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範文(通用9篇)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範文(通用9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 篇1

  在準備備課的時候,我認真的閱讀了教材,覺得本文的內容本身並不難,意在寫樟樹,實際是借物喻人,寫出了宋慶齡如樟樹般崇高的人格風範。在執教時我抓住了樟樹的外形特點、可貴之處以及人與樹的關係展開分析。

  外形特點從“蓬蓬勃勃”入手,抓住“枝幹”、“樹葉”、“四季常青”等三個方面,讓學生從“粗壯”、“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來體會樟樹頑強的生命力,並對進行了了朗讀指導。讓學生透過關聯詞語“無論……總是……”想象樟樹一年四季所經受的磨難,體會樟樹卻依然蓬蓬勃勃,四季常青的特點。

  樟樹的可貴之處是在它枝枯葉落,做成傢俱之後,依然能保持香味並且驅蟲,這是其他樹木所沒有的可貴之處。從品讀樟樹的可貴,進而啟發“樹與人”的關係,這是本課的難點。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前來瞻仰宋慶齡的故居”,是要表達對是宋慶齡尊敬和愛戴。宋慶齡是一個怎麼樣的女性?人們為什麼紛至沓來瞻仰宋慶齡的故居?學生對宋慶齡的瞭解畢竟是淺顯的,文中也沒有做詳實的介紹,如何讓樹與人之間架起橋樑呢?教師就得詳細地向介紹宋慶齡的生平事蹟。在這點上我做的有所欠缺。正如楊老師和我說的那樣,學生對宋慶齡還是沒有真正的瞭解,這樣的理解基礎上展開的進一步教學其實是不能真正滲入學生的心靈的,如果在課堂上多補充一點宋慶齡的偉大事蹟就好了。

  在執教本課時,我還著重滲透了詞語解釋、寫作方法、關聯詞語等方面的教學。讓學生透過造句子來體會關聯詞語的用法,並且粗略的引導學生知道具體描寫、對比以及借物喻人等習作方法,我希望學生能初步掌握,以便在今後的學習中會運用。

  課後再反思這篇課文,我覺得似乎沒必要花那麼多的時間在學習如此簡單的文字上,因為本身課文沒有一點的難度,而語文又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寫話。這裡可以提供話題讓學生選擇自己需要傾訴的話題一吐為快,或者可以設定一個說話情境:如小明的爸爸來到了宋慶齡的故居也和樟樹合了影。回去之後拿給小明看,小明就不明白了問爸爸為什麼要和樟樹合影,爸爸就說……這樣既可以寫出樟樹蓬勃、可貴的一面,又可以寫出宋慶齡堅強不屈、一生正氣的品行。

  由此再做一點聯想,我們其實在教作文的時候總是向外求作文方法和範文,其實我們的教材就是一個寶庫。因為教材中的課文就是一篇最有價值的範文。我們如何把課文中的寫法遷移到我們所教的寫作上呢?我們就要把課文教透。想辦法讓學生懂得遷移運用課文。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 篇2

  本文狀物懷人,託物言志,構思巧妙,寫法別緻。文章的主體內容是對樟樹的描寫,分別寫樟樹的外形特徵和可貴之處。而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則從不同的角度點明並強調了樟樹所生長的地方:宋慶齡故居。這樣,文章的佈局就顯得勻稱合度、匠心獨具:一方面,首尾呼應,緊扣題意,重點突出,脈絡清晰;另一方面,借樹寫人,以樹寄情,文章的旨趣因此而深厚。

  課文的最後一段,寫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瞻仰宋慶齡故居的時候,總是要在這兩棵樟樹前留個影,作為永久的紀念。從結構上看,這也是課文的第三部分。這部分的內容除了呼應開頭,再一次點明題意之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表現角度的變化轉換。如果說課文的第一部分是從故居主人的角度,來表現宋慶齡與這兩棵樹的親密感情,那麼,課文的最後部分則是從瞻仰者的角度,來進一步體現宋慶齡與這兩棵樟樹的緊密關係。

  為什麼人們總愛在這兩棵樟樹前留影,作為永久的紀念呢?最重要的就是經歷了這麼對年的風風雨雨之後,人們已經明白,故居的樟樹就是宋慶齡同志高貴品格的最好象徵,人們也透過這兩棵默默無語但枝繁葉茂的樟樹,真切而具體的感悟到了宋慶齡同志的崇高人格,表明宋慶齡同志的高風亮節已經在許多人的心中紮下了根。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 篇3

