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式條形統計圖》教學片斷與反思

《複式條形統計圖》教學片斷與反思

  片斷: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出示2003年北京市、桂林市平均氣溫統計圖

  師:你從圖中獲得了哪些資訊?

  生:(略)

  師:這兩個城市的平均氣溫,哪個季度相差最小?

  生:(沒有作回答)

  師:這裡的每張統計圖都只反映了一個城市的平均氣溫的情況,如果要對這兩個城市的平均氣溫進行比較,就顯得不方便。怎麼辦呢?

  生:把兩張統計圖合併在一起。

  師:對呀,老師也是這麼想的。(出示複式統計圖)

  師:比較出示的`統計圖和剛才的統計圖有什麼不同點?

  師:(隨機板書課題:複式條形統計圖)。

  仔細觀察複式條形統計圖,你瞭解到哪些資訊?在小組內和和同學交流資訊。

  生:(口答:略)

  ……

  反思:

  在教學這節課時,學生已有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複式統計表的經驗。因此,課堂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經驗,先讓學生觀察單式條形統計圖,由於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在兩張單式條形統計圖中獲得了許多資訊。我認為:在本課教學時,要設法讓學生產生學習複式統計圖的心理,讓學生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於是,提出在這兩個城市的平均氣溫,哪個季度相差最少?要回答這一問題,學生看了剛才的兩張圖覺得不方便,他們想到了把兩張統計圖合併在一張條形統計圖裡,接下來,學生根據圖中的資訊填寫相應的複式統計表,透過提問題、討論、交流,學生進一步體會複式統計圖的優點,獲得了對複式統計圖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