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可能性大小》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可能性大小》教學反思

  《可能性大小》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可能性》裡的第二個學習內容。這一單元主要是教學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使學生體會現實世界中存在著不確定現象,並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教材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活動和遊戲,透過創設這些具有啟發性的情境,使學生在大量的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數學活動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本節課教材主要設計了有趣的摸棋子游戲為素材,課中我改為摸球,為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執教了這節課,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關注學生,要看到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

  首先,在學生充分理解了事情發生的不確定性的基礎上,從聽故事引入,讓學生猜測黃狗會不會答應狐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好地抓住了知識的切入點。

  其次,在學生已經會用正字進行統計資料,並會製作簡單的統計圖的基礎上,大膽放手讓學生親歷試驗的全過程,用所學過的知識,總結出新的.實驗結果。

  二、創設有效的,貼近生活實際的學習情境,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及教學內容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我設計了幸運52的情景,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情境中,樂學,善學,並不斷地接受挑戰。學習情境還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於是我設計了一個商場購物轉獎的生活情景。並設疑:商家為什麼這樣設計一等獎呢?你想設計一個這樣的轉盤嗎?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數學,並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很高。

  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小組合作的實效性

  新課改以來,我們經常看到小組合作,不過有時小組合作多流於形式,今天我們在研究課堂實效性的時候,又有一些人走向另一個極端,乾脆廢除小組合作,看到小組合作就覺得就是在搞花架子,其實,必要的小組合作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模式。在今天的教學中,我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動手實驗,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在大量的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數學活動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

  並在小組合作中讓他們人人有事做,透過分組摸球試驗讓學生經歷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在小組共同努力下,總結出試驗結果,這樣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樂學,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從可能性的存在,可能性的大小,到判定可能性的運用,讓學生的生成落實在開放的真實有效的學習活動中,並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四、不迴避小機率的發生

  在可能性大小的知識中,學生容易產生偏差,例如:在摸球試驗中,個別小組摸的是白球數量多,黃球數量少,在教學中我不迴避矛盾,讓學生明確這種情況的發生是有可能的,只是和全班同學的摸球情況比較,摸到白球的次數還是少一些,黃球的次數還是多一些,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全面地建立正確的機率概念。

  五、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絡

  練習中我插如了運用可能性的大小來把成語分類,使學生能根據數學知識理解成語。增強了學科之間的聯絡。也讓學生感受到學科之間是相通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