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問題》教學反思(精選6篇)

《植樹問題》教學反思(精選6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植樹問題》教學反思(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植樹問題》教學反思 篇1

  《植樹問題》是新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數學廣角的內容。本節課是第一課時,是植樹問題中比較簡單的情況。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都是引導學生髮現兩端都栽時,棵數比間隔數多1,滲透化繁為簡、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教學難點是理解這一規律 。

  為了突出重點,探究新知環節,我分了五個層次進行:第一個層次,同桌合作,模擬在20米的小路一旁植樹的過程,思考棵數與什麼有關;第二個層次,獨立操作,模擬在25米的小路一旁植樹的過程,感知棵數與間隔數的關係;第三個層次,根據前兩次的經驗,不操作,畫線段圖,探究在30米的小路一旁植樹的情況,驗證棵數與間隔數的關係;第四個層次,想象在35米的小路一旁植樹,計算出要栽多少棵;第五個層次,觀察比較,找出四個題目中的相同點。透過五個層次的教學,學生不難發現“間隔數+1=棵數”這一規律,同時滲透“化繁為簡”這一重要數學方法。突破“理解這個規律”這一難點時,我提示:“植樹問題能不能也看成是兩種物體的一一間隔排列呢?”。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思考後,自己說出用分組的方法,把每組中兩種量一一對應起來。接著,老師因勢利導,學生髮現如果一組一組的分,正好分完,則數量相等;如果有剩餘,則數量就是相差1,幫助學生理解間隔數+1=棵數。從學生學習狀態、課堂交流來看,達到了本節課的目標,實現本節課的預期目的。

  本節課的還有很多足之處:

  1、學生回答問題不準確,甚至出錯,我覺得是老師組織語言不嚴密,問題的指向性模糊,備學生不太充分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學生有時一臉茫然,有時不知所措。

  2、課堂條理還需改進,有遺漏的環節,有強調不足的情況,也有不必要重複的話語。

  3、因擔心時間超時,在教學過程中,不予理睬學生的答非所問,而急於得到只符合老師想要的答案。

  有遺憾的課才是真實的課,才是更有價值的課。我會以每節課為起點,在需要努力的方面下功夫,需要改進的地方多揣摩,從一點一滴做起,使自己的課堂日趨完美,上得精彩,少留遺憾。

  《植樹問題》教學反思 篇2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教材將植樹問題分為幾個層次:兩端都栽、兩端不栽、環形情況以及方陣問題等。其側重點是:在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一種在數學學習上、研究問題上都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思想,同時使學生感悟到應用數學模型解題所帶來的便利。本課的教學,並非只是讓學生會熟練解決與植樹問題相類似的實際問題,而是把解決植樹問題作為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一個學習支點。藉助內容的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一定的思維能力。

  我所執教的是教材第117頁的內容,主要教學兩端都栽的植樹問題,這節課主要目標是向學生滲透複雜問題從簡單入手的思想。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因此在這節課時,我主要是運用這樣的教學理念:以問題情境為載體,以認知衝突為誘因,以數學活動為形式,使學生經歷生活數學化,數學生活化的全過程,從中學到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以此為基礎,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一、透過課前活動,以中央電視臺公益廣告為素材,讓學生感知植樹與數學的聯絡。二、以一道植樹問題為載體,營造突破全課教學重點及難點的高潮。三、以生活中植樹問題的應用為研究物件,引導學生了解植樹問題的實質。四、多角度的應用練習鞏固,拓展學生對植樹問題的認識。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這節課有以下幾點做得比較好:

