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教學反思素材

《楊氏之子》教學反思素材

  《楊氏之子》是小學階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是學生認知的一個全新領域。對於老師該怎樣教和學生該如何學,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戰。針對學生初次學習古文,再加上古文的艱澀難懂,我是這樣組織課堂教學的:

  首先,確定教學目標為:

  1、會讀“為設果”、“應聲答曰”等難讀的詞語,會寫“惠”、“禽”等生字。

  2、讀通句子,理解意思,會有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初步掌握文言文學習的方法。

  其次,精心組織課堂結構,儘可能地兼顧學生的認知規律,組織課堂結構如下:

  1、談話匯入新課。針對孩子愛看書的習慣,設計“談談最近你在看什麼書”的小問題,和學生親切交流後,推薦《世說新語》一書,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然後告訴孩子什麼是文言文,給予孩子對文言文的初步認識。最後引出本課的學習,揭示課題,讀一讀。說一說課題的意思。特別是強調“子”在古代是指兒女,泛著孩子,感受文言文和現代文在詞語精煉程度上的區別。

  2、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特別強調“為設果”、“應聲答曰”等詞語的讀音,然後請孩子完整地讀課文,鞏固字音。

  3、教師範讀,強調古文在朗讀時的節奏感,透過孩子自己劃一劃停頓的節奏,增強孩子對句子節奏感的認識。然後課件出示正確的停頓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再讀課文,讀出句子的味道。

  4、學生交流朗讀:先自由練讀,然後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多讀幾遍,並把句子的意思說給同桌聽。交流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逐詞逐句的進行解釋,並連起來翻譯成現代漢語。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反過頭來朗讀句子,使學生能較好地讀好文中的停頓,讀出節奏,讀出感情。

  5、通讀全文,讀出文言文特有的味道。

  6、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7、小結時,鞏固孩子在學習本篇文言文的方法:看註釋,聯絡上下文等。最後以“下節課再來好好品味文言文的語言魅力”解釋課文的學習。

  8、學以致用,完成語文課堂作業本里的2、3兩題。鞏固本節課的一些知識點,讓孩子們在運用的過程中再次回顧知識。

  第一次學習文言文,學生熱情很高,氣氛活躍,師生雙邊活動較融洽等,是本節課的成功之處。遺憾之處。在教導朗讀時,我做的還欠到位。過分重視停頓,而忽視句子本身的連貫性,反而失去韻味。

  教學這門藝術,真是學之不盡,更重要的是運用、反思再運用。教學完這篇文章後,我找到了一些教學文言文的方法。雖然粗淺,但對於今後的教學,很有幫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