  今天上《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宋特和很多老師給了不少建議與指導,我頗為感動,受益良多,反思有以下幾點:

  一、朗讀教學是"短板"教學過程中,我抓住"我捨不得這兩棵樟樹"的主線,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反覆誦讀,在讀中品味樟樹的勃勃生機與可貴之處,但是總體感覺學生的朗讀不到位,雖然宋特在後的指導中提到未必要讀出樟樹的生命力與蓬蓬勃勃的氣勢,但由此看出我對學生的朗讀訓練是不到位,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加強朗讀指導。

  二、堂教學"教過了"在教學中自己的思路雖然清晰,但是感覺還是"教過了",比如,宋特提到的學生熟悉的生字詞仍然讓學生反覆讀,甚至在日常複習上反覆聽寫,對於基礎較好的同學說,無疑是在做無用功,這一點是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改進的,也需要精講知識點,讓學生自己提出自己不會或者不紮實的問題,這樣更能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教學過程"不敢放手"站在三尺講臺上只有短短三四年,卻慢慢開始理解語教學的真諦,很多時候,我們教給了學生太多,卻無法讓學生學以致用。本的教學,雖然我也有讓學生一定的動腦思考,下筆寫體會,但是並沒有"教得巧",學生很多時候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卻沒有自己發揮的太多空間。正如《最佳路徑》中格羅培斯的設計理念一樣,教學要給學生自由,教師害怕給學生自由卻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其實是教師的教學引導及堂駕馭能力不夠深厚。彷彿覺得自己是一個帶領孩子走在獨木橋上的人,只引導孩子到達了目的地,而對於沿途的風景卻沒有讓孩子細細品味,或者,理想的境界應該是孩子邊活蹦亂跳地走過獨木橋,邊欣賞路邊的風景,愉快得到達目的地,這才是孩子想要的堂。深感慚愧的是自己的教學功底不夠深厚,而在平時的教學中,忙忙碌碌,碌碌無為,只應付於完成教學的常規工作,卻沒有進行大量專業的.閱讀,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想在以後的工作中,一定要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閱讀教學理論專著和相關書籍,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教學能力,才能不斷整合最佳化自己的教學思路。

  四、教學過程缺乏思考。宋特的指導也讓我感覺到自己是一個缺乏思考的老師。在平時的上中,覺得好的教案就照著別人的上,卻常常上不出理想的效果。歸根結蒂,是缺乏思考,在評的過程中,戴菲老師也說要根據班級的學情確定教學目標和調整教學思路,這一點我是認同的,卻很少思考班級的學情是什麼,只知道這一節我要教什麼,這就造成了學生會的我可能還在教,學生不會的我卻不知道。做一個會思考的老師,是提高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該將每節的教學目標與本班的學情結合起確定教學目標,如此,才能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

  宋特的指導,讓我有一種"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原還可以這樣上,原我們還可以這樣教。(南京雨花臺中學春江學校小學部)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 篇4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記敘文,課文描寫了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具有拒蟲的香氣而且能夠永久保持的可貴之處,表達了對這兩棵樟樹的讚美和對宋慶齡的懷念之情。

  課文很清晰,主要寫了外形、生長特點和可貴之處。講外形特點,我從“蓬蓬勃勃”入手,抓住“枝幹”、“樹葉”、“四季常青”等三個方面,讓學生從“粗壯”、“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來體會樟樹頑強的生命力,並對進行了朗讀指導。讓學生透過關聯詞語“無論……總是……”想象樟樹一年四季所經受的磨難,體會樟樹卻依然蓬蓬勃勃,四季常青的特點。樟樹的可貴之處透過比較法來寫,我讓學生思考寫石榴樹的好處,在交流的基礎上,再進而啟發“樹與人”的關係,這是本課的難點。

  透過介紹宋慶齡的事蹟,讓學生逐步明白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前來瞻仰宋慶齡的故居是要表達對是宋慶齡尊敬和愛戴。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 篇5

  一、《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主題介紹

  本文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敘事性文章,具體描寫了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它具有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貴之處。文章既表達出作者對這兩棵樟樹的讚美之情,又在字裡行間滲透著作者對宋慶齡的深深懷念之情。整篇文章層次清楚,語言簡潔,重點突出。

