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媽媽的愛》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媽媽的愛》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充滿童稚、樸實無華、文質兼美的讚美媽媽的詩歌。為了把課文中所蘊涵的情感點化出來,打動學生的心絃,我讓孩子預習課文時,觀察媽媽的一天,然後在日記本里做記錄,豐富孩子的切身體驗。這堂課我特意邀請了幾位家長媽媽到場聽課,給予家長與孩子一次心靈的交流,達到情感的共鳴。

  一上課,我首先讓孩子們誇誇自己的媽媽,孩子們說起自己的媽媽可謂眉飛色舞:我媽媽做的菜很好吃,我媽媽很會織毛衣,我媽媽很會唱南音……孩子們已入情入境,我順時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為理解課文主旨,突破難點做了輔墊,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情感。

  我讓孩子在小組裡交流預習成果,包括識字情況及對詩歌的初步理解。本文的`生字較為簡單,我只重點講解“批、評”,其他的字讓學生自主學習。接下來與孩子們一起走進詩歌,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五句重點語句,但讓孩子用一句話概括一個事件,顯然有點兒吃力。以致於在引導時花費些時間。

  這首詩歌適合配樂朗讀,在學生理解詩歌時,我引導他們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音樂創造的氛圍加上切身感受到的母愛,使學生的感情得到昇華。

  在指導學生創作詩歌時,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媽媽無私的愛。透過一些生活小細節,小事情,去發現媽媽的愛。孩子舉例子並不難,但概括媽媽的愛是什麼時卻有難度,所以前面安排誇誇自己的媽媽時,也是為了降低難度,激發孩子說話的信心,為寫話作好輔墊。

  許多語文課文是表現人的情感的。對於這類課文的教學還是把“情”放在首位,以“情”感染學生,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以達到人文精神薰陶的目標。我想自己今後要多貫徹這一教學理念,以期取得情感教育的好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