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盤古開天地》教學點評二教學案例反思

課文《盤古開天地》教學點評二教學案例反思

  《盤古開天地》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四組中的一篇課文,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篇神話體裁的文章。正是這一課帶我們走入了神話教學的研究領域,也正是這一課把神話帶進了兩岸四地的教學觀摩研討會。回顧這一路的探索,我們碩果累累。

  一、精心設計省賽奪魁

  2005年8月,為了迎接福建省第六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比賽,在林欽校長、楊鈴校長的帶領下,我們組成了備課小組,研讀《新課標》,鑽研實驗教材,瞭解學情,我們的教學預設緊緊抓住神話故事的特點,創設神話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以傳說中的盤古是怎樣創造美麗的宇宙?為主線展開教學,在朗讀、想象、體驗中感受盤古這一神話人物那頂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於獻身的偉大精神,領略神話故事的無窮魅力,激發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

  精心的教學預設使課堂的生成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

  1.創設情境,渲染神話意境。

  師:想不想感受一下盤古劈開天地的神奇?

  生:想!

  師:大家閉上眼睛,準備好了嗎?(教師配樂描述)現在我們進入了時光隧道,回到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萬八千年。有一天,盤古忽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音響:爆裂、熔岩滾滾)

  (開始學生雙眼緊閉,聽得很投入。聽到音響後,學生有的不禁睜開眼睛,有的捂住了耳朵)

  師:怎麼樣?你們彷彿看到了什麼?

  學生髮言踴躍:彷彿看到一個巨人正拿著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彷彿看到天地分開後,輕的東西往上升,重的東西往下落

  學生閉眼,感受漆黑一片的世界,老師伴著悠悠的音樂生動地描述,學生彷彿進入了奇妙的神話世界中;一聲巨響,學生如臨其境,感受著盤古開天地的力量以及天地分開時的神奇。此環節中的情境創設簡潔自然,極富神話特色,給予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使學生在腦海中浮現生動形象的畫面,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朗讀盤古劈開天地一段奠定了基礎。

  2.品讀文字,走進神話故事。

  師:你讀書很認真!書上說不知過了多少年,盤古始終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出示:盤古頂天立地的圖片和相關語句。)一年過去了,盤古怎麼做的?讀!

  生:(齊讀)盤古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

  (學生神情專注,若有所思。)

  師:一百年過去了,盤古仍然──?

  生:(齊讀)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

  (學生加重語氣、情感投入。)

  師:一萬年,一百萬年過去了,盤古仍然──?

  生:(齊讀)頭頂著天, 用腳使勁蹬著地。

  (學生為之感動,情緒激昂。)

  學生三次朗讀,情感一次比一次強烈,盤古頂天立地的形象一次比一次高大。此時,根本無須太多的分析與講解,老師那撼動人心的語言,加上激情的朗讀足以調動學生所有的情感,因為朗讀原本就有如此大的魅力與韻味,它能讓人走進人物的心中,與之同喜、同憂!

  3.有效合作,激發想象,感受神話魅力。

  師:真美呀!剛才有位同學發現了省略號的秘密,那盤古的身體還會變成什麼呢?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試著當一回小小神話家吧!

  課件出示小組合作的內容與要求:

  他的_____________,變成了_______________的。

  每位同學自己寫一寫。

  在小組中說一說、改一改。

  試一試把大家寫的連成一段話。

  派一位小組代表進行彙報。

  (教師交代了小組合作的要求之後,學生小組合作、老師巡視指導,之後進行了精彩的彙報。)

  師:同學們,你們寫的這麼多變化,如果都加到書上,這省略號可以擦掉嗎?

  生(部分):不能!

  師:為什麼不能?

  生6:因為省略號是代表永遠都寫不完的。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因此,我們抓住了省略號這一語言資訊,讓學生模仿課文句式展開想象,並且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提出了十分明確具體的學習任務,先個別自主學習(展開想象、模仿寫話),再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修改、連句成段、彙報評價)。這樣,環環相扣,步步落實,一一到位,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學習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地動腦、動口、動手,進行了紮實有效的語言訓練。同時,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平等對話,營造了愉悅輕鬆、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這一課在省賽中得到專家的肯定與好評,龍巖教研室的胡和春老師在評課中肯定了本課的優點:

  1.發展學生的語言是轉變學習方式的目標。

  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我們語文教學的核心理念是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要很重視訓練語言的訓練、語言的發展,《盤古開天地》有兩點做得好:①以讀書為重點發展語言,如:盤古頂天立地段落的引讀就很精彩。②以感悟為過程發展語言,第四自然段的教學,老師啟發學生讀後說發現了什麼?學生有發現內容方面的,有發現語言表達方面,這就是在語言當中訓練語言。

  2.教材的處理方式是轉變學習方式的主要內容。

  《盤古開天地》的教學,輕重分明,第一自然段一筆帶過;第二自然段重讀,第三自然段簡易地導,第四自然段細細地品味,對教材大膽的取捨,合理巧妙地進行組合。

  3.自主合作是轉變學習方式的重要形式。

  《盤古開天地》第四自然段的小組合作很有實效!

  二、以學定教順學巧導展現大陸教學風采

  省賽第一的好成績帶來了參加兩岸四地教學觀摩研討會的機遇,我們的教學預設該如何更貼近他們的學情?我們又展開了新一輪的研討!

