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權平均數》的教學反思
《加權平均數》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加權平均數》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加權平均數》的教學反思 篇1
加權平均數是教學的難點。難在對“權”的理解。從小時侯開始,學生心中的平均數的定義就是數相加再除以個數。而加權平均數的特點是並沒出現所有的資料,相同的資料只是給了權數,這就引起學生的困惑,我是這樣處理的:
一、巧引“權”字。從特例入手。舉一個班級一次數學測試成績,有些成績多次出現,讓學生求平均成績。此時會出現方法的不同,教師繼續引導,若兩個班級人數相同,各個班級的平均成績也有了,如何求兩個班級的平均成績?若兩個班級人數不相同,怎樣求?再舉學生身邊的幾個例子。
這樣,很自然引導學生從計算方法的不同上升為兩種平均數的定義。
二、重析“權”字。從三個角度,(1)表示資料出現的次數;(學生已理解)(2)表示資料所佔的比數;(3)表示資料所佔的百分比。(可以由已舉的例子各個資料的次數引導學生將它們改寫成比、百分比的形式加以分析)
這樣,將“權”的三個角度有機的'結合起來,明確“權”的實質。
三、多練“權”字。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掌握好加權平均數的公式。能夠總結出算術平均數實際上是加權平均數的一種特殊情況,即各個資料的權數相同。
這部分知識作為初中數學的一個學習內容,專門介紹了加權平均數的概念以及計算公式,在具體教學時,我對它的感覺總是有些兩難:覺得它既不是難點又是難點。
一是當一組資料中有不少資料多次重複出現時,計算加權平均數的公式是計算算術平均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一種比較簡便的演算法。可以類比小學數學中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代替,達到簡便計算的目的,從而減小了運算量,也比較好理解。在講解加權平均數中第一種型別時,可以類比學習,這裡的“權數”是資料出現的次數,學生理解並不困難。所以可以說它並不難。例如,計算小組平均得分:6個95分,5個84分,3個100分,1個75分,該組平均成績為多少?
二是教材中在讓學生體會了上述加權平均數後,給出了加權平均數的計算公式,但這裡的“權數”往往是用連比的形式或是所佔百分比的形式體現了一組資料的重要程度,並且用一道例題改變其中的權數,討論哪個人會被錄用的問題,透過此例反映了權數的差異對結果(平均數)的影響,顯然權重不同,最終導致了結果的不同。由此發現,對“權數”的理解是否到位,制約了計算公式的運用。課堂上學生能仿照例題的模式去解決類似問題,但並不能從本質上理解這樣做的道理,而且,只要稍加變化學生就會出錯。所以,它又是教學中的難點。
教學中我發現在學生運用加權平均數的公式解題時,導致出錯的原因就是直接弄錯了哪些數字是“資料”,哪些數字是資料的“權”,因而錯用了公式。這是學生的難點,也是課堂教學中要重點突破的地方。首先要弄清學生對“權”重的理解不到位的原因是什麼:由於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基礎有差異,對本知識點的理解能力高低不同;大部分學生認為該內容看起來簡單易學,興趣不大。小學學生已經學習過(不加權)平均數的計算,學生受思維定勢的影響,習慣於用所有資料之和除以資料總個數來求得平均數這一計算方法。在學習加權平均數時,易侷限於以前的思路。
針對學情,在教學中首先要把握好教材的廣度和深度,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聯絡實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選擇典型練習,訓練要充分。加深學生對問題中的“權”重的理解,分清“資料”和“權”,從而減少錯誤的出現。想要學生準確的理解加權平均數中的“權”,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巧妙地利用學習中的思維定勢,對比小學所學的(不加權的)算術平均數和現在的加權平均數的區別及聯絡,其實不加權的平均數並不是真正的“不加權”,而是各個資料的權重相等,都是“1”,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所有的算術平均數都是加權平均數,再以適當的例項讓學生對“權”的理解更加深入,只要學生真正明白“權”重的含義,也就可以突破學生學習的疑點,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
《加權平均數》的教學反思 篇2
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十章第一課時《加權平均數》這個內容的教學時,提出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因為學生在前面已學過算術平均數的有關知識,並且這一節的內容相對來講並不是很難,所以我借鑑了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對這節課的教學進行了如下的設計:
一、複習算術平均數的概念及其運算公式中分子與分母的含義;
二、設定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三、用小黑板展示這一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及難點內容;
四、指導學生自學教材p136~139的內容,並思考小黑板展示的問題,教師巡堂,不時對學困生進行適當點撥;
五、學生做練習;
六、公佈答案;
七、選擇學生做錯較多題目進行點評;
八、學生自行小結;
九、課後作業。
從教學效果來看,本節課成功之處:預定的目標已經達到。學生主動參與面廣,學習興趣濃,練習的達成度高,教師得到了解放,學生也得到了一次鍛鍊的機會,很多學生從自學中找到了自信,轉變了自己的學習方式,從過度依賴老師轉到了先自學再提問,培養了自己的自學能力與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這對學生以後的學習與發展非常有用。不足之處:這一節課由於學生自學所用的時間較多,練習量較大,運算量大,學生運算速度較慢,所以原來計劃安排幾個學生板演一些練習這一環節無法進行。再上設計:安排學生課前預習,精選練習,減少運算量。從中得到的啟示: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所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靈活運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既解放了教師自己,也使學生得到了鍛鍊的機會,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