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核是遺傳資訊庫》的教學反思
《細胞核是遺傳資訊庫》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細胞核是遺傳資訊庫》的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細胞核是遺傳資訊庫》的教學反思1
《細胞核是遺傳資訊庫》是學生構建細胞學知識結構的基礎,理解有關細胞的知識是學習生物學知識的基礎,從細胞水平認識生命活動規律是當代生命科學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這一節的內容相當重要,但有關知識非常抽象,學生的感性認識較少,對初一學生來說不太好理解,課堂極易走向死板和沉悶,所以我要重視以下幾個環節:
1、教材中的引入部分很新穎,從生活中到處有資訊,引出細胞內具有指導身體發育的全部資訊——遺傳資訊。比較巧妙地解決了學生理解遺傳資訊這一難點。為此,我受到啟發,先播放社會熱點:廣州亞運會成功採集火種影片和呈現交通安全標誌。引導學生對資訊的理解,再進入到對遺傳資訊的講解。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更達到愛國注意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目的。
2、教學中設計了資料分析“小羊多莉的身世”,由學生透過分析討論得出細胞核是遺傳資訊庫,體現了探究性學習的特點。透過小組討論,合作交流,交還時間給學生,是教改實施中必須的。
3、教材中關於DNA、基因、染色體的概念及其關係則主要是講述,呈現方式較為傳統。要抽象知識形象化,我利用了高中的相關素材中的圖片、文字,很好地解決了DNA是怎樣組成的?DNA的結構有何特點?DNA有什麼作用?基因是什麼?等教學難點。
4、邀請學生上講臺,模擬探究遺傳資訊的多樣性是這節課的一大亮點,學生親自參與動手的過程是印象最深刻的過程。除本節教學內容概念多,且抽象,內容多以老師深入講解外,在今後的教學中定要分清主體、主導關係,老師以提示引導為主,把更多的課堂時間交還給學生,體現教改的真正含義。
5、在平時的課堂上老師更要力所能及的關心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達成教學目標,學生學到真正的知識是一節課的中心,當一節課上完後效果如何,我們可以透過練習來了解外,我們還可以虛心詢問學生及時反饋。(包括教法、語言表述、知識呈現等等)只要我們長時間堅持這樣做,老師的內功定能加深。
《細胞核是遺傳資訊庫》的教學反思2
本節內容涉及的概念較多而且抽象:比如克隆、遺傳資訊、DNA、染色體。初中一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偏低,本節課重在讓學生理解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的關係,並且能夠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這節課的內容不多,但要想讓學生對前面四個知識點能有一個深度的理解,這節課並不容易上,因為學生之前也有些關於DNA,基因的知識,但並不理解這幾種物質的關係,有一定難度。
我用上課鈴聲、天氣預報說明我們的生活需要資訊,同樣生物的生長髮育也需要資訊。借用俗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說明西瓜、大豆裡存在某種資訊指導他們的發育成自己的樣子。接著說我們長得像自己的父母就是因為從他們那裡得到了某種資訊,像這樣能從上一代傳給下一代的資訊,稱為遺傳資訊。它決定我們外表即性狀表現。
自學“資料分析”,得出結論:遺傳資訊在細胞核中。引導學生思考,資訊都需要物質作為載體。文字、圖片的`載體是紙;天氣預報的載體是收音機;新聞的載體是電視等等。遺傳資訊也有載體,是什麼?——DNA。
DNA分子很長可以分成很多片段,這種具有特定遺傳資訊的DNA的片段稱為基因。
結合以前學習內容,細胞染色最深的部位是細胞核,介紹細胞核中有一種極易被鹼性染料染色的物質,也因此被命名為染色體。而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
出示“從DNA到染色體的圖解”,讓學生歸納細胞核、染色體、DNA與基因的關係。
這樣上課還是不能保證每位同學都能理解,只能靠課下問同學和老師。另外,理解了還要能說出來。
《細胞核是遺傳資訊庫》的教學反思3
本節課重在讓學生理解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的關係,並且能夠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這節課的內容不多,但要想讓學生對前面四個知識點能有一個深度的理解,這節課並不容易上,因為學生之前也有些關於DNA,基因的知識,但並不理解這幾種物質的關係,所以我這節課並不按照書本的順序安排課堂教學,而是先介紹細胞中貯存遺傳物質的是細胞核,然後再介紹每種生物中都有不同數量的染色體,而染色體是由蛋白質和DNA組成的,其中DNA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基因是DNA上的片段。這樣的順序學生更易於理解遺傳物質的關係。
最後把前面的知識總結出:細胞是物質,能量,資訊的統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