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的教學反思範文

八年級生物的教學反思範文

  新課程教學改革已推行好多年了,廣大教師立足實際,銳意改革,不斷提高適應新課程標準下的教育教學(此文來自)水平。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在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誤區和困惑,值得我們去思考。

  一、探究的問題越多越好嗎?

  在教學過程中哪些知識不需要探究,哪些知識需要探究,需要探究的問題到底設定幾個算是合理等問題,在教學中值得我們去反思。我們發現有些教師幾乎探究了整整一節課的內容,對於一些學生看書就知道的問題也在探究,對於過難的內容還想探究。那麼哪些內容不是我們要探究的?哪些問題又值得我們去探究呢?有人說過“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知識就值得我們去探究,如果跳得老高都夠不到的就沒有探究的價值了。也許有人會說,一節課探究的問題少了那還算是新課改嗎?這種狀況在聽評課時時常也會聽到,這或許就是我們對探究過程的認識誤區。因此,我感覺探究什麼問題,探究多少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空間而決定,絕不能千篇一律。事實證明:探究的問題設定的合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探究的次數設定的合理,符合學生的承受能力,就能會不斷地促進學生認知能力,提高對知識的理解掌握。透過探究過程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延續,並能在生產實踐中的得到加以運用的問題,都應是我們重點探究的問題。

  二、探究性學習是重過程輕結果嗎?

  傳統教學中,往往注重的是學習的結果和結論,影響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探究性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展示學生的'獨特個性,發散思維及創新能力的過程。因此,生物課程標準把“倡導探究性學習”作為重要的課程理念之一。而有的教師認為,探究性學習應注重過程,淡化結果。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時常會發現學生的探究活動看似開展的有聲有色,但是好多學生對探究活動的目的、原理不甚瞭解,對探究活動的結果缺乏正確的判斷和科學的認識。例如,臨沂市有一“中考”題(當時還沒出現學業水平考試一詞),要求學生繪畫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圖解,評分標準中有一條是這樣規定的:學生圖解畫錯了,但是如按照錯的圖解解釋對了,也就是能“自圓其說”,同樣給予相應的分值。本人認為這種評價方式明顯的是注重了過程而輕視了結果,違背了客觀存在的事實和規律,容易給學生產生一種錯覺,不利於培養學生客觀嚴謹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也許有人會說,提供給學生的探究活動,在科學上已有定論,學生開展的探究活動只要注重過程而不必在意結果,這種觀點看似注重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忽視了學習方法與學習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絡,把探究過程和探究結果割裂開來,正如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知識的積累和沉澱一樣,科學探究也離不開理論假設的指導,對探究方案的設計要科學合理,目的就是驗證實驗的結果正確與否,讓學生明辨是非,最後得出科學正確的結論,從而少走彎路。由此可見,探究活動既尊重過程又尊重結論,過程與結果相結合,才是對探究性學習的正確理解。近幾年臨沂市學業水平考試注重開放性題目的考查,目的是提高考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以此促進教師的創新教學。但應注意的是,設定什麼樣開放性的題目值得我們探究,我認為以上這則“中考”題目就不適合作為開放性的問題來考查。

  三、課講得越少越好嗎?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自主活動,有些教師誤認為講課越少越好,(有的甚至說一節課不能超過五分鐘的講解)大部分時間由學生自讀理解。但是有些內容要求較高,而且是很難理解把握的,例如“基因對性狀的控制”一節課,如果教師不去引導學生去分析透徹,單憑學生看書消化,恐怕學生對這樣的知識很難理解。因此,我認為講多講少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知識應該有所區別,對於那些閱讀性瞭解的內容,就交給學生自己好了,例如“生物的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及衛生保健”等內容,就可以更多地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教師只需要在學生閱讀完後檢查其效果,將部分內容講解,起到畫龍點睛即可。而對要求高難度大的知識,要透過問題的設定,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真正理解知識的目的。

  各位老師,教學的改革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更好的服務於學生,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多種技能,只要我們把行動落實到實際教學中,有責任心使命感,我們的教育教學(此文來自)水平就會不斷的邁向新的臺階。以上是我在教學中的一點粗淺的認識,不當之處,請老師們批評指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