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與雷達》公開課教學反思

《蝙蝠與雷達》公開課教學反思

  本週年級組的教研課定為到我班聽語文常態課,選擇的教學內容是第十一課《蝙蝠與雷達》。作為教學經驗並不豐富的自己來說,認真備課是要做的第一步準備工作。

  每次語文教學,我都會思考該怎樣準確把握文字的教學重難點,如何安排師生的互動活動能有效指導學生的語文學習方法,提高課堂效率。本節課的教案設計我的思路是從課題入手的。

  備課伊始我先通讀了課文內容。當自己看到課題時,出現在腦海的第一個問題是:作者會怎樣介紹蝙蝠和雷達呢?又會怎樣將他們聯絡到一起?帶著自己的問題我開始了對教材的研讀。

  當自己真正讀懂文字內容後,一開始的兩個問題也迎刃而解了。作者先介紹的蝙蝠及在蝙蝠身上做的實驗,再介紹雷達,雷達是受蝙蝠探路的啟示發明,而將他們聯絡在一起的是飛機,課文開頭創設情境:一架飛機在夜航,漆黑的夜空它如何安全飛行呢?一個巧妙的問題引出了課文主題——蝙蝠。當自己理清了文字內容後,對照教參開始了下一步教學內容的設計。本文的重難點我設在了引導學生了解蝙蝠的飛行特點,探究蝙蝠和雷達的聯絡以及學習作者寫文章時構思和表達的方法。

  “語文課要上的有語文味”,這句話總是提醒我每節語文課都要給孩子們一個點的啟發,讓他們印象深刻地學到每篇課文中的亮點,真正體驗語文課的魅力。本節中除了重難點的突破,我設計了一個學生探究的課堂活動:透過用不用標記畫出每次試驗的條件、過程、結果來體會文章中詳略得當的表達技巧。設計時重點放在了試驗條件和過程的對比體會上了,其實文字在表達試驗結論時也能充分體現出表達的詳略得當。

  課程主體設計好後,我又開始了每個細節的完善。考慮到四年級孩子詞語學習的重點是理解詞語意思並會簡單運用,所以課堂一開始的詞語測試並不是常用的聽寫形式,而是要求根據出示的意思填寫對應詞語內容,訂正時注重指導詞語在條格本中的佔格和書寫。課文內容梳理時抓住關鍵詞“蝙蝠”、“雷達”和“飛機”進行梳理,將文字劃分為三個部分。探究完重難點內容時,創設了“爭做小小發明家”的'環節,隨課文內容一道重做實驗,填寫試驗記錄,讓探究變得更加有趣。

  接下來的環節,結合課後題安排了看圖說話口語訓練的內容,將雷達和蝙蝠的聯絡用圖例的最後拓展時展示動植物特殊本領,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真正體驗發明創造的樂趣,成為“小小發明家”。

  課程設計和實施總是有差距的,也是密不可分的。當天的教學效果在文字內容梳理和主動探究重難點問題上,學生完成的還不錯。但在體會作者文字構思和表達方法上,還需更加巧妙地撥和引導。整堂課在時間把控上有些拖拉,致使最後的拓展環節時間較倉促,這也和教學內容安排的較多有關係,應把重點內容再突出些,一節課不可能面面俱到,但重點必須突出,學練結合讓學生真正掌握學習方法,體悟探究的樂趣。教學完成後最大的一點遺憾是:教學整個過程趣味性還不夠,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發明創造慾望。如果在三次試驗內容上加入動畫演示環節,在最後的資料拓展中用小組競賽的形式比一比哪一組的發明靈感多,想法奇特,相信學生的參與度會更高,教學效果也會更好一些。

  作為青年教師,對於我,每節課的教學都是一次難得的成長機會,有了認真的準備和積極的反思,相信未來和孩子們在語文課堂上會越來越默契,收穫也會越來越大。願和孩子們一起在語文課堂的天地裡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