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編碼》的教學反思
《數字編碼》的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的豐富數學知識和活動經驗。”
本節課在課前設計和課堂實施的過程中,有以下三個亮點:
一、創境激趣設問引題
教師從學生身邊的例項出發,透過輕鬆的.談話引導學生自然地發現數字不僅可以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表示編碼這一特點,透過學生以及教師例舉的有關編碼的事例,使學生認識到編碼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然而身份證編碼是和自己聯絡最為密切的一種編碼,透過“小博士”的介紹,學生了解身份證的有效期和用途使學生體會到身份證的重要性,從而引出身份證編碼的唯一性,教師利用“咱們國家有13億多人口,怎樣編碼才能保證每個身份證號碼的唯一性呢?”這一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
二、合作探究解密編碼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時,先由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合作交流學習,主要是為學生搭建一個互相比較、發現、猜想、驗證的平臺,這樣的學習形式,有利於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學習習慣,營造一種學生之間互學、互論、互補的課堂氛圍。
另外,在地址碼的教學中,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大量課外知識,使學生明確了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的劃分,更好地體會出地址碼的六位三級劃分規律。
在校驗碼的教學中,由於這部分知識非常抽象,科學性極強,所以教師利用課件讓“小博士”來介紹,這樣使得枯燥的知識生動化,易於學生理解和接受,更好地感悟編碼的科學性。
三、學以致用解決問題
透過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也存在不足之處,評價的語言還應在豐富一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注意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