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的形象教育教學反思

哲理的形象教育教學反思

  課文《我要的是葫蘆》是說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開始長很好,後來他看見葉子上爬著一些蚜蟲,心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他只盯著小葫蘆,並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呀,快長呀!……”一個鄰居看見了,對他說:“你別光盯著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好個種葫蘆的人奇怪地說:“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更多了,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一個個都落了。

  《我要的是葫蘆》講的是要全面的看問題的哲學道理,但它寓哲理於故事中,文字淺顯,一讀就懂,不需多費口舌講解。我只是提出這樣幾個問題:

  “葫蘆開如長得怎麼樣?從哪些詞句看出葫蘆長得很好,很可愛?”

  “後來為什麼葫蘆變黃,一個個都落了?”

  “種葫蘆的人錯在哪裡?”

  透過討論,學生懂得了葉子和葫蘆的關係:葉子能供給葫蘆水分和養料,葫蘆缺乏水分和養料,如果葉子上長了蟲子,蟲子把葉子吃掉了,那麼葉子就不能供給葫蘆水分和養料,葫蘆缺乏水分和養料,就要變黃掉落,種葫蘆的人就得不到葫蘆了。由此,使學生懂得一個道理:事物之間都是互相聯絡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

  學了課文之後,我讓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有沒有像課文中種葫蘆的人那樣,因為看問題不全面而造成了不好的結果的事例。這個問題就作為課外作業佈置給學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