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與情緒》的教學反思

《健康與情緒》的教學反思

  如今老師家長都比較偏重學生的智力培養,在情緒情感方面上重視得不夠。在平日裡我也經常發現有些學生在遊戲或者學習活動中出現情緒失控,他們不能夠及時做好自我調節。由於學生們在不同情緒之間的調節機會也較少,因此我設計了心理健康課《健康與情緒》,讓學生初步學會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

  課的開始我以自己做出的各種表情包匯入,讓孩子在 輕鬆的氛圍中感受老師的情緒的變化。情緒是人的心理活動的一部分,為了讓學生感受情緒的抽象,在幻燈片的製作中,我選用了非常明顯的"表情圖片",透過讓孩子們隨著不同表情的出示作出相應的表情,感受不同表情帶給自己的不同情緒,從而來幫助將“表情”分成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兩大類

  學生在學做表情的時候也很明顯地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在自己的感覺中去體會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的帶給人的不同心情。我提供的表情臉譜並不侷限於“喜、怒、哀、懼”。學生的情感經驗裡肯定不止表情,所以我增加了一些表情,如“酷、驚喜、憂愁”等,讓學生感受更多的表情帶來的不同情緒。然後透過講解小故事《哭婆婆與笑婆婆》,真正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很容易辨別不同表情帶給人的.不同情緒。真真切切感受"情緒"對我們身體的影響,進一步感知情緒和健康之間的關係,並知道如何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的方法,讓自己始終保持一個好的心情。最後教師講解調控情緒的各種方法,讓孩子互相分享彼此的好心情,互相分擔彼此的壞心情。

  在整個課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由於時間有限,不能夠讓學生去完整的敘述一件發生在他們身上的高興和傷心的事。圖片事件特徵過於明顯,限制了學生的猜想,可以適當去掉一些圖片。活動中說教相對較多,孩子說的機會還需增多一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