  二、從課前準備、上課過程情況進行反思

  (一)課前準備情況

  課前進行充分的備課,我認真的閱讀了教材,並使用好我校導學案,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課堂緊緊圍繞學情調查中小組內彙總出的問題進行導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得更多知識,能力得到不斷地增強。在上一節課的預習引領環節就引導學生進行了預習:重點對生字、新詞、重點句子勾畫及理解;多朗讀課文,試著理解課文內容;蒐集關於宋慶齡的資料等。

  (二)上課過程反思

  1、教學中一直努力的踐行著我校“兩步八環節”教學模式。透過學情調查,學生提出了預習後不能解決的問題:為什麼人們要在樟樹前留影?課堂緊緊圍繞這個主要問題,解決問題時我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領悟文章內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透過多種方式的閱讀感受文字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一方面藉助課外資料體會品味宋慶齡崇高的人格風範和高貴的精神品質。導學時抓住樟樹的外形特點、可貴之處以及人與樹的關係展開分析。對這個重點問題,進行了兩次小組討論,給足了學生思考和討論交流的時間,讓學生充分的理解、體會。外形特點從“蓬蓬勃勃”入手,抓住“枝幹”、“樹葉”、“四季常青”等三個方面,讓學生從“粗壯”、“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來體會樟樹頑強的生命力,並對學生進行了朗讀指導。樟樹的可貴之處是在它枝

  枯葉落,做成傢俱之後,依然能保持香味並且驅蟲,這是其他樹木所沒有的可貴之處。從品讀樟樹的可貴,進而啟發“樹與人”的關係,這是本課的難點。學生對宋慶齡的瞭解畢竟是淺顯的,文中也沒有做詳實的介紹,如何讓樹與人之間架起橋樑呢?於是就詳細地向介紹宋慶齡的生平事蹟,進而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涵的理解,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透過展示、合作交流,學生就能夠逐步理解“故居——樟樹——故居主人”之間的關係,從而理解宋慶齡同志的高尚人格。透過對宋慶齡這個人物的滲透感悟之後再來回答課後的問題,學生就能輕而易舉地回答,那是因為樟樹有著和宋慶齡一樣的品質,和樟樹合影就如同和宋慶齡合影一樣,等等。學生在這種多讀多悟的自主學習中,獲得了成功的愉悅感。

  2、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1)沒有充分考慮到大多數學生不能收集到宋慶齡的資料,學生對宋慶齡還是沒有真正的瞭解,在這樣理解基礎上展開的進一步導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課文內涵真正的理解。

  (2)課堂充滿活力不夠、師生互動有待進一步加強。應在平時多與學生溝通、交往,與學生之間形成和諧的關係,實現教師多重角色的轉變,課堂上便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3)學生展示方式單一,展示過程有待進一步規範、加強。如板演應該增加等。展示過程中,有些學生還顯得放不開,畏畏縮縮的,信心不夠。另外展示姿態、語言等也有待加強規範。

  (4)學生對課文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法指導上還遠遠不夠。小組討論探究問題時,師生各做什麼,還不夠明確,應在今後的教學中進一步明確。

  (5)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寫話。這裡可提供話題讓學生選擇自己需要傾訴的話題一吐為快等,這一點做得不夠。如能由此再做一點聯想,我們其實在教作文的時候總是向外求作文方法和範文,其實我們的教材就是一個寶庫。應想方設法讓學生懂得遷移運用課文等。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 篇6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優美篇章,物與人,形成了本文一明一暗的兩條線索。明線是寫樟樹,暗線是突顯宋慶齡高尚的情操。明線是顯性的,暗線是潛伏的。我教這課時,抓住一句話“宋慶齡說‘我捨不得這兩棵樹’”為切入點,設計了三個環節來使明暗兩條線融會升華。第一環節是讓學生感受樟樹的外形美,第二個環節是體會樟樹的內在美,第三個環節是將人和樹有機地結合起來,明白樟樹就是宋慶齡的象徵。

