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與千克教學實錄與實踐反思
克與千克教學實錄與實踐反思
教學內容:人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材85—86頁;
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克。
2、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1克和1千克的實際重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實際概念並理解克和千克的關係。
3、透過從實際生活引出重量單位,讓學生認識到重量單位與日常生活是緊密聯絡的,瞭解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教學重點:
1、掌握重量單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換算關係:1千克=1000克。
教學難點:
1、建立克和千克的時間概念,並理解克和千克的關係。
2、培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具準備:商店買來的標有重量的食品、汽水、一桶10千克重的水、小豆子(黃豆、豌豆、胡豆等)、1克重的小石子。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人新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喝汽水嗎?
生:喜歡
師:那好,今天樊老師就有一個特殊的任務,如果你能夠完成,老師就獎勵你10包糖果。如果你不能夠完成,那你就得給我10包糖果。任務就是在10分鐘內1人喝10千克重的汽水,你們敢不敢試啊?
生:敢!
師:看來這汽水,糖果太誘人了。顯然大家還不知道10千克有多少,那老師告訴你們吧,10千克的汽水就相當於我講桌上放的這一桶水這麼多,你們還敢試嗎?(出示一滿桶水)
生:不敢了!
師:那好。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重量單位。
二、授新
1、觀察、操作領悟新知
師:現在請同學們觀察自己課桌上的.東西,用手捻一捻,根據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經驗,估計一下他們有多重?(學生分組討論)(學生課桌上出示一些食品或標有重量的物體)學生討論後,彙報結果
生:一瓶膠水大約2兩一包夾心餅乾大約半斤
一支牙膏大約1兩多一袋鹽1斤重
一個果凍重150克、、、、、、
(當有人說出克或千克時,教師應給予表揚,他真聰明,已經知道了克(千克)這個單位。)
師:好了,同學們說了這麼多,你們真聰明。我想你們在家裡一定是爸爸媽媽的好幫手吧!現在大家再觀察包裝袋,袋上標有了這個物體的重量,大家一起找一找好不好啊?(學生觀察後彙報結果)
師:你們真聰明。我們日常生活中都習慣用斤或兩作重量單位,可是為了方便,我們國際上就給重量規定了新的單位。(板書:克)
2、認識“克”與“千克”
師:同學們,現在觀察你們課桌上的小石子,用手捻一捻,猜一猜有多重?
生:大約1克重。
師:真聰明!老師告訴你們吧,它就是1克重。現在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有多重!(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到各小組去指導)
剛才你們已經感知了1克的重量,現在看看你們桌子上的小豆子,大約幾個有1克?
(學生動手操作,用手掂一掂)
師:現在老師要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猜一猜,我左手的小石頭重還是你們捻的這1克小豆子重?(學生討論後,自由發言)
最後教師要強調:1克的小石子和1克的小豆子一樣重,只是體積不一樣。
師:(出示糖果)現在老師手上有包糖果,裡面有9顆糖果,共重18克,那你們告訴老師,每一個糖果有多重?(複習前面的除法)
現在看看你們桌上的鹽,觀察一下,一袋有多重?
生:500克
師:那兩袋呢?
生:1000克。
師:對了,兩袋有1000克,可是如果有更多的鹽,那我們用克是不是數字很大啊?也就不方便計算?
生:是。
師:那今天老師就在告訴你們一個新的重量單位----千克(板書)
1000個1克就是1千克,所以1千克=1000克(板書,並齊讀1000克=1千克)
現在大家分別用手再掂一掂,這兩袋鹽,也就是1千克,看看1千克有多重?
比一比:1克和1千克誰重?
老師再問你們一個問題:什麼時候用克比較好,什麼時候用千克比較好?(學生自由討論發言後,教師總結)
師:一般說來,我們稱重的物體用千克,輕的物體用克。
那你們想一想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用克?那些用千克?
(學生討論併發言。教師在學生說了後,可補充並舉例說明,為課後作業打基礎)
3、遊戲
左邊一位小朋友手拿“克”,右邊小朋友手拿“千克”,請幾位小朋友上來,聽老師說題,學生自己選擇該站在哪一邊。例如:
師:一個蘋果重150()學生馬上選擇該站在哪一邊。
教師也可出示實物。
三、鞏固練習。
1、判斷。
(1)、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
(2)、小明體重30克。()
(3)、一袋麵粉重35千克。()
(4)、一頭大象重500克。()
教學反思:
“克與千克”是人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內容。在學習時,學生由於沒有基礎,為了使學生能夠很好的接受,我精心設計了教學內容,現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談:
1、與生活相聯絡
我在設計教學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拋棄了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將教材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絡起來,寓數學知識於學生課堂實踐的活動中。例如:在教學內容引入時,我選擇了“喝汽水”這個引子,學生不知道10千克的汽水有多少,表示願意嘗試,可當知道了講桌上放的一桶水就相當於10千克水時,才明白原來10千克這麼多啊!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激發學生投入到對知識的追求和探索中去,這樣學起來就很輕鬆了。
2、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在教學中,讓學生分組自己動手去捻一捻、掂一掂,等活動中,讓學生自主探索,我想這樣可以活躍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改變一下單調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和探索精神,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操作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
3、教具直觀、形象
在課堂上我選擇了農村孩子最常見的東西作為教具。例如:小豆子、小石頭及一些零食等,這樣就更加貼近了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