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車區域性寫生》的教學反思

《腳踏車區域性寫生》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腳踏車區域性寫生》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這一課是線條系列的內容,目的是透過對腳踏車的寫生,引導學生學習精細地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線造型能力。生活中的腳踏車線條豐富,大到車輪上的紋理,小到一個個螺絲,都充滿了豐富的線條,便於學生對細部的觀察和刻畫。

  在課堂上,我先以問題的方式匯入,本著“先學後導,自主發展”的教學理念,我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學,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腳踏車,既有整體的又有區域性的.,瞭解腳踏車的基本結構、細部特徵和線條的變化。學生討論之後能較完整的說出腳踏車的的種類、各個組成部分,明確要用線造型的方法精細的描繪腳踏車。在學生畫畫之前對學生進行作畫指導,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腳踏車各部分相互之間的比例和線條的銜接等;從離自己最近的部位開始,把握好整體之間的大小關係,具體畫出零件的銜接關係,用豐富的線條畫出區域性特點。在繪畫時,同學們從自己最感興趣的部位入手,從細節入手,表現出了他們平時沒有觀察到的內容,畫面效果出乎自己的意料,帶來了意外驚喜。

  然而由於平時寫生類課程較少,有些學生不知道如何下筆,這正反映出線造型是學生的弱點,今後應加強練習。學生作業出現的問題有:

  1、線條畫得相互不銜接,使腳踏車顯得鬆散。

  2、不大注意車各部分的比例關係。

  3、不敢下筆,畫小了,畫偏了。

  4、不夠精細。錯誤較多的作業需要老師個別指導糾正,帶有共性的錯誤全班講解,為下一課的人物頭部背像精細描寫打好基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