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和牧童》教學案例及反思

《畫家和牧童》教學案例及反思

  案例背景分析:

  《畫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牧童指出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事。一方面表現了戴嵩的虛心之美,另一方面表現了小牧童不盲從,實事求事,敢於挑戰權威的品德。

  這篇文章內容淺顯易懂,但蘊涵著深刻的道理。在教學中,我創設情境,採取對比的手法進教學,將圍觀人與牧童的語言、圍觀人與戴嵩的態度進行對比,讓學生在對比讀中感受到戴嵩的虛心與小牧童的勇敢。

  案例過程描述:

  一、古詩匯入

  師:同學們,見到你們真高興,聽說咱們班的小朋友特別會背古詩,是嗎?現在老師想考考你們,怎麼樣?《所見》這首詩誰會背?(許多同學舉手)喲,這麼多同學都會背,那一起背吧!

  生:(齊背)

  師:背得真好!知道這首古詩寫的是誰嗎?

  生:牧童。

  師:那牧童是做什麼的呢?

  生:我知道,牧童是放牛的。

  生:老師,放羊的、放馬的也可以稱為牧童。

  [城裡的孩子很少看到牧童,對這個詞可能理解不夠。聯絡以前學過的古詩,讓學生透過回憶、理解牧童的意思。]

  師:是啊,你瞭解的真多。我們把放牧的小孩子都可以稱為牧童。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關於一個小牧童的故事。看老師寫課題。寫字的時候要認真,一筆一畫的寫,注意這個“牧”字,它是左右結構,左邊一個牛字旁,右邊一個反文旁,寫的時候注意左窄右寬。(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

  [指導寫字是低年級的一個重點,在課堂教學中要隨時指導寫字。]

  師:知道什麼樣的人才能稱為畫家嗎?

  生:畫畫得好的。

  生:畫畫得棒的。

  師:那我們班班長畫畫得很好,能說他是畫家嗎?

  生:不能。

  師:那個擅長於畫馬的徐悲鴻是畫家嗎?

  生:是。

  生:我知道了畫畫得特別好的人才能稱為畫家。

  生:畫畫得好而且有名氣的人稱為畫家。

  [瞭解什麼樣的人才能稱為畫家,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有幫助。]

  師:對了,畫畫得好而且出名的人才能稱為是畫家。那麼這個小小的牧童和畫家之間會發生一件什麼事呢?請同學們快去讀課文吧!

  二、初讀感知

  師:誰來說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畫家叫戴嵩。

  生:我知道戴嵩雖然是唐朝的大畫家,但是他卻能向一個小牧童學習。

  生:我還知道小牧童很勇敢,他敢向大畫家指出錯誤。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大家都知道我國唐朝一位著名的.畫家叫——(戴嵩),看老師寫他的名字(板書:戴嵩)可不能讀成了戴高了(生笑)。一起喊一喊他

  的名字吧!

  [指導隨文識字,是一種有效的識字方法。]

  生:(齊讀)

  師: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畫家,知道什麼叫著名嗎?

  生:有名,畫畫得好。

  三、精讀感悟

  師: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戴嵩很著名、畫畫得好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用筆畫出來。

  知道什麼叫默讀嗎?就是不出聲,用心讀,邊讀邊想。

  [指導學生閱讀方法。]

  師:誰來說說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畫家?

  生:我從第一自然段知道戴嵩是一個著名的畫家,畫畫得很好。

  師:是嗎?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生讀)

  生:我從“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知道戴嵩的畫畫得很好。

  (相機出示句子: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師:戴嵩的畫多麼受人們歡迎啊!誰能用一、、、就、、、說一句話呢?

  生:我一放學回家,就做作業。

  生:我一進超市就來到賣玩具的地方。

  生:我考試一考好,爸爸就表揚我。

  師:同學們說的真不錯,老師的問題一提出來,同學們就搶著回答,多快呀。(生笑)

  [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你還從第一自然段的哪些句子看出載嵩的畫畫得很好呢?

