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語文教學反思

新課改下語文教學反思

  倡導探究性學習,但不能無度開放。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透過自主的嘗試、體驗、實踐,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昇華認識,學會學習。

  課堂上探究性學習主要體現在探究性閱讀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文字的深層含義進行開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閱讀活動。語文的'探究學習不同於科學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講究科學性,隨意探究只會浪費時間。但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重視發散思維,不注重整合和最佳化,開放無度,天馬行空。如有一位教師執教《三峽》時給學生提出瞭如下探究問題:

  1、在三峽地區我們國家正在建設一個什麼工程?

  2、就你掌握的資料看,這一工程有什麼作用?

  3、這一工程對三峽地區的生態環境有何影響?

  4、假如爆發戰爭,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5、你知道我國黨和國家三代領導集體是如何關心和重視這一工程的?

  這幾個問題在師生的互動、交流、爭論中佔了整個課堂的三分之二。這樣的“探究”看起來有“深度”和“廣度”,也很“開放”,但實際上是曲解開放,遠離文字,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將語文課上成了“資料課”、“環保課”、“綜合課”。

  閱讀是富有個性化的行為,閱讀過程充滿了創造。閱讀教學應該依據教材內容設計開放性的話題,培養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個性閱讀能力。教師在進行開放性教學時要把握一個度:開放要有利於師生在閱讀實踐中與文字發生深層的有價值的對話,有利於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有利於進行科學方法、健康情趣、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的滲透,有利於學生體驗母語的優美和運用母語的實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