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學反思範文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學反思範文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食物》單元的第4課。食物是人類生存的基本保障,透過對“吃”的問題的研究,引領學生從身邊的事物出發,從生活的經歷出發展開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從而讓學生關注身邊的科學,深入到科學探究活動中,經歷科學活動,提高科學素養。教材共有3個部分: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觀察比較生、熟雞肉。第一部分:讓學生了解我們常見的可以生吃的食物和必須熟吃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生吃和熟吃的原因。第二部分:生熟馬鈴薯的不同,讓學生感知食物生和熟的區別。第三部分:對比生熟雞肉,觀察雞肉從生到熟的動態變化過程,知道這種變化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係。由於時間及實驗材料的關係,我將前面兩點作為我的教學內容,將第三部分作為讓學生自己動手的課後家庭小實驗。(建議在家長的監督下實驗,或者媽媽在做雞肉時在一旁觀察雞肉的動態變化過程。重在觀察!)

  整堂課下來我感覺:

  1、精心設計,激發興趣

  由於科學學科本身在教學中的地位,不可能給孩子增加負擔做課前預習。這也為科學課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課堂上每個環節的出現對學生來說,都充滿了新鮮感,充滿了懸念與刺激。比如,上課時,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蘋果核一小塊生豬肉,問現在選擇吃哪個時,都選擇了蘋果。我問為什麼不選擇吃豬肉時,孩子們回答生豬肉不能吃。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就意識到了,有些食物可以生吃,但有些食物必須煮熟了才能吃。還有,當我拿出生土豆核熟土豆時,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問,“老師,那要幹嘛呀?”一切都充滿了神秘色彩,我想這也是孩子們願意上科學課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教師備課充分,胸有成竹,不用翻閱教材的情況下,每個探究環節結束後,孩子們都會去猜想,老師下一步要幹什麼,孩子們有了內驅力,整堂課在孩子們的'期待中進行,自我感覺良好。

  2、實驗材料的精心準備是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前提。一連七節課,還要四天時間才上完,沒辦法準備那麼多實驗材料,所以我只準備了一份生土豆和熟土豆,讓孩子們選擇研究生馬鈴薯和熟馬鈴薯的對比方法。孩子們提出了看、摸、聞的方法,還有的同學結合上節課的知識提出了滴碘酒的方法…….於是我端著兩個生熟馬鈴薯讓孩子們逐個去看摸聞,滴碘酒的方法只能是我演示,大家觀察了。

  3、科學探究的過程很重要,但結論也是重要的,探究過程與結論不可脫節。科學探究作為科學學習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學生理解性地、牢固地掌握科學知識與結論服務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們總能滿懷熱情地投入到科學探究中去,卻不能從實驗現象、觀察結果得到正確的結論,這就要求教師合理地引導。因為考慮到衛生安全,所以沒有讓孩子們去品嚐生熟馬鈴薯,只是引導孩子憑藉記憶,憑藉生活經驗說出生熟馬鈴薯在味道方面的不同。

  當然,這堂課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說,每個環節如何銜接更自然,怎樣品嚐生熟馬鈴薯更科學更安全等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