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學反思課後反思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學反思課後反思
本節內容是第八章的難點也是重點,在章節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簡單變形的應用,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基礎。因而這節內容我更加費勁心思的思考該如何教學,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
一、課堂教學結構反思
本節課教學設計上較合理,知識點循序漸進,符合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本節課先讓學生明白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變形,再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步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的步驟。在理解的基礎上,透過例題加深,讓學生經歷了回顧、動手操作、提出問題、判斷、找方法、合作交流等過程。另一方面,能夠體現出用新教材的思想,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
在學習本節時,要與一元一次方程結合起來,用比較、類比的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來學習,弄清其區別與聯絡。
(1)從概念上來說:兩者化簡後,都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係數不等於零;但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是不等關係,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的是相等關係。
(2)從解法上來看:兩者經過變形,都把左邊變成含未知數(如x)的一次單項式,右邊變成已知數,解法的五個步驟也完全相同;但不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時,不等號要變號,而方程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時,等號不變。
(3)從解的情況來看:
1、為加深對不等式解集的理解,應將不等式的解集在數軸上直觀地表示出來,它可以形象認識不等式解集的幾何意義和它的無限性.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數形結合的具體體現。
2、熟練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特別是性質3。不等式的性質是正確解不等式的基礎。
二、有效的課堂提問反思
錯誤分析引入有效的提問,可以加深對本課知識的理解,又能更好地鞏固前面的內容,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提問過程中可以達到師生間的相互交流。教學提問中,比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是什麼?學生在理解解一元一次方程步驟的基礎上,類比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驟就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提出對“等號”與“不等號”的不同,不等式的解與方程的解又有點差別,特別是對不等式的性質3的不同,加深了學生對不等式的解的理解。由於學生的基礎比較差,課堂教學提問中,由易到難,深入淺出,儘可能讓學生學會、會學、會做。
三、 有效的課堂參與反思
本節課我從複習舊知識,提問,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形成共識的基礎上,讓學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不等式的解法步驟。在課堂活動中經歷、感悟知識的生成、發展與變化過程,重在學生參與完成。透過精心設計問題、課堂討論,中間貫穿鼓勵性語言,並讓學生自己理清思路、板書過程,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學生在各個環節中,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進而達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真正參與到知識形成發展過程中來。
本節課較好的方面:
1、本節課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明確學習目標,注意分層教學的開展;
2、課程內容前後呼應,前面練習能夠為後面的例題作準備。
3、設計學案對學生學習的知識進行檢查。
不足方面:
引入部分練習所用時間太長,講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太細緻,導致了後段時間緊,部分內容不能完成。
我深感,只有當學生真正獲得了課堂上屬於自己學習的主權時,他們個性的形成與個體的發展才有了可能。本課在現場操作與反饋中,與教學設想仍有一定的差距,許多地方還停留在表面形態,師生都還未能很習慣地進入角色。這說明,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要真正成為師生的教育行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將和我的學生在這一探索過程中不斷努力前行,總之,我們在課堂上還是要嘗試著少說,給學生留些自由發展的空間。但在課前,教師必須多做一些事,例如精心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環節,多思考一些學生所想的,真正做好學生前進道路上的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