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圖形的表面積與體積總複習》的教學反思

《立體圖形的表面積與體積總複習》的教學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節“立體圖形的表面積與體積總複習”的複習課。一節課下來,感覺到一種無力感,上得並不流暢,上課的老師“累”,學生“累”,聽課的老師也“累”。靜下心來,好好反思,為下一次的教學作準備。

  為什麼這節課會讓人有“累”的感覺呢?下午上課,大家的精神狀態不夠好?課型的問題?(因為是複習課)。我想,這也是一小部分的原因罷了。我想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課後感受:

  第一,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掌握不夠熟練。《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六年級下學期整理與複習中的內容,是在學生直觀的認識了立體圖形,並初步掌握關於立體圖形的表面積與體積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主要是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這四種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複習。學生對一些相關內容理解不夠透徹,比如圓柱、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等。所以在上課時,學生不敢舉手發言。出現了許多冷場的場面,甚至變成是老師像上新課一樣地講授。

  第二,對學生課前的複習情況不瞭解。考慮到學生的學情問題。很多同學沒有做好複習工作,導致了課堂上的一個彙報環節沒達到預期的效果。

  第三,對複習課的理解不夠透徹,方向把握不準。大家都說,複習課是一種挑戰,將一節複習課上好不容易。從備這節課開始,我就有這種感覺。以前都是以新授課為主,形式可多樣,但這次是一節複習課,怎樣去備好這節課?也上網找了許多的材料,但卻無從下手。腦子裡沒有清晰的思維,思考著究竟以何種形式進行復習?整理與練習的比重是多少?以梳理知識為主還是以練習題為主,又或是兩者相結合?是讓學生在課前整理知識還是課堂進行整理呢?……許多設想,許多疑惑,感到迷茫。後來想想,這節複習知識的含量大,一節課想把梳理知識與有層次性的'練習相結合,有相當大的難度。然而複習已學的知識,並建構起一張知識網路,從而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這是複習課的一個重要目標。所以就想著,這節課以學生梳理知識為主,透過本節課讓學生獲得整理知識、建構知識網路的能力,並形成建構意識。再進行一兩道練習題,那有層次性、針對性的練習題放到下一課時。

  因此,我本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透過系統的整理、複習,進一步分清表面積和體積兩個概念的不同含義,進一步理解、掌握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的意義及計算方法,加深對所學形體之間內在聯絡的認識。圍繞這一目標,我設計了讓學生整理複習,形成網路彙報交流,回憶推導過程,分析立體圖形計算公式的內在聯絡等環節。可以說教學流程的設計比較清晰,但由於自己對教案的不熟悉以及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不瞭解,這節課的教學效果並不理想。所以說如果下次再上這一內容,我必須要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並要花時間引導學生如何整理知識,這樣才能更有效進行復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