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白菜我都愛》教學反思

《蘿蔔白菜我都愛》教學反思

  核心提示:3月13日,我在一年級開設了《道德與法治》公開課。課的主題是:《蘿蔔白菜我都愛》。本節課我分了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分享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主要是為了引入課題,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慾望。 第二個環節是引...

  3月13日,我在一年級開設了《道德與法治》公開課。課的主題是:《蘿蔔白菜我都愛》。本節課我分了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分享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主要是為了引入課題,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慾望。

  第二個環節是引導學生說出一些常見食物的味道,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味道。讓學生互相觀察舌頭,用舌頭的不同位置品嚐不同食物,主要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舌頭上有許多味蕾,透過這些味蕾,我們才可以嚐到不同的味道,並且不同的位置對不同味道的敏感性也不一樣。

  第三個環節是交流自己吃的食物,並透過食物寶塔的觀察,透過病例分析,讓學生了解不同食品有不同的營養,沒有哪一種食物可以滿足身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只有合理搭配,才能滿足身體所需要的營養,保證身體健康。從而引導學生從小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第四個環節是讀兒歌,透過讀兒歌,強化學生的認知,做個不挑食的好孩子。

  透過我們學科組老師的評課、議課。我對本節課的教學進行了認真的反思,並作出以下總結:

  亮點:

  1. 重視學生常規行為的訓練,比如:課前準備、學生坐姿、拿放物品、傾聽、舉手發言等行為習慣的訓練。我在發現學生不認真傾聽時能及時給予糾正。所以,整堂課學生學得認真、思維積極、回答問題踴躍、課堂井然有序。尤其,在學生品嚐食物後,能迅速有序地將食物放起來,繼續下面的學習,更體現了常規訓練的重要性。

  2. 能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評價,如學生能說出自己獨特見解的時候,老師能及時表揚:你是個善於反思的孩子。在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後,老師能不經意地豎起大拇指給予肯定。強化學生良好的行為,給學生以信心。

  3. 課程設計上,根據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透過多媒體課件,採用內容與色彩豐富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並透過讓學生看一看、嘗一嘗、說一說的方式,循育漸進地引導學生去探索與發現。這個環節體現了本課程生活性、活動性、實踐性的`特點。

  4. 能將道德意識不經意地滲透於課堂教學中。如在學生把食物放起來時,老師告訴學生要把食物帶回家,不能浪費。這種看似無意卻有意的教育,往往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

  不足之處:

  1. 教師語言有些成人化。如開頭匯入:民以食為天、你很善於反思等語言,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說,有些高深,應變為兒童語言,如:食物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你很愛動腦筋。這樣學生就更易於理解。也容易拉近師生的關係。

  2. 在對學生提出學習要求的時候,老師要讀一讀學習要求,並確保學生已明白。因為一年級孩子識字數量有限,要避免有些孩子看不懂要求。

  3. 在設計嘗一嘗的環節,可以去掉小鏡子,讓學生去感受即可。用上小鏡子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

  改進措施:

  1. 強化兒童語言的練習,可與有經驗的老師多交流、學習。

  2. 備課時要更加精細一些,考慮每個環節的設計意圖。

  3. 多聽聽其他老師的課,不斷學習、善於吸取他人的意見與建議、不斷反思,提高專業素養。

  4. 多和孩子們交流,瞭解他們的喜好,將他們的喜好與課程設計結合,以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5. 認真對待每一堂課,關愛每一個孩子是上好課的基礎,不斷提醒自己,提高師德修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