  生:“看畫的人沒有不點頭稱讚的,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從這裡我看出他畫畫得很好。

  師:看來戴嵩的畫畫得的確很好,真令人佩服。你們喜歡他嗎?來把你們的心情帶到課文中去讀一讀吧!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戴嵩的畫不僅畫得好,還畫得很快呢,你發現了嗎?

  生:我從“傳說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請他作畫。畫什麼呢,戴嵩沉思片刻,決定畫一幅《鬥牛圖》。”從這個沉思片刻我知道,戴嵩想得很快。

  師:沉思片刻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想了一小會。

  師:看來他構思很快。

  生:我從“他一會兒濃墨塗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知道他畫畫得很快。

  師:你真會讀書。

  (出示句子:他一會兒濃墨塗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師:這兒有兩個詞寫得特別好,是哪兩個詞呢?

  生:濃墨塗抹,輕筆細描。

  師:這是國畫中的兩種畫畫技巧,你們看,老師這兒有一幅鬥牛圖,你們說哪兒是濃墨塗抹,哪兒是輕筆細描?(生指圖說)

  [透過直觀的圖畫,讓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這句畫,看看你能看到些什麼?

  生:我好像看到戴嵩在那裡認真的畫畫。

  生:我好像看到了一幅生動的《鬥牛圖》。

  生:我感覺到戴嵩畫畫的技術很好,畫得很快。

  師:是啊,戴嵩的畫技真是太高超了,咱們們再去感受一下好嗎?(齊讀)

  師:你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戴嵩的畫畫得很好呢?

  生:我從圍觀的人的誇讚聲中感受到戴嵩的畫畫得很好。

  師:是嗎?請你讀一讀。

  師:誰能學著商人的樣子稱讚一下?(生讀)

  師:嗯,你是這樣讀的。同學們,他讀得怎麼樣?

  生:我覺得他讀得很好,我想向他學習。

  師:你真是個虛心的孩子,相信你也能讀得很好。

  生:我覺得他讀得很好,但是我想比他讀得更好。

  師:有志氣,請你讀吧!掌聲鼓勵他。

  師:誰能學著教書先生的樣子稱讚一下。

  師:你是這樣稱讚的。我也想讀,給機會嗎?(給)

  (師邊讀邊做動作)

  師:你覺得我讀得怎麼樣?

  生:我覺得老師讀得很好,還帶了動作。

  師:大家都想讀吧?(想)好,想讀誰的話就讀讀誰 的話,自由地誇一誇吧!

  師:想扮演商人的同學站起來,想扮演教書先生的人站起來。老師來讀旁白,我們分角色來讀好嗎?

  [每個人的閱歷不同,對同一句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們要重學生的個性,提暢個性化朗讀。]

  師:這裡有三個意思相近的詞語,它們都表示讚美的意思,你們發現了嗎?(誇讚、稱讚、讚揚)看來呀,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咱們一起

  來把這幾個詞讀一讀。

  師:咦,同學們,圍觀的人只有商人和教書先生?(不是)假如你是圍觀的人,你會怎樣誇讚大畫家的畫呢?

  生:哎呀,你真不愧為大畫家啊,實在是畫得太像了。

  生:畫得太神了,這兩頭牛就像要從畫裡跳出來了一樣。

  師:對,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的讚美,就叫做紛紛誇讚。大家都在興致勃勃地誇讚大畫家的畫,可是,卻有人有不同的看法,是誰呢?(看課件)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生:一個牧童大聲喊:畫錯啦,畫錯啦!

  師:誰還來大點聲喊一喊?

  (生讀)

  師:小牧童為什麼喊這麼大聲啊?

  生:因為人太多,他怕別人聽不見。

  生:這可是大畫家的畫,他不能讓畫家把錯的畫給別人看,

  師:大家也來扮演小牧童大聲喊一喊吧!聽了小牧童這炸雷一樣的喊聲,圍觀的人都怎麼樣了?(看圖)(呆住了)為什麼大家都呆住了?假如你是圍觀的人,你會想什麼?

  生:大畫家怎麼會畫錯呢?

  生:你這小毛孩,你知道什麼呀?別胡說!

  師:到底是大畫家畫錯了,還是小牧童說錯了呢?我們讀一讀5、6自然段就知道了。

  師:到底是誰錯了?

