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雀的心願》 教學反思
《雲雀的心願》 教學反思
上完了三節課後,指導教師與聽課的成員對我這次的教學進行總的點評。他們一致認為這篇課文的匯入環節做得不是很好,有點生硬。指導教師還說在教學中應給多點時間給學生,讓他們自己說,讓他們學會從課文找知識、從課文掌握知識。事後我自己也對《雲雀的心願》這篇課文的教學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覺得這次教學的問題主要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匯入不當,沒有引起學生的學習慾望。
小學生都有課前預習的習慣。我在設計匯入環節時沒有考慮到這方面,把匯入設計成讓學生來猜猜雲雀的心願是什麼?這一設計是想讓他們帶著他們所猜的心願來閱讀課文,看看雲雀的心願和他們所猜的是不是一致?結果令我想不到的是學生們根本就不用猜就直接把雲雀的心願說出來了。出這一問題主要是學生們在預習課文時已經知道雲雀的心願了,這顯然引不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慾望。
(2)沒有讓學生說,而是代替了學生說。
在對課文進行分段落時,沒有放手給學生。這一部分的教學都是學生在我的牽引下跟著我的思路把答案說出來的,這不能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的思維能力。因而這三次課下來都是我所說的多,學生說的機會很少。如果在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去分析課文、自己去歸納段落和段落大意,把機會讓給學生說,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學習那麼教學效果也許就會好些。
(3)忽視讓學生從課文中找知識、掌握知識。
這次教學沒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習慣是要從教學中的每個細節去培養的。比如先舉手後回答問題、要善於從課文中找知識等。這些我都在教學中無意識地忽視了。如有一處提問學生:“描寫雲雀的心願是在哪個段落?”學生回答:“第十四段。”學生回答到這我就停止往下問而轉入下一個教學環節了。如果我能繼續追問“哪些句子是寫雲雀的心願的?劃出相關的句子。”這樣做不僅能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相關的知識點,而且也能使他們加強記憶力,從而掌握課文的知識。
(4) 朗讀指導不當,過多地採用自由讀、小組讀的形式,忽視了全班齊讀。
學生在自由讀、小組讀的時候沒有做到真正地投入感情,也沒能從朗讀中體會出破壞森林給人類自身所帶來的危害性。這主要是我在教學中沒能很好地起到範讀的作用。
這次的教學還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每個教學環節都要緊密結合學生的習慣、學情、班級常規等情況來設計的重要性。《雲雀的心願》的教學設計沒能考慮到這幾個方面的因素。因此,教學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也沒有很好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自己也沒有能力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控,沒能調動課堂氣氛。這些都是自身所掌握的人文知識太少了,以及缺少教學技巧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