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教學設計及反思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教學設計及反思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知識與內容。對商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分三個時段進行教學,先安排了用整十數除商是一位數,再安排除數接近整十數商是一位數,最後安排了除數不接近整十數商是一位數的筆算,在教學前學生已經能夠透過新授課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商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而易錯的題目通常又集中在哪些題上?練習時重點關注哪些方面呢?帶著問題,我們進行了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前測。

  【解題水平分析】

  1、學情分析

  學生在筆算過程中,很多學生不能很好的確定商的位置,容易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筆算混淆,所以確定商的位置是本節課練習的重點。其次,學生的計算的速度不快,所以這節課的第二個重點就是學生熟練算理,進一步掌握筆算方法和步驟,提高筆算速度。

  【練習目標】

  1、進一步掌握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筆算方法及豎式的書寫格式,能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能正確熟練地確定首商、估商。

  【練習重點】正確、較熟練地筆算除數是整十數商是一位數的除法算式。

  【練習難點】能正確熟練地確定首商、估商。

  【練習過程】

  談話引入:昨天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板書課題]。今天我們來進行練習鞏固[板書練習課],還記得筆算的步驟和方法嗎?請完成第一題。

  一、基礎練習

  (1)實物投影展示,讓學生獨立完成。

  (2)個別彙報,說一說是怎麼想的?

  教師小結得出:先估計再試,找最接近的。(強調這也是試商的過程)

  (學生在練習試卷上做,小組彙報,學生回答後,小結:對於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筆算時,首先要確定商的位置,看被除數前兩位,前兩位不夠則看前三位,除到哪位商就寫在哪位的上面)

  (學生在練習紙上完成後,觀察這二題,說說筆算時還需要注意些什麼?若有餘數,餘數要小於除數)

  【設計意圖】透過這兩個練習,讓學生回憶鞏固筆算的方法和步驟,透過第3題強除錯商時,商的位置如何確定;透過第2題強調筆算時還需要檢查餘數要小於除數。

  二、綜合練習。

  錯例分析

  也可根據學生的前測及作業上的錯題,讓學生學會在錯誤中來學習知識。展示錯例,讓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及應該怎樣去改正。

  (小組內討論,分析錯因及如何改正。提醒同學們在筆算過程中需注意些什麼)

  【設計意圖】讓學生不要忽視錯題,錯題也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的經歷,只有及時的改正才能促使以後不犯同樣的錯誤。

  (學生小組內討論,讓優等生把自己的計算思路在組內與同伴交流,使學困生在聽的過程中得以收穫,這需要學生能夠非常熟悉筆算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才能夠快速準確的解決)

  【設計意圖】新課程特別倡導用具體的、富有挑戰性的素材引導學生投入數學活動。透過練習使學生思維變得越來越靈活,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勢所禁錮。而且能使學生把握數學知識內在聯絡,開拓學生思路,形成學習方法,提升思維含量。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教學設計四、全課總結

  透過這節課的練習,你有什麼收穫?能互相說一說嗎?

  【設計意圖】學生在交流、評價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再認識,同時也體會成功的喜悅。

  五、小測(後測,5分鐘完成)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後測練習

  四年( )班 姓名:__________

  用豎式計算下列各題:

  (1)7020= (2)30050= (3)56080=

  (4)8440= (5)37360= (6)58070=

  (6)63090= (7)70080= (8)5820=

  【板書設計】

  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筆算練習

  定商(前兩位,不夠看前三位)

  餘數除數

  檢查:乘加

  【教學反思】

  在設計這節課這前,由於在前測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在試商的過程中和確定商的位置上存在較大的問題,所以設計了這一節練習課,主要想透過第一題

  讓學生知道如何去試商,也就是確定商的大小。

  能透過第二題:

  讓學生透過對比除數是一位數和除數是兩位數的情況,從而學會如何去確定商的位置。

  最後讓學生完整的進行一次豎計算以及綜合練習和提升練習加強學生的速度和準確度。但是在具體上課的時候發現,學生不會很好的去說去總結方法。這也說明了在新授課的時候沒有很好的把除法筆算的方法教給他們,所以他們只知道算不知道說,我沒有很好的把握好學生的實際情況,透過這節課,也讓我知道了,儘管教案設計的多好,如果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就不是一個好的設計,在後面的教學中,要把第一個課時上好,特別是新授課,也就是第一課時,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備教材,還要備學生,不能脫離自己的學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