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上大船遊世界的教學案例與反思

乘上大船遊世界的教學案例與反思

  教學例項:

  ……

  師:除了老師帶來的這艘帆船,你還認識或者知道哪些船嗎?

  生1:我和爸爸坐過輪船。

  生2:我知道潛水艇。

  生3:我在公園坐過小船

  學生們都在積極的發言著,突然一個學生的話讓我愣了下。

  “老師,你知道什麼船航行的速度最快嗎?”

  我不得不在腦子裡拼命的搜尋著,結果我的答案是不知道。我靈機一動,把問題又交給了學生:“有誰知道什麼船航行速度最快嗎?”

  生:不知道。(全班一臉茫然的看著我)

  我頓時尷尬極了,只能硬著頭皮和學生說:“老師也不知道什麼船航行的速度最快,我們課後回去再一起去查檢視,好嗎?看哪位小朋友最先知道答案。”

  生:好。

  ……

  得失(成敗)分析:

  這節課上下來,大體上教學設計沒有存在有很多問題。不足的是,課堂上不能回答學生的'問題一直讓我耿耿於懷。一下課我馬上去網上尋找了答案,原來是這艘:

  世界最快的船被命名為Earthrace。

  課後,我靜下心來自我反省,我為什麼不能回答。我在尋找著原因和對策,我平時備課只注重了備教案,而忽視了備學生。“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須要長流水”。儘管上美術課講授的時間少了,卻更深切地感到自身知識的匾乏,要想滿足學生的求知慾,必須利用一切時間給自己充電。我們的教學應該是以學生為主的,上課不是為了完成教案和呈現好的教學設計,而是給自己更多可以靈活變通的時間和機會。關注學生的課堂行為活動。

  理性思考: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想我的注意力不再只關注教案進行到哪裡,而是更多關注學生聽到了哪裡,接受了哪些,還需要些什麼。尤其是有時課堂上出現的突發狀況,我會把教學內容及時做個調整,臨時增加很多本來沒有準備的題外話,比如根據當時的狀況當時的需要我會選擇不同的內容和他們聊聊。生活也許就是這樣,當你不再刻意給自己一個框架時,你才會更接近本質,你才會發現自己原來也可以輕鬆自如的應對課堂。只要用心觀察用心去體會,並讓自己的心貼著學生的心走,那麼課堂教學就會在心的溝通中得到很好的成長的收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