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之水天上來》優秀教學反思
《黃河之水天上來》優秀教學反思
《黃河之水天上來》是第三單元的一篇拓展閱讀課文。教學本課時,我努力體現拓展閱讀課的特點,放手讓學生透過帶著問題自讀、小組交流討論、學生彙報、相互補充來理解課文內容,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中,教師講得少,學生反而學習興趣更濃厚,回答問題時更積極。
當我出示問題:
1、文中哪一部分最精彩?為什麼?
2、面對黃河的`現狀,你有什麼感受?
3、黃河為什麼被稱為“母親河”?
4、找出文中帶有的修辭手法的句子,並想想是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
學生快速進入了自主學習階段。我給了他們10分鐘時間,我認為,有了時間的限制,學生會有緊迫感,讀得會更專注。我在巡視中,發現有的學生特別會做筆記,不同的符號,簡單的批註,讓答案一目瞭然,我及時表揚,又促進了另一部分學生動起了筆,做到了“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接下來的四人小組8分鐘的交流討論中,那真可以用熱火朝天來形容,每一個組,每一位同學都在說,在讀,在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與同桌交流,想得到同學的認同,體驗成功的喜悅。全班交流時,我尊重他們,讓他們先彙報自己喜歡的問題,展示自我的機會到了,大家都爭著搶著回答,有些我都沒有發現的擬人句他們居然找了出來,在相互評價與補充中讀懂了課文,鍛鍊了能力,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
感覺比較遺憾的是:
1、 問題的提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他們的質疑能力。
2、 體驗朗讀還應加強,特別是後進生的讀。
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努力,探索,多把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唱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