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 《阿里山紀行 》教學設計反思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 《阿里山紀行 》教學設計反思
今天上了《阿里山紀行》一課,不甚滿意。現列舉十大敗筆:
1、導語不熟練,不能做到目視前方。
2、第一個問題應該齊答。順勢引出的課文結構和開頭、結尾的特點應該有更明晰的思路。
3、第三個問題處理倉促又費時,需要找合理引導學生的方法。還有,對於學生回答的內容缺乏必要的點撥,原因在於備課不夠充分,對學生可能說出的'答案沒有準確的預測,如“青苔”“林區”,教師沒有架好橋樑而包辦代替,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另外,這是板書的內容,可以不必展示幻燈片。
4、第四個問題神木的涵義理解很表面,忘了挖掘到其深層的意義。
5、第五個問題賞析語言時,
缺乏一個規範的回答模式,如“我欣賞______________(句子),因為它用_____________(方法)_______________(好處)表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內容或感情)”。
缺乏一個朗讀的提示或指導,以第五段為例,如“如蟬、如蠅、如蚊的聲音”要輕柔,“靜謐的世界、淨潔的世界、禪的世界”形容詞要讀出重音,語速要慢,如“彷彿要把整個阿里山的空氣都吸進去,不再吐出來。”要讀出喜愛之情。
缺乏一個恰當豐富的激勵性的評價。
當然,語言的特點音樂美和情韻美也有硬塞之嫌。
6、導學歸納在“我欣賞了……”一部分關於五“美”教師有不必要的重複,“我學會了……”一部分除了移步換景、融情於景之外,描寫景物一定要抓住特徵也是非常必要的。
7、反饋訓練時間不夠,沒有起到練習的作用。
8、臨近下課,心理素質太差而語無倫次。
9、不停地為完成任務趕時間,凝固了思維,漠然了表情。
10、沒有真正融情於課堂,這是最大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