  教學前面兩個環節時,我按部就班,學生很容易就感受到了樟樹的蓬蓬勃勃,旺盛的生命力,也體會到了樟樹香氣長存的高貴品質。接下去教第三環節,也是這一課教學的難點所在。在初次閱讀的時候,我覺得本文還是把著重點放在對樟樹的理解和感悟上,讓學生在閱讀中到樟樹的外形美和內在美,最後點撥一下即可,不需要重墨塗抹,對樹的瞻仰就是對人的懷念,宋慶齡的形象也會豐滿起來,因為人去樹依舊蔥翠,人去樹依舊香氣撲鼻。這應該是水到渠成。所以教學第三環節的時候我透過一個多媒體展示了宋慶齡的幾張圖片,配以宋慶齡的事蹟介紹。我本以為學生會在這裡找到樟樹和宋慶齡的聯絡,並能感受到宋慶齡的偉大。但我預料錯了,這一點可以從學生的回答中看出來。雖然後面有幾個學生說出一些樟樹和宋慶齡的聯絡,但是這些回答難免讓人有一種在帖標籤的感覺。學生只是知道了樟樹與宋慶齡有聯絡,並沒有真正讀懂課文。

  課後在陸校長的指導下,我對這一環節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回顧我的課堂,我覺得我這一環節講得太“碎”,太生硬。我以一個對宋慶齡比較瞭解的這樣一個人的角度上來問孩子問題。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拋給了學生,學生也總是在盡力回答我需要的答案。課堂看似生動,但實際上學生缺少思考,缺少理解。宋慶齡的故事畢竟離學生的距離比較遠了,那麼我們如何讓學生感知宋慶齡呢?如何把樹與人聯絡起來呢?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不能把樹與人獨立開來理解這篇文章,我在解讀的時候已經能夠清楚地知道樹就是人,樹的一些品質就是人的品質,對樹的瞻仰就是對人的懷念。那怎樣讓學生去認識一個陌生人呢?去理解陌生人與樟樹之間的關係呢?我覺得必須要以一個感性的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只有感性的故事才能讓學生快速地去認識一個人,而且學生天生就是喜歡聽故事的。所以找一個恰切的故事,一個能夠體現宋慶齡品質的故事,這個品質也是和樟樹想吻合的,這樣就將人和樹有機地結合起來的。我準備講宋慶齡冒險救陳庚將軍的故事,讓學生聽完這個故事後再去讀課文,去體會樟樹與宋慶齡的聯絡,給學生一個思考與感悟的時間。等學生真正有了感悟,再透過一個小練筆的方式把感悟寫下來,這時候學生積澱的東西才是真正要學的。這時候學生也就應該能真正理解樟樹和宋慶齡的關係了。

  我覺得,我開始所有的設想都是美好的,可往往經不起實踐的檢驗。這無疑說明自己在教學上存在不足,尚需努力。首先,我要在語言錘鍊上還需要下工夫,不同的文章,語言特點不一樣。我要在閱讀文字的時候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將文字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將自己的語言融入到文字之中,使“其言皆出吾口”使“其意皆出吾心”,這樣一來,才能對文章有了一種親近感,文字就內化為教師的內容。其次,與其它課相比,語文課更富有人性,更富有感情,這對語文教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上好一堂語文課,一定要精心準備。切不可自以為是、隨手捻來。有時,靈感的突發,是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們在教學上畢竟還只是入門階段,文化底蘊也不夠豐厚,只有踏踏實實才能上出實實在在的好課。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 篇7

  我這次上的課題是《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它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敘事性文章。文章具體描寫了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它具有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貴之處。文章既表達出作者對這兩棵樟樹的讚美之情,又在字裡行間滲透著作者對宋慶齡的深深懷念之情。整篇文章層次清楚,語言簡潔,重點突出。教學時我很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領悟文章內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透過閱讀感受文字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一方面藉助課外資料體會品味宋慶齡崇高的人格風範和高貴的精神品質。

