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二上《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蘇教版語文二上《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梅蘭芳學藝》這篇課文簡潔明瞭。一開始講梅蘭芳為什麼勤學,然後是如何勤學,最後講勤學的結果。我在教學前對文字進行了鑽研和細讀,也讀到了一些文字背後的東西。
首先讀到了詞語的背後,在“緊盯、常常、注視”幾個詞的背後能懂得勤能補拙;其次讀到了課文的背後,從梅蘭芳苦練眼神,拓展到練唱功,練武功;再次讀到了人物的背後,梅蘭芳作為京劇大師,不僅勤學,而且有藝德。在此,我補充了一個梅蘭芳在抗戰時的'故事,這也足以體現老師對文字把握深度,力透紙背。
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了以下幾點:
第一,緊扣關鍵詞,品讀文字。透過關鍵詞句悟出文字的意思。教學第二段,緊扣關鍵句“梅蘭芳常常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遊動的魚兒”展開教學,層次分明,悟語言,反覆讀,理解句子的意思。透過實際練習,讓學生觀察老師不斷揮舞的手指,體驗梅蘭芳的艱辛。再透過一組拓展想象,這樣就讀中悟語,讀中悟情。還有讓學生體會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學生肯定會產生疑問。眼睛怎麼會說話呢?我先請學生用眼神表示生氣、高興、然後再回到文字中。勤能補拙的道理悟出,詞語教學就活了。
第二,有效地利用了課程資源,把課備厚了。《梅蘭芳學藝》這篇文章比較短,與學生生活有距離,老師如何豐富文字內涵呢?一方面,豐富了人物的背景資料,和京劇的資料。其次,挖空白點,設計想象點,如梅蘭芳如何練眼神,如何苦練其他,對文字進行深度挖掘。
第三,將詞語讀厚了。如對大師的理解,按學生的實際水平覺得水平高的人就是大師,我就補充梅蘭芳在抗戰時拒絕為日本人表演的故事,這樣的補充能讓學生領會人物的精神。同時,關注看了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統一,如教師組織學生拓展交流梅蘭芳勤學故事,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傾聽的習慣,最好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再進行說話訓練,使語文練習與人文精神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