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鄉的孩子》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

《槐鄉的孩子》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準備】

  槐樹、槐花圖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暑假中讓你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

  2、順勢切入。

  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槐鄉看看哪裡的孩子有什麼快樂的事情?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⑴ 默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生字,藉助拼音或請教同學。

  ⑵ 劃出哪些不懂的地方。

  ⑶ 槐鄉的孩子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2、小組合作學習:

  ⑴ 試讀課文,互相糾正讀音。

  ⑵ 交流在預習中不懂的地方。

  三、研讀課文

  1、透過小組合作學習,你們讀懂了什麼?

  隨學生回答,相機點撥。

  2、又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問題。

  四、總結課文

  1、你覺得槐鄉的孩子怎麼樣?有哪些可愛之處?

  2、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課後反思】

  教學機智──讓課堂更生動

  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常常冷不丁會冒出一些備課時沒有考慮到的小意外。有的老師會覺得這是某些學生在故意找茬,也有的老師會轉移話題避而不答。殊不知,這些小意外往往為老師製造了一個稍縱即逝的點撥機會,處理得當,學生們會受益匪淺。

  《槐鄉的孩子》是略讀課文,但在輕快樸實的文筆下蘊涵的人文內涵是非常豐富的。正因為這樣,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更多的是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們,讓他們讀讀、評評、議議,在互相補充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學生的感悟基本上跟自己備課時所想得一樣,順利地進行著。當學生在理解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裡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我發現平時愛提問題的陳凱波同學若有所思,好像對同學的回答不是很滿意。我心裡嘀咕:這孩子,莫非又有什麼奇思妙想?便走過去問他:凱波,你有什麼高見?

  是的,老師。他毫不猶豫地說:我覺得這快樂的歌聲不僅僅是寫出槐鄉孩子們摘槐米滿載而歸高興的心情,更多的是寫出了他們愛學習,又能上學了的期盼。

  我一愣,幸虧是老教師,我很老練地反問:你的觀點有新意!不過你的理由呢?

  課文第二段說勤勞的槐鄉孩子是不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的,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從這裡看出他們上學的學費都是用槐米換來的錢湊起來的。滿載而歸,說明摘的槐米多,換的錢也多,學費就湊的越快,上學的願望就能實現。書上還說槐鄉的'孩子在那麼熱的天氣,揹著乾糧,連中午都不回家吃,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不就是為了上學的學費嗎?就是因為愛學習,他們才不怕苦,不怕累,勤勞懂事。

  說的多好,大家都點著頭,似乎被他說服了。我看時機到了,趁機一問:那書上說的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槐鄉的孩子會做什麼樣甜蜜的夢呢?課堂頓時活躍起來。有的說是夢見又採到很多槐米;有的說槐鄉的孩子用槐米換到了錢,數錢數得笑出聲來了;有的說槐鄉的孩子夢見揹著書包來到學校

  最後我又引導學生以我和槐鄉的孩子作比較為題,展開全班交流。真可謂一時激起千層浪,孩子爭先恐後有的說要與槐鄉的孩子一樣愛勞動、愛學習;有的說從槐鄉的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很多缺點這一切,根本就是自己原先在備課中沒想到的,在課堂上的突發事件上,教師要是能運用自己的機智,善搭橋,巧引導,咱們課堂將會是另一種生動有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