  本文人物離學生比較遠,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困難。文章所寫的樟樹雖然學生比較熟悉,但本文主要透過對樟樹的描寫,要求學生能夠逐步理解“故居——樟樹——故居主人”之間的關係,從而理解宋慶齡同志的高尚人格。我的設計是想透過對文字閱讀指導,讓學生認識樟樹,欣賞樟樹,感受樟樹的外形美與內在美,然後以“這是兩棵樹——這是兩棵樟樹——這是兩棵長在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為銜接點引入宋慶齡,再以觀看宋慶齡的生平資料瞭解宋慶齡。從而理解文章借物喻人的寫法,理解人們總愛在宋慶齡故居樟樹前留影的原因,從而感悟宋慶齡的人格魅力。在上課的過程中,對文字的閱讀指導,抓住了樟樹“蓬蓬勃勃”與“香氣永存”的特點,指導學生閱讀的深入、感悟也比較深刻。透過大量的有關宋慶齡的資料補充,學生對宋慶齡有了一些瞭解,對文章的這種寫法也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或許是人物離學生較遠,或許是我預設得過於生硬,學生對“樹”與“人”的這種聯絡理解起來不太容易,讓課堂出現了尷尬的瞬間,也讓後面的教學內容顯得有些拖沓。

  這個教學環節,我讓學生藉助課外補充閱讀資料,認識宋慶齡這個人。補充的課外閱讀資料意在喚醒沉睡於學生內心的精神食糧,意在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與健康的審美情趣,而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透過對宋慶齡這個人物的滲透感悟之後再來回答問題,學生就能輕而易舉地回答,那是因為樟樹有著和宋慶齡一樣的品質,和樟樹合影就如同和宋慶齡合影一樣,等等。我對自己本次的表現不太滿意。我認為自己主要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課堂語言不夠精煉、優美。

  2、對文字的解讀要更多地關注學生。

  3、要讓課堂充滿活力。

  遺憾的是,我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樟樹的熱情和對宋慶齡的深切懷念做得還不夠,學生在理解為什麼天下樟樹這麼多,而作者單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這一問題時,回答也不夠具體。當然,無論結果如何,對於我來說算是有了一次收穫,而且這種收穫也只有多經歷這樣的過程才能夠獲得。這是對自身一次重新認識的過程,也是一次學習、提高的過程。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 篇8

  毋庸置疑,這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人”的狀物類文章。全文看似寫的樟樹,其實是為了謳歌樟樹的主人——宋慶齡。

  一般來說,閱讀狀物類文章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描寫事物的特點。任何物體,無論是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還是無生命的靜物,無不有其自身的形態。要準確地抓住描述物件的外形特徵,閱讀時,一般可從文章對物的形狀、大小、顏色等方面的描寫入手。

  2、注意把描述的層次搞清楚。閱讀時要注意抓住文章中狀物的順序,文章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先從哪方面寫,再寫到哪方面,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數。

  3、瞭解文章運用的修辭方法。為了將物描寫得更生動、更形象,作者常會運用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比等修辭方法,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我們在閱讀時應細細體味,好好揣摩。

  4、體會作者對描述物件的思想感情。作者在狀物時,總會流露出某種思想感情,或喜愛,或厭惡,或讚美,或憎恨,我們在閱讀時應準確把握作者的真情實感。

  具體到本節課的教學,又有一些變化。首先我們可以從1——3自然段層層設疑的寫作手法入手:作者為什麼“兩棵樹”——“兩棵樹”——“兩顆樟樹”,讓學生明白設定懸念的好處,感受這兩棵樟樹的不同尋常,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然後,簡單的來談一談宋慶齡

  的一些資料,知道她所具有的高風亮節,這也是在為後面的人和樹的融會貫通做鋪墊。接著我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對4、5自然段主要內容的概括上。概括是需要方法的,我們一定要找準狀物類的文章的特點,即作者筆下的樟樹怎麼樣?作者又是從哪些角度去介紹樟樹的?在引導學生概括出文章主要內容的同時,學會概括狀物類文章的方法。

  讀好書、寫好字是最基本的學習要求。在第一課時的教學裡,我們尤其要重視初讀的指導,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展示的機會,把讀通讀順做到實處。寫字的指導,重要的還是要給學生練習的機會,講要講在必須講的地方。“繁”的上緊下松,“瞻”的穿插,這些書寫知識需要老師的點撥。

  這篇文章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宋慶齡。人們為什麼瞻仰宋慶齡故居?為什麼在樟樹下合影?佈置學生完成書後第5題,為節課再讀4、5自然段作了很好的鋪墊。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 篇9

  一、上課時的感覺

  因為很少帶時間上課,全都憑感覺,平時上公開課時總是讓別人提醒,今天想靠自己,於是邊上課就邊看時間,只覺得時間過得飛快,一直在想:天,今天的時間怎麼過的這麼快?於是趕緊加快步伐,能省的全省。