  生:畫家。

  師:錯哪了呢?現在我就是戴嵩,誰來給我講明白了。(指名對照圖講)從這位小牧童的話中,我明白哪錯了,同學們,你們明白了嗎?咱們把小牧童的話一起讀一讀吧!

  師:面對小牧童的批評,戴嵩是怎樣的態度呢?

  生:虛心地接受。

  師:從哪裡看出來戴嵩很虛心?

  生:“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藹地說、、、、、”可以看出戴嵩很虛心。(板書:和藹)

  (師做兩種表情,讓學生說哪一種是和藹)

  師:讓我們讀出戴嵩和藹的語氣吧!

  生:從“戴嵩聽了,感到非常慚愧。他連連拱手,說‘多謝你的指教’。”我知道戴嵩很虛心。(板書:慚愧)

  師:看,“慚愧”兩字都有個什麼旁?

  生:豎心旁,說明心裡不舒服。

  師:說得真好,能聯絡偏旁理解意思。戴嵩為什麼感到慚愧?

  生:因為他的確沒的看到過兩牛相鬥的情形。

  師:好請同桌同學一個演戴嵩、一個演小牧童,讀一讀5、6自然段。

  (生分角色讀、指名錶演)

  師:同學們,那麼多人都沒有看出畫家的錯,為什麼只有小牧童能指出來呢?

  生:因為他每天放牛,認真看了兩牛相鬥的情形。

  師:是啊,要想發現別人的不足,還必須建立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同學們面對著名的畫家,在人們的紛紛誇讚聲中,小牧童指出了他的錯誤,你覺得這個小

  牧童怎麼樣?

  生:我覺得他很勇敢。

  生:我覺得他很了不起,我要向他學習。

  師:是啊,當我們發現了別人的錯誤時,就應該勇敢的指出來。

  四、拓展昇華

  師: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想對課文中的人物說點什麼嗎?

  (課件出示:我想說、、、、、、

  我想對戴嵩說、、、、、、

  我想對牧童說、、、、、、

  我想對圍觀的人說、、、、、、)

  生:我想對戴嵩說,你畫畫得那麼好,還那麼虛心地向小牧童請教,我要向你學習。

  生:我想對小牧童說:你真勇敢,敢向大畫家提意見。

  生:我想對圍觀的人說:不要以為大畫家就沒有錯,以後做什麼事都要多動腦想想。

  師:你還想對同學們說點什麼嗎?

  生:同學們,我們要學習大畫家虛心向別人請教。

  生:我們要向牧童學習勇敢地指出別人的錯誤。

  生:我們要向牧童學習認真的觀察生活中的事情。

  師:同學們,你們說的真好,不論是大畫家的虛心,還是小牧童的勇敢都很了不起,都值得我們學習。正因為戴嵩虛心聽取了小牧童的意見,以後每天都到鄉

  村觀察兩牛相鬥的情形,後來再次畫了牛圖,你們看,(課件出示)這幅圖更加逼真,更加栩栩如生,成了流傳百世的名畫,這幅畫現在珍藏在臺灣故宮博物館。

  師:今天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們有收穫嗎?老師還有幾句名言送給大家。

  課件出示:

  三人行,必有我師。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真實的話永遠是最好的。

  (齊讀、理解)

  教學反思:

  “語文”是什麼?它在語文課程中的意思是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課程究竟幹什麼?教學生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新課標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理念,但是,在新課改過程中,我們的語文課曾一度走入誤區,語文課成了大雜燴,有時把語文課上成科學課,有時又把語文上成美術課,音樂課。課後我們認真的反思一下,繁華過後,我們又給學生留下了什麼呢?學生又收穫了一些什麼呢?崔巒教授說:我們要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教語文,輕輕鬆鬆教語文。對崔老師的這三個“教語文”,我仔細地揣摹,認真的思考,細細地咀嚼。我在教學《畫家與牧童》這一課時,努力將語文課還語文的本色,讓語文走在回家的路上。

