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圖書館》教學反思範文

三年級數學:《圖書館》教學反思範文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出發,精心設計“圖書館”這一問題情境,讓學生根據提供的數學資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人人要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2.走進學生的心靈,與學生真心交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平等的態度,走進學生的心靈,去把握、分析學生的內心感觸與想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針對學生計算時出現的錯誤,教師沒有簡單地放過去,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細細揣摩學生的心理及錯誤的原因,趁熱打鐵,有的放矢,就勢帶領學生去看一看、找一找、改一改,糾正學生的不良做題習慣。

  3.注意學生的練習反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練習時,教師沒有就題講題,而是引導學生回顧 “滿十進一”的法則,注意引導學生在練習中反思——對於自己做出的題目,給予適當的評價,發現自己做題的錯誤之處,並想一想錯誤是怎樣產生的,如何避免這樣的錯誤;對於他人所做的題目,也能給予適當的評價,並能同自己的方法比較,發現優劣,從而對自己的方法進行調整。

  4.評價內容多元化,突出學生的自主性評價。《標準》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在交流演算法時學生出現了“演算法複雜化”的情況,教師沒有批評學生,而是讓學生繼續發言,然後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演算法進行評價,“你認為你的方法怎麼樣”,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反思能力。對於學生正確的答案教師先是不置可否,儘量用不帶傾向性的語言要求學生繼續發表自己的見解,然後把評價的權力和機會交給所有的學生,引導學生進行公正的互相評價,在爭辯的過程中發現錯誤,使所有的人都知道錯誤如何避免,並提出建議,選擇合理演算法。

  從課堂教學的`實踐看,本課的總體效果良好,體現了演算法多樣化,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較好地體現了事先的教學設想。

  下面幾點感觸較深。

  1.給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時空,還學生自主,學生的創造力將不可限量。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權利真正還給學生後,學生的表現會讓你大吃一驚。放手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去解決18+27到底得幾,學生想出了這麼多種方法。究其原因,就是學習變成了自己的事,學得更主動,潛能得到了更好地發揮。

  2.要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有效地交流。在合作學習中僅僅充分交流是不夠的,還要引導學生彼此溝通和相互理解。教師應該不僅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方法,而且要引導相互間的理解;不僅讓學生了解方法的多樣性,而且讓學生理解方法的合理性,培養最佳化意識。比如在課堂中用“誰聽懂他的意思了?能解釋一下嗎?” “與他的方法差不多的還有嗎?”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進行比較、分析,在比較中深化理解,讓他們真正達到成果共享的目的。只有透過不斷地進行比較,使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智慧的火花不斷閃現和碰撞,才有可能引導學生不斷調整並最佳化自己的計算方法,達到熟練靈活地計算的目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