一個樂句的完整學,在設計時,我們曾經猶豫過。割裂開來一音一音的模仿雖然教學速度快,但割裂了音樂的整體性,猶如庖丁解牛,卻味如嚼蠟。而一個樂句一個樂句的整體聽賞過後的模仿。雖然需要多花幾遍時間,卻一氣呵成。這種設計不僅是從音樂本身最真實的特點出發,更是從養成學生音樂素養最真實的需要出發。我們要完成的不是一堂課上的環節流暢,更應該是最初最真的夢想。
每上一堂課,孩子們總能給我最多。感謝我所有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生成的真實往往是突現的靈感,能為課堂增加靈動。上課中有很多孩子精彩的表現,我最珍惜的卻是這樣一個細節,在“你唱我和對山歌”的互相幫腔環節中,很多孩子都投入的只演出自己的那句,只有一個孩子搗亂似的一會粗聲一會細聲。一邊唱還一邊做怪樣。因為被同學檢舉說做鬼臉,我在課堂上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在一人分飾多角,一會是老漢、一會是地主、一會是酸秀才、一會是老大媽。當然要一會粗聲一會細聲的挑來跳去啦”他的回答讓我們忍俊不禁,也讓我們看到了孩子的投入和創造。我送給他大大表揚,藉此更把歌曲背景結合了人物的音色向其他孩子做了介紹,看著他感激的眼神,其實我更想對這個會思考敢表演的孩子說聲謝謝!
不記得是誰曾說過,一個作品中,使我們真正感到愉快的是作品音樂上的美。我甚為認同。在音樂課堂上,最能打動師與生,最後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的也應該是音樂本身的魅力。在音樂教育中,最後要達到的最終的夢想,也應該是孩子們發自內心的對音樂旋律的熱愛、追求、感受、表現。願我們的老師選擇最有用的素材,創設最有效的情境,在真實的預設與生成體驗師生的共同成長,求真、求善、求美。讓這千百年來流淌在在山水間的歌聲,流進孩子們的生命,一步一步的靠近那最初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