  一、識字寫字,服務語言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主要任務,我們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採取多種方式識字。識字方法多種多樣,如,編兒歌識字、猜字謎識字、遊戲識字、抓規律識字、競賽識字等等方式,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字義是識字的中心環節,因此,在識字教學中,隨文識字是一種重要也是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字義,記憶字形。只有抓好識字教學,學生掌握語言才有一定的基礎。寫字教學也是低年級的一個重點任務。提筆就是練字時,教師在黑板上的板書一定要做到認真、工整,同時邊寫應強調學生邊看,讓學生觀察字的筆順、結構,指導學生怎樣把字寫美。如果老師很注意認真仔細、一筆不苟地寫字,學生也會模仿,養成認真寫字的好習慣。

  二、練習模仿,學習語言

  模仿是創造的基礎,沒有模仿就沒有創造。在教學中,我以教材為本,以教材為例子,引導學生學習語言、運用語言。比如:在學習了句子“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後,我讓學生用“一、、、就、、、”練習說話。有的學生說:我一放學回家,就做作業。有的學生說:我一進超市就來到賣玩具的地方。還有的學生說:我考試一考好,爸爸就給我獎品。透過造句訓練,學生學會了運用語言。再如,當學生讀到圍觀的人紛紛誇讚戴嵩的句子時,我順勢引導學生:假如你是圍觀的人,你會怎樣誇讚戴嵩的畫呢?學生透過對文中語言的學習,模仿說句子,同時也有自己創造。

  三、想象說話,發展語言

  葉聖陶先生說:必須驅譴我們的想象,從文字看出一幅圖畫。我在教學中非常注重引導學生透過感受,結合文字進行大膽地想象,發展學生的語言。如,在教學中,我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這樣一句畫:“他一會兒濃墨塗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你彷彿看到了些什麼?一生說:我好像看到戴嵩在那裡認真的畫畫。另一生說:我好像看到了一幅生動的《鬥牛圖》。還有學生說:我感覺到戴嵩畫畫的技術很好,畫得很快。還有一個鏡頭:假如你是圍觀的人,你會怎樣誇讚大畫家的畫呢?這時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打開了語言的閘門。有的說::哎呀,你真不愧為大畫家啊,實在是畫得太像了。有的說:畫得太神了,這兩頭牛就像要從畫裡跳出來了一樣。當讀到“這聲音像炸雷一樣,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時,我引導學生:這時,假如你就是圍觀者中的一員,你心裡會怎樣想?有的學生說:大畫家怎麼會畫錯呢?有的學生說:“你這小毛孩,知道什麼呀?別胡說!”這樣,學生在想象中入情入境,同時,也發展了語言。

  四、多讀感悟,積累語言

  語文教學,“讀”佔熬頭。因此,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學生讀的訓練。每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學生透過讀、思、畫、議、悟等幾個環節,將文章讀通、讀懂。最終使學生的言語得到豐富,能力得到發展。例如,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透過重點句子的品讀,感受戴嵩畫技的高超。在讀中理解“深思片刻、濃墨塗抹、輕筆細描、和藹、慚愧”等詞語的意思,知道“誇讚、稱讚、讚揚”表示的意思相同,是近義詞。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學習中積累了語言。在教學的結課時,我讓學生說說,讀了課文,你想對誰說點什麼?透過學習,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較深的理解和感悟。這時,他們盡情潑灑情感。有的說:“我想對戴嵩說,你畫畫得那麼好,還那麼虛心地向小牧童請教,我要向你學習。”有的說:“我想對小牧童說,你真勇敢,敢向大畫家提意見。”還有的說:“我想對圍觀的人說:不要以為大畫家就沒有錯,以後做什麼事都要多動腦想想。”此時,在紮實的語文實踐中,學生思維在靈動,情感在昇華,同時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發展。再如,課末贈言,“三人行,必有我師。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真實的話永遠是最好的。”我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意思。這既是對文字的拓展,也是對語言文字的積累。透過讀書,學生學會了品嚐語言、運用語言、並積累了語言、積澱了語感。

  總之,我們的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應引導學生在讀書中理解語言、品嚐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讓學生在紮實的語文實踐中習得語感,積澱語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