  可是當我佈置好孩子們寫字時,突然想起是兩點五十下課,當時第一感受就是,糟糕:我怎麼把時間搞錯了!於是懊惱:在學生用詞串概括全文時,我可以多請幾個說的,指導學生讀通課文時,我會反覆引導孩子們把第五節中的幾個長句讀通讀順。趕緊又想:我該怎麼補救?可左思又想,也沒有想到一個好辦法。最後只得總結全文來補救,不過在夢軒和彭校長看來這顯然是個敗筆,是畫蛇添足。

  課後談到這事,彭校長說:“老教師了,還犯這樣的錯誤?”心中一緊,是啊,老教師了連課的時間都把握不好,怎麼可以?於是想想,好象也不是這樣的,應該還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再加上很少上課看時間的,也從來都搞不清,什麼時候上課什麼時候下課,只聽學校鈴聲。今天一看,就鬧出這樣的大問題來了。以後得記著每一節課的上下課時間,這樣也許就不會犯這樣的錯了。

  二、備課時的想法

  課的結構,在備課時已經易稿幾次,每一次都在想怎樣把宋慶齡的介紹放進去。是放在第一課時好,還是第二課時好?還是一半放在第一課時,一半放在第二課時?放在第一課時,是放在前面前好,還是放在後面好?第一稿是放在後面的,後來放到了前面,後來又翻了翻,最後決定還是放在前面。

  剛才在回家的路上想,我剛才的課上放在前面,達到了要達到的要求,即引起孩子們對宋慶齡的崇敬之情,這一點可以從孩子們再讀課題可以感受到。可是這時引導學生讀課文,等孩子們讀通課文後,那種感覺又沒有了,顯然又沒有達到我要的效果。於是就想大應該還放到後面,在孩子們讀通課文後,引導學生了解宋慶齡的生平,以及外國友人對她的讚譽,引發學生對她的崇敬之情後,立刻回到課文,回到課題,回到孩子們提的問題上來,留下下一節課的問題,這樣也許會好些。

  三、讀了兩位的評課引起的思考

  夢軒說檢查預習,我沒有著重考慮,因為我知道在我的課上會有所體現的。課前我佈置了兩項作業:瞭解宋慶齡;讀通讀順課文。第一項我在讓學生看宋慶齡圖片前時,已經檢查過,覺得孩子們只能達到這個高度,要再具體,他們能做的就是拿出他們抄的讀了,這是我反對的。第二項我讓學生開火車讀就是對課前的朗讀做了個檢查,那一組中好、中、差全有,最難讀的第五節是一箇中下學生讀的,覺得他讀得那樣,應該還好了。本來是想讓學生透過評價,示範讀的過程中,再指導讀順一點的,剛才說了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只好打住。至於怎麼檢查,在什麼時候檢查,我不能苟同夢軒的看法。

  “這樣設計:先板書“宋慶齡”,檢查一下學生對宋慶齡的瞭解,(預習時佈置學生去查資料),教師出示簡介資料,指名讀;然後出示“故居”,理解“故居”“宋慶齡故居”,再完整出示題目,讓學生讀題質疑,概括板書學生所提問題,然後帶著問題去讀課文,默讀、指名分段朗讀、評讀……然後解決幾個簡單的問題,“文中是怎樣具體描寫樟樹的特點的?”“為什麼要寫樟樹?”等重點、難點問題留到第二課時去解決。”

  彭校長提到的這種設計,覺得很好。可以試試,不過好像也存在我上課時存在的問題。引起的孩子們對宋慶齡的崇敬之情會在讀通讀順課文的過程中慢慢淡去。

  我覺得文中的用詞是很準確的。我們在教學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把握呢?“不高”“枝幹粗壯”等詞語不正是宋慶齡高尚人格的寫照嗎?我們可以透過這些詞語來感受。

  這些是要放在第二課時中引導學生好好品味的,第一課時的目的,就是找出幾個關鍵詞,引導學生把詞串連成一段話,或一句話,讓學生明白這就是主要內容,當時我想說一說的,可是,想到時間不夠,就省了。

  一個’偉大’太概括,不如’勇敢’’高雅’實在。我也知道啊,可是孩子們沒有說到啊,難道我要拼命地拉他們嗎?我只能板書他們能說到的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