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有多長》教學反思範文

《桌子有多長》教學反思範文

  在講過研討課後,我再次審視自己的課堂,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與大家交流。

  我的設計理念:

  本課“桌子有多長”屬於“空間與圖形”的學習內容,教學活動開展要注意兩點:①突出究性活動使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②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因此本課教學設計框架是:

  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反思

  桌子有多長統一長度單位、認識尺子估測與測量實物

  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獨立探究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操作與感悟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實踐的合作者,問題思考的引導者,師生之間形成一種平等、和諧、相互促進的關係。

  我的設計思路:

  1、數學活動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小學數學知識與學生有著密切的聯絡。教學時要讓學生感到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認識釐米的教學,就是從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矛盾中引入的。由此教師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事物,想身邊的事情。在學生獲得新知以後,教師又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估測周圍事物的長度,去調查釐米在生活中的運用。這樣,既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可誘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拓展創新空間。

  2、合作探究,發現知識,形成技能。

  教學不僅要重視知識的最終獲取,還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探究過程。本課教學注重引導學生以合作探究為主要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求學生透過在尺上找一找1釐米是從哪兒到哪兒,用手比畫1釐米的長度,閉眼想一想1釐米的長度以及找一找生活之中l釐米長的物體等活動來建立1釐米的表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了解2釐米、3釐米等幾釐米的具體長度,進一步認識釐米。其次,在探究用釐米量活動中,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使他們在發現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獲得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3、加強估測,發展空間觀念。

  估測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加強估測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正確建立釐米的概念,增強其空間觀念與學習興趣。教學時,教師透過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l釐米以及對周圍物體的長度先估計、再量一量的活動,使學生在比照中積累經驗,形成初步的估測能力。

  4、適當加入一些和數學有關的歷史小知識,豐富學生的文化情感。

  每個單元的起始課,或某個知識的起點往往都有一些生活的原型,或者歷史發展的變遷。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契機,收集一些簡單的歷史小知識,介紹給學生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思維。所以我在課堂中加入了古人身體上的尺子、關於“度量衡”統一的故事。

  我的執教感受:

  1、課時的重新劃分。

  課堂上我和學生的互動較好,也一直在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充分觀察、發現、嘗試、操作的基礎上,我給予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認識釐米、感受估測的策略、掌握測量的方法。但是課堂上只是把教學任務完成了,沒有再進行知識的鞏固和練習,沒能處理一些書上的練習。所以我在想,本課是否可以作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只講到認識尺子、認識1釐米。第二課時再感受幾釐米、測量方法、估計有趣物體長度、感受估測的測量。

  2、更多的活動幫助牢固建立1釐米的表象。

  在建立1釐米表象的時候,我只是讓學生找身邊的物體,手比劃1釐米的長度,是否可以增加讓學生用手在紙上畫1釐米的線段,是否可以增加剪出1釐米的紙條等。甚至利用自己剪的釐米小段,讓學生合作在白紙條上作出自己的“小尺子”,畫刻度,標數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