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學設計思路及課後反思

《桂花雨》教學設計思路及課後反思

  2011年11月我很榮幸地參加了隆陽區教育局組織的西山片區的青年教師課賽,在這次課賽中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也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下面是我對我所執教的課文做的教學設計思路及課後反思的總結。

  一、桂花雨教學設計思路

  《桂花雨》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本文是臺灣作家琦君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字裡行間充滿著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以及對美好童年的回憶。

  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自讀的基礎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並且學會抓住關鍵詞句體悟作者感情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在設計時,我將課文分成了三個板塊,分別是桂花香、搖花樂、思鄉情,以桂花香為線索,以情入景。

  匯入時,聯絡學生生活,讓學生說一說桂花的外形及香味並透過欣賞桂花圖片、和同桌交流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講授桂花香時我創設情景讓學生感受桂花濃郁、迷人的香味。如課前點燃桂花香、讓學生聞一聞桂花茶的香味,課文結束時讓學生品嚐香甜的桂花茶和美味的桂花糕會,以及透過朗讀讓學生感受作者對桂花的喜愛之情。並透過詳細講解例句讓學生掌握通

  過抓住關鍵字詞的方法來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

  設計搖花樂環節上我先讓學生自學,並透過交流合作來感受作者童年時代的快樂。再透過多媒體展示,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創設情境讓學生搖一搖桂花,想象桂花搖落時的情境,寓教於樂,及時讓學生交流童年的趣事,與作者同感同樂。

  體會作者的思鄉情是本文教學的一大難點,為此我設計了相關拓展練習及作者琦君關於思鄉的作品《煙愁》,再透過鋼琴曲《思鄉曲》渲染氣氛,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對家鄉、對情親人的思念之情。

  小結時讓學生自主小結,配樂朗讀,再次感受文章帶給我們的情感體驗。

  總之,真實的情境教學,以讀代講,讓學生在濃濃的書香中也能感受生活之美好,童年之有趣,對學生進行情感薰陶。

  二、課後反思

  1、對回答問題的學生評價不到位、不準確。

  2、對一些問題的設計及相關答案的預設和引導不夠。

  3、課堂上缺少激情。

  4、對學學生的指導性朗讀不夠,少數學生不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兩段音樂的作用不是很顯著。

  在今後的語文課堂上,應對學生朗讀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在讀中悟,在讀中學,同時教師應先進入情境,充滿感情,這樣才能

  帶動學生課堂情緒,留給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教育應充滿更多的教學機智。創設情境雖然真實,但利用度不夠,如講搖花樂時,可讓學生演一演、搖一搖,更能感受童年的樂趣。在感受思鄉情時總結性話語過多,應先讓學生透過朗讀及欣賞音樂來獲得自身的情感體驗。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的知識像一條源源不斷的河流,這樣才能讓學生從中收穫更多的知識,培養更多的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