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常春藤葉》的教學反思

《最後的常春藤葉》的教學反思

  《最後的常春藤葉》是一篇小說,學生很感興趣,對人物的分析也十分到位。只是,學生時不時會把注意力放到個別詞語上,比如說“看家惡狗”,然後就會引起課堂秩序的混亂。其實這正是體現了老貝爾曼對蘇艾和瓊珊的保護欲。應該要引導學生正確回答,維持課堂紀律。

  這篇小說我仍然分了兩個課時來講。講課過程中出現了兩個問題。

  其一,“看家惡狗”所引起的騷動。可以引導學生回答:狗是忠誠的,體現貝爾曼的責任心;但“惡”字一方面能體現貝爾曼的責任心,另一方面也能體現他性格暴躁。

  其二,分角色朗讀的後果。我安排學生分男女生朗讀,氣勢有了,情感沒了;而且每個學生對角色的把握不一樣,語速也不一樣,所以齊讀也很難實現。個人朗讀最好是由老師自己立刻指定幾個學生而不能讓學生選。當然,所有的朗讀不要開門見山,最好是讓學生自己先朗讀一會,找找感覺,然後再由學生個人來分角色朗讀。這樣的話,既給學生思考、醞釀情緒的時間,又能讓平時不太敢表現或不太參與到課堂的學生一個準備的機會,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