  問題預設生成

  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融洽師生關係呢?設計介紹老師、說家鄉、遊戲等熱身活動。這些方式,緩解了學生緊張的心理,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還在遊戲中融入了學生對身體部位名稱和反義詞的複習,為學習本課做了良好的心理準備和知識鋪墊。教師還藉機瞭解學生口語表達、發言心理等學情,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鬆活躍的學習氛圍。

  如何最快地瞭解學情,以學定教呢?我們將第二課時調整為第一課時,在匯入部分增加了質疑環節。

  用透過昨天的預習,你們有什麼想問的嗎?引導學生自由質疑。學生在閱讀中有兩類困惑,一類是對神話體裁的表達內容超越現實而產生的,另一類則是對文字具體內容難以理解而產生的。對於第一類的疑問,老師順學而導,巧妙地藉助了孩子們耳熟能詳的神話,淺顯地進行了解答,幫助孩子瞭解神話的特點,區分想象與現實、虛構與科學。而第二類的疑問作為本課學習的重難點,成為教師以學定教的依據,接下來就能夠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了。充分體現了教師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理念。

  如何展示大陸實驗教材的特點呢?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一切資源,包括小泡泡和課後練習。根據泡泡1的內容,設計了課前熱身的說反義遊戲,並在課堂的閱讀教學中進行提醒;根據泡泡2的內容及課後練習設計了了小組合作環節,取得良好的課堂實效。

  如何充分展示我們朗讀教學的特色呢?

  保留了創設情境,為讀鋪墊;三次引讀,昇華感悟;自主發現,自由品讀;尊重感悟,個性朗讀的環節,並根據學情適當調整朗讀教學的策略。藉助音響、範讀、圖片等各種手段,採用了情境創設、讀好關鍵詞、想象體驗、角色扮演、遞進引讀、畫面再現等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受與想象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與文字對話,在感受中誦讀,在誦讀中想象,由讀得不夠好到讀得好,同時尊重學生對文字的個性化理解,避免了千人同腔。

  在這堂課上,讀貫穿始終,讀得充分,讀得紮實,讀得多樣,讀得入情,不僅讀通了文字,而且讀出了神話的韻味,讀出了學習的樂趣,展示了大陸美讀教學的風采!

  如何藉助這篇神話引導學生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呢?最後,佈置去尋找你喜歡的神話故事,盡情地閱讀的作業,激發學生了解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流傳的神話故事的興趣。神話對於學生而言並不陌生,孫悟空、哪吒等神話形象早已留在孩子們的心中。在最後環節中,將神話人物圖片送給準確說出人物名稱的學生,既滿足了孩子們擁有圖片的渴望,又激發他們瞭解更多神話的興趣,將學生從文字中帶出,引領著他們走向更加廣闊的閱讀天地,暢遊美麗的神話故事。

  總而言之,這堂課以讀為主,以學定教、順學巧導,滲透學法,較充分地實現了本課創設神話情境,感受盤古形象,培養豐富想象,激發孩子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的人文目標,又實現讓孩子們在讀神話、說神話、寫神話中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的工具性目標,達到文道結合的最高境界,取得很好的課堂實效!得到兩岸與會專家及教師的一致好評。

  上海師範大學吳立崗教授肯定本課基本上可以說是天衣無縫,為福建、為大陸增光了,如果能把最後學生小組合作填的紙條用展示臺展示出來,再指導一下,那就完美了!

  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崔巒在聽完本課及教學說明後評價:這堂課上得好,課後交流說得也好。

  臺灣與會教師也紛紛發表了各自的感受:

  在板書中自然地出現生字,學生掌握得很容易。板書雖然簡單,可將故事的關鍵都體現出來了,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明白了學習的重點。

  在短短的四十分鐘裡融合了聽說讀寫的訓練,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我們學習的。課堂評量很好,一直用鼓勵的方式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孩子們為同學鼓掌時老師還不忘追問一句:你為他鼓掌的理由是什麼?讓學生學會正確評量同伴,表達真實的感受,不盲從,表揚顯得真實親切。

  在最後一個自然段的美讀指導裡,讓小朋友先讚美盤古,然後帶著各自對盤古的感受來讀,尊重了每個小朋友的個性。

  回顧省賽與兩岸四地的教學研討過程,我們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我們發現:兩岸的語文教學都有著大語文的理念,課堂教學只是一種引導與點拔,它提出方法、思路、示範,而語文的真正學習則要在社會中、生活中實踐實現。臺灣教師蘇蘭用一堂精彩的課告訴我們:要教給孩子生活中隨處可印證、隨地可感受、隨時可運用的知識,這才是真正有用的、孩子們感興趣並能掌握好的知識。聽者受益非淺。

  作為同根同源的少年兒童,兩岸的孩子有著共同的心理特徵與學習興趣,只要教法得當,課堂中所煥發的是同樣鮮活的生命力。在《盤古開天地》的教學中,考慮到學情的不同,在朗讀指導中加強了範讀的比重,引導學生就自己的真實聽感進行同伴的朗讀評價,取得很好的課堂效果;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臺灣學生善於針對性強的討論和明確分工,也使課堂中頻頻出現亮點;相對內地學生的大方大膽,臺灣學生顯得安靜,但良好的傾聽習慣同樣讓我們感受到課堂實效

  一路探索,一路收穫,我們深知教學領域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漫漫教學長路,我們還得不斷學習,努力前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