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

  《只有一個地球》是人教社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說明文,它介紹了有關地球的知識,說明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整篇文章條理清晰,說服力強。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課文的3、4自然段,目的在於讓同學們瞭解人類對地球資源的破壞,導致了怎樣嚴重的後果,從而明白應該怎樣對待地球。授課時,我讓學生理解過課文的文字內容後,又設計了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連拓展環節,從而更加深學生的理解。

  【教學片斷】

  師:地球如此無私,慷慨,有些資源原本是可以長期為人類做貢獻的,因為人類的破壞,恰恰相反地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你能舉例說說人類對地球資源的破壞所造成的`生態災難嗎?

  生:全球氣溫變暖,使氣候變化加劇,引發熱浪、颶風、洪水及乾旱對人類造成極大危害。

  生: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約5米處就能打出水來,但由於人們對地下水的過量開採,現在北京4萬口井平均達49米,地下水資源已近枯竭。

  生:據環境檢測,全國每天約有1億噸汙水直接排入水體,全國十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受到汙染。

  生:森林被伐,風沙漫天,水土流失,人們背井離鄉。

  生:大氣層遭到破壞,導致酸雨的形成。

  課件播放地球“美麗可愛”和“生態災難”的影象。

  師為“美麗可愛”配樂朗讀:

  同學們,你們看,碧藍碧藍的大海,雪白雪白的雲朵,巍巍的山峰,還有茂密蒼翠欲滴的原始森林和嬌豔美麗的花朵。這些美景都是地球母親奉獻給人類的禮物,這一切構成了“可愛的地球”。那麼你想對地球母親說什麼?請大膽地讚歎她吧!

  生:地球母親,您真是太美麗了!

  生:地球,您太偉大了!

  生:地球母親,我愛您!

  生:地球,感謝您給我們創造的美好家園。

  師為“生態災難”配樂朗讀:

  這是颱風丹娜襲擊浙江省時樹斷人飛的場景。在這幅圖上大片農舍被沙塵暴無情淹沒。被酸雨腐蝕的森林已經枯萎,寸草不生。人類對水資源的浪費與汙染已使全世界許多地方陷入水的危機。有人說“最後一滴水,它的價格將與血液等同。”人類對生態的破壞使地球變的非常容易破碎。看了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畫面,你現在最想說些什麼?

  生:地球媽媽太可憐了,她在哭泣。人類啊,請你們醒悟吧!

  生:人類正在為自己的無知愚昧付出代價,保護地球現在就要行動。

  生:只有地球才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只有地球才孕育瞭如此豐富的生命。因此,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除此之外,我們別無去處。

  師:難怪遨遊太空的宇航員發出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碎了!”作為地球村的小村民,宣傳保護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你能為地球母親設計一條標語嗎?

  生:保護生態環境,共撐綠樹藍天。

  生:你保護環境,我節約資源,把完好的地球留給明天。

  生:用承諾與行動來拯救地球,讓環保走進我們的生活。

  生:請不要向地球母親的血管裡注入廢水。

  生:還地球媽媽一張乾淨潔白的臉吧。

  生:保護地球,給後代一個藍天、碧水、綠樹的世界。

  生:讓草地永遠是綠色,讓天空永遠是藍色。

  師:請同學們大聲地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環保標語吧!

  生自由地包含深情地發出內心的呼喊。

  師:植樹造林,節約用水,保護生態環境才能建立美好家園。同時,,我們也要不斷開發、利用新的能源,如太陽能、核能,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過分使用。同學們,讓我們用承諾與行動來保護地球,讓環保走進我們的生活吧。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課下,推薦同學們閱讀紀伯倫的文章《田野裡的哭聲》。

  【教學反思】

  本節課比較成功的地方有兩處:

  1、把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的地位較為充分地體現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例如,學生課前蒐集蒐集資料,舉例說明人類所造成的生態災難,還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再如,設計環保標語,為學生提供自由表述和鍛鍊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課堂出現熱烈活躍的場面。

  2、課件播放地球“美麗可愛”和“生態災難”的影象,學生透過觀看圖片,很直觀形象地感受到地球的美麗與遭受的破壞,視覺上產生強烈的對比,加上教師聲情並茂的配樂解說,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這一教學情境的設定既讓學生對地球現狀有了全面深刻的認識,又喚醒學生保護地球的決心,很自然地過渡到後邊的學習過程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