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性質探究》的教學反思
《二氧化硫性質探究》的教學反思
一、精心創設求知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以全球矚目的全球三大環境問題之一“酸雨”為切入口,播放一段有關酸雨的錄影,使學生感到親切又渴望,親切的是日常生活所能碰到的問題,渴望瞭解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這時我再順水推舟引出課題: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硫,欲知酸雨如何形成,得先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課時就能吸引學生、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重要。我做到了這一點。
二、內容重組,過渡自然
秉著新課程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於是我對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內容做了重新的安排:硫單質及其燃燒後的產物已在初中時接觸過,我不再作為上課時的講解內容,主要講解二氧化硫的性質。考慮到學生的基礎及知識的完整性、系統性,我將其進行補充改進:首先介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教材上是往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滴加品紅溶液來說明二氧化硫漂白作用,這樣的說服力不強,學生會認為會不會是二氧化硫與水反應後得到的亞硫酸具有漂白作用而不是二氧化硫。在教研室陳主任的幫助下我把其改成了往二氧化硫氣體中伸入品紅試紙來驗證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這樣既避免想到亞硫酸的`影響,又在加熱時不會有過多的二氧化硫從溶液中分解出來。實驗簡單易行,又能避免學生在認知上的歧義。我認為這是本節課的一處亮點。接著從組成上分析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最後從化合價分析二氧化硫的氧化還原性。這樣既過渡自然又環環緊扣。
三、問題驅動,激發興趣與動力
二氧化硫性質學習整個過程中,我都以問題驅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與探究。如在學習其物理性質時,我設計了幾個問題:
1、瞭解一種物質的物理性質,主要從哪幾點考慮?
2、如何知道一種氣體物質的水溶性?方案設計?幾個問題把學生帶入了實驗探究。在學習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時,我不是直接引入漂白實驗而是,而是先創設情景:古時利用燃燒硫的方法漂白布料,你能說說其可能原理嗎?引入可能的性質漂白作用,再進行實驗探究驗證。
在學習二氧化硫的其它兩化學性質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及氧化還原性時也都是精心的設定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呈現,我認為這樣可以避免教師直接填鴨式的告知方式的枯燥無味,激起學生想解決問題的慾望及興趣,上課時同學們的積極參與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四、創設認知衝突,啟用學生思維
在驗證二氧化硫能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探究,提出方案透過顏色變化觀察(往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後,質疑能否說明就是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溶液褪色還是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使溶液褪色?引起學生認知上的強烈矛盾,更能引起學生注意及積極思維。正如心理學家瓦龍說:“思維者,克服矛盾之過程也”,上課時也確實激起學生的興趣,達到學生探究實驗的高潮。
五、關注學生主體,教師起引導的地位和作用
在整個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所有知識的傳授,我都不是直接給出或介紹,而是透過一定的情景,慢慢地引導學生探究、總結。透過學生自己分析、解決問題來構建知識體系。在問題解答方面,產生的疑惑方面,我會盡可能讓大多數學生參與,集思廣益。結果這個做法在課堂上看到學生非常活躍,師生互動比較激烈與頻繁,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