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之父》的教學反思

《雜交水稻之父》的教學反思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有一個環節是我問孩子們:“請大家讀一讀第三至第六自然段,然後告訴老師,你從哪裡看出袁隆平付出了極大的艱辛和努力?”

  有一個孩子站起來,說了一些我極為滿意的答案,他說:“我是聯絡課文的前面來理解的,在文章的第二小節,我們可以看到袁隆平是在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下定決心要攻克這道世界難題的,到了第六小節,我們就看到了袁隆平在1970年,才剛剛發現一顆種子,中間經過了十年的時間,要想想對於一個人來說,你能有幾個十年呢?更何況在這十年當中,袁隆平可是一直在找尋適合栽培的種子啊,他一定吃盡了千辛萬苦!”

  另外一個孩子估計是受到了他的啟發,說道:“我也是聯絡課文的前面來理解的,在文章的.第二小節,我們可以看到袁隆平以前一直是待在湖南安江農校做一名普通的教師,但是十年後,他卻是在海南的三亞發現了適合的種子,這兩個地方相隔的有多遠呀,這說明了袁隆平在這十年裡,說不定是跑遍了祖國的很多地方,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至寶,我打心眼裡敬佩他!”

  這兩個孩子的答案我特別欣賞,因為他們學會聯絡上下文來理解課文的意思了,他們真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