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反思

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反思

  《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科學知識說明文。樸實、流暢的語言,嚴謹的結構,清楚的條理,又飽含著深情,是這篇文章的特點。它透過地球“美麗又渺小”、“資源有限”、“不能移居”這三方面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我們要精心保護這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

  課文從宇航員在太空遙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寫起,引出了對地球的介紹,接著,從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類活動範圍很小、地球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制地開採或隨意毀壞等方面,說明地球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威脅;然後,用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證明,當地球資源枯竭時,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人類居住,最後得出結論:人類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我先從題目入手,讓學生明白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作者是帶著珍愛的感情來寫的。抓住這種基調,我讓學生在朗讀完課文以後,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結合自己蒐集的資料,在書中相關地方寫下自己的點滴感受。隨後,我帶領學生學習了課文的一、三兩部分,第二部分分小組自學完成,最後體會情感,達到昇華。

  在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適時的補充有關知識:我國的森林資源危機及我國耕地面積減少的原因,這使學生心靈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對文章的感悟,接著我出示我國生態環境的`幾個數字,這更讓學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員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的意義了。這時學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礎上,感情的抒發水到渠成,同時自然地引用課前閱讀的資料故事發散地從我們身邊環保、生活實際來談體會,這一環節給予了學生開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因而我們只有一個家園──地球,精心保護它吧!終於成了所有學生的呼聲。

  回顧這節課,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這是一篇說明文,在整堂課上涉及說明方法的教學很少,沒有給學生滲透相應的寫作方法。另外課上讓學生小練筆的環節沒有充分的時間,只是讓大家說說而已。所以,今後還要在備課方面多下功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