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數》的教學反思範文

《中位數》的教學反思範文

  《中位數》,一看到這個名詞,腦子裡最直接的反映是:什麼是中位數,有什麼應用價值。什麼是中位數比較好理解,但是,為什麼學習中位數呢?平時生活中,我們用得最廣的是平均數,對平均數的體驗也較多,要學生捨棄平均數選用中位數體驗的過程就需要相當地清晰。因此,我們把課的難點定位為:理解中位數的意義,即學習中位數的必要性;教學的重點是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掌握求中位數的方法。教學設計為:體驗地學習中位數的意義;探索性地學習求中位數的方法。

  為了突破教學難點,我們首先改變了教學內容,在體驗學習中位數的意義時,用了兩個具體的生活事例:一、遊客的年齡。大部分遊客的年齡都在8歲左右,出現了一個69歲的極端資料,使得17歲這個平均年齡無法反映出這批有老有小的遊客的年齡特點,從而引入學習中位數的必要性。二、討論圓圓的口算成績是不是處於小組的中上水平,該不該獎勵,讓學生體會到因為有偏小的資料的出現,用平均數來與圓圓的成績比較並不合理。這一例子,既是為了強化學習中位數的必要,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中位數比平均數更能反映出一組資料的中等水平。但是,中位數的使用有其存在的侷限性。雖然每一組資料都有中位數,但是,並不是所用的數列都用中位數來描述一般水平,一般來說,是在出現偏大或偏小這樣的資料的'時候才選用中位數來表示一組資料的平均水平,這個知識點,是透過比較前面兩組資料的特點得出的。

  中位數的求法是既穿插在中位數的意義的理解中進行教學,又有獨立教學的時候。在教學年齡問題時,學習資料個數是單數時中位數的求法;教學成績問題時,學習資料個數如果是雙數時,該如何求中位數,這時所給的資料都是按順序排列的。而打亂順序的一組資料,又該如何求中位數呢?這裡,主要讓學生透過小組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認識到不按順序排列,處於中間的數是不確定,而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排列後中位數是確定,從而理解求中位數時,資料應該排序。到這時,有關中位數的知識才算完整。

  鞏固練習也是根據教學重難點進行設計,起到了鞏固知識的作用。但是,在設計教學中,還是存在一些疑惑的:如對於中位數和平均數這兩個統計量來說,使用最廣的仍然是平均數,中位數的使用並不高,利用中位數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並不多,那麼,利用中位數來解決實際問題的習題該如何設計?一節課的容量有限,在這節課中,該不該讓學生體驗中位數有時比平均數大,有時比平均數小,有時趨於平均數,什麼時候出現這些情況?這些都是我們在教學的設計時反覆思考,卻無法取得一致答案的問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