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花鐘》的教材分析和教學反思
語文課文《花鐘》的教材分析和教學反思
本次口語交際安排的話題是“觀察中的發現”。在導語中,已佈置學生進行觀察,《花鐘》課後又做了提示,本組的幾篇課文又為這次口語交際提供了豐富的可比照的材料,並作了很好的鋪墊。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做了哪些觀察,有什麼發現。教材中以三個小朋友對話的形式提示了交際的內容,當然交際的內容遠不止這些,但導向是很明確的,即生活中有趣的現象。教師要千方百計開啟學生的思路,激發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講出自己的有趣觀察。要引導學生做到互動交流,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交流時可以互相問答,互相補充,互相評價,共享發現的樂趣。習作
這次習作有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讓學生交流已寫的觀察日記,在此基礎上再寫一則觀察日記。低年級時,學生已經學寫過日記,觀察日記無非是日記的一種,並沒有特別的格式要求,只是在內容方面側重講觀察。本次寫觀察日記在《花鐘》一課後面已有佈置,可以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最想寫的內容,寫出觀察中的新發現。教學中,可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是什麼,準備寫哪些內容,提示學生講評自己在觀察中的新發現。如果有的學生還沒有確定觀察的事物,可以帶著習作的任務去觀察一種事物,再把觀察過程中自己最想寫的內容寫下來。寫完後,要組織學生互相讀一讀、評一評,並根據同學的'意見,修改自己的習作。教師要透過這次習作,繼續培養學生寫日記的良好習慣。我的發現
這次“我的發現” 旨在引導學生髮現青同或音近或形近的字的特點。共列了4行12個詞語,帶點的都是形近字,但各有不同。第一行帶點的是同音形近字;第二、第三、第四行有同音形近字,也有音近字、形近字。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分。可以做些拓展練習,用帶點的字組新詞,或另舉形近、同音或音近、形近字的例子,並組成詞語。日積月累
這部分包括“讀讀背背”和“讀讀認認”兩項內容。“讀讀背背”的是關於一年四季瓜果蔬菜的農諺歌謠。它形象地反映了不同的瓜果蔬菜在十二個月當中不同的生長特點,比如,“正月菠菜才吐綠,七月茄子頭朝下”,與課文《花鐘》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對植物的一種巧妙觀察和發現。句式對仗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教師可讓學生先借助拼音自讀,然後教師範讀,師生對讀,再齊讀。指名讀,最後在反覆吟誦的基礎上背下來。如果有條件,可向學生補充一些材料,如 12種在 1—12月開放的花。選擇12種當月開放的鮮花代表1年的12個月份,它們分別是:臘梅、茶花、玉蘭。桃花、玫瑰、桅子花、荷花、月季花、蘭花、桂花、菊花、水仙花。讓學生記一記,想一想,查一查它們的特點,也試著編一編歌謠,增加讀背的趣味性。
“讀讀認認”的是關於人體器官的三行詞語。要求認識其中的“肩”“臂”等7個字。這是低年級歸類識字的繼續。這些帶“月”的字,都與人的某一器官有關,可讓學生現身演示,有的可以說說器官的功能,有的可以分析偏旁部首,有的可以再組新詞,以幫助識記。
“寬頻網”是本組學習的進一步的拓展與延伸。主要培養學生從多種途徑收集資訊的能力,有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本組寬頻網結合本組專題,要求學生了解科學發明和發現都與細心的觀察分不開。除了教材所舉例子以外,可拓寬學生閱讀的途徑,透過到圖書館、上網、訪問等形式,蒐集更多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