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摸名片 統計與可能性》教學反思範文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摸名片 統計與可能性》教學反思範文

  一直以來我努力研究教學現象,期望走進真實的課堂。我所執教的這節課的內容屬於機率的範疇,機率有隨機的特性,有很強的不確定性,不像邏輯推理的結果那麼肯定。在小學階段增加這樣的內容,是為學生打開了一扇窗,讓學生感覺到除了我們天天學習的確定性,數學裡還要研究一些不確定的知識內容。這個不確定的內容是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統計與機率是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從不確定的角度來觀察世界的數學內容。不確定思維與確定思維的差別要儘早去體會。正是由於這節課教學內容的特性導致每次上這節課時都會出現不一樣的情況,這樣教師就更要順著學生思路,抓住課堂新資源的生成引導學生進行有價值的思考,這也就是本節課的重點所在。

  因此,首先,我用名片介紹自己和同學們,引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猜名片遊戲是學生接觸可能性名片的內容可能有什麼?一定有什麼,讓學生了解到名片上有些內容是不確定的。接下來的環節讓學生透過猜想:摸到的名片可能是什麼屬相和摸到什麼屬相的可能性大,然後透過摸名片的遊戲進行驗證,學習中相互合作。當學生摸完名片以後,我沒有急於總結規律,而是給學生一定的探索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自由發揮。在學生獨立思索的基礎上,教師再組織引導學生討論交流,並逐步歸納出數量多可能性大;數量少可能性小。這樣課堂氣氛熱烈,學生交流了多種思路,收到了多向的反饋資訊,創新精神得到了肯定,激起了創造性學習的.動力。學生實際操作的情況往往是不同的,有些人認為:屬相多摸到的可能性大是我的最佳答案,其實我的設想不是這樣的,我希望學生出現意外屬相多摸到的次數卻少,可是孩子的統計結果恰恰是 數量多的屬相被摸到的次數多。所以當第一次統計的結果出現以後,我猶豫了,還向學生介紹另一種可能出現的情況,萬一學生由於沒有經歷過這種結果而感到茫然呢?我當時在做激烈的思想鬥爭,最終先放一放看看這種思想佔據了上風,以致後面的等可能性有三個組出現摸到的次數一樣多,看似很順利,出現一樣多不正好解釋數量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一樣大嗎?其實不然,這種表面現象掩蓋了可能性的本質,令我感到很尷尬,幸好在第二個環節中有一個小組的實驗結果出現不一致。於是我捕捉了這樣一個新生成的資源,讓學生觀察後回答:為什麼這個小組卻出現不一多的情況呢?沒人說出個所以然來,只好教師解釋,於是我就借題發揮,這種現象是我們的實驗中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隨著實驗次數的增多,兩個數會越來越接近,科學家經過多次實驗也證明了大家的猜想是正確的。

  如果再次讓我上這節課,首先我要對分組情況作調整,屬相的比例懸殊小一點,出現意外情況的可能性比較大,我將從容面對學生試驗中出現的意外。因為機率具體到某一活動時,不排除偶然性與意外性,而這恰恰就是真實可能性的一個重要特徵。教師只有對可能性這兩方面的特徵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保證我們的教學為學生體驗真實的可能性而服務。我們可以把這種結果理解為可能性的意外性,因為意外才更能體現可能性的真實性。

  其次,在問題解決過程給予評價。求出問題的答案不是問題解決的終結,還應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評價是問題解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透過評價,可以進一步揭示數學問題的本質,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求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許多不同的方法和結果,而我們的年輕教師往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只要符合我心意(也就是恰到好處的回答)能夠給與及時的肯定,而學生另一些擦邊兒結論,教師不理不睬,大多數會清淡地說一句:請坐!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允許他們發表意見,保護學生的積極性。結合這節課,我會讓學生透過猜想然後透過小組合作進行驗證,然後回憶整個過程比較統計的結果,引發學生進行評價、思考。根據教育學家研究表明:有效地評價問題解決的成果,有助於學生的發展性成長,能促使學生真正地提高數學技能。

  教師教的比重大於學生學的比重,被老師牽著走的課堂當然不太會有精彩的課堂生成,我們老師要放開手腳,多給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課堂上,能真正順著學生思路捕捉有價值的生成資源,引發有價值的思考。這確實需要一定的基本功,其實我們的名家上課之所以上的精彩,歸根結底就是靈活駕馭課堂沿著這條路走!明確了發展目標我將暗暗下決心,把平常的課堂看作練習基本功的陣地,注意及時反思自己的每一節課,爭取每天都有一定的收穫!平時注意瞭解邊緣學科知識,儘快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新課改的雨露陽光中和學生共同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