  一、抓住《植樹問題》的數學本質,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

  因為現在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對孩子的,因此許多孩子都透過各種各樣的途徑或多或少的接觸過此類問題,甚至部分學生可能已經完全掌握此類問題。但是可以肯定還有許多孩子對此類問題還是感到陌生,畢竟我們的數學課堂要顧及每一位同學的發展。因此對於此類問題的教學因採用發現學習。透過孩子對問題的探索和討論逐步得到結論再用得到的結論回到生活中解決問題。例如在《植樹問題》中,因為課始瞭解到許多孩子已經接觸或聽說過,因此課的開始教師故意把問題複雜化,把路的長度拉長,在處理教材時我把例題中的100米改為500米。其優點是讓學生產生矛盾衝突,產生不同的結果,然後提出解決或驗證的方法,引導學生可以採用畫圖的方法,因為路太長,在畫圖過程中學生就會發現沒法解決。從而啟發學生可以自己選擇短一點的路來進行研究,圍繞問題解決過程中的中心環節,指導學生透過分析、比較、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積極探究和挖掘具體事物的數學本質,並最終將問題以數學模型的方式呈現出來,使複雜的問題本質化、簡潔化、一般化,從中尋找規律,再來判斷和確認課始的猜想或結果是否正確,最後方法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對這一類問題的解決就有了共同的程式與方法。而這對學生數學思想的培養,無疑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二、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體驗探究之樂。

  體驗是學生從舊知識向隱含的新知識遷移的過程。教學中,我創設了情境,向學生提供多次體驗的機會,為學生創設了一種民主、寬

  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如果說生活經驗是學習的基礎,生生間的合作交流是學習的推動力,那麼藉助圖形幫助理解是學生建構知識的一個柺杖。有了這根柺杖,學生們才能走得更穩、更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對數形結合意識的滲透。教學中我先激勵學生自己做設計師,根據不同路長的路設計植樹,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採用了畫線段圖的方式,交流時利用多媒體再現線段圖,使學生髮現植樹時準備樹苗的問題並不能簡單的用除法來解決。改變路長後,段數和棵數相應也發生了變化,緊接著提出問題:“你能找出什麼規律?”啟發學生透過現象發現規律,也就是栽樹的棵數要比段數(間隔數)多1。最後按照教材要求應用發現的規律來解決前面的植樹問題:500米長的小路,按5米可以平均分成100段,也就是共有100個間隔,而栽樹的棵數比間隔數多1,因此一共要準備101棵樹苗。這樣就把整個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展示出來,讓學生經歷這個過程並從中學習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三、關注植樹問題模型的拓展和應用

  植樹問題的模型是現實世界中一類相近事件的放大,它源於現實,又高於生活。所以,在現實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為了讓學生理解這一建模的意義,老師加強了模型應用功能的練習,本課練習有以下兩個層次:

  (1)直接應用模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課堂上,安排學生自主完成已知總長和間距求棵數、已知棵數和間距求總長的練習,讓學

  生從正反兩個方面出發,直接應用模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訓練學生雙向可逆思維的能力。

  (2)推廣到與植樹問題相近的一些問題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不同事件,如公共汽車站臺的事件,街道兩旁路燈的事件,都含有與植樹問題相同的數量關係,它們都可以利用植樹問題的模型來解決它,感悟數學建模的重要意義。以精美圖片的形式讓孩子們瞭解生活中與植樹問題相似的現象,感受數學的美。

  從本節課的教學效果來看,由於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生活實際,重視了數學思維培養,方法的滲透,預設的教學目標是順利完成的。儘管本節課有值得高興之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課堂上生成的資源,沒能及時的點撥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太少,因此生生交流不夠充分等。這些問題有待今後教學中引起重視並加以改善。

  《植樹問題》教學反思 篇3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不但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應用於生活的道理。比如:用排隊人數與間隔數的關係抽象出植樹問題中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係,既有趣味性又貼近學生的生活。

  教材在編寫時,都是給出路的長度,求間隔或棵數,但在練習時,很多題都是間隔數和棵數,求路的長度。避免上節課出現問題的同時我還針對上節課出現的問題對學生提出質疑,讓生生互評或師生互評,重點表揚大部分學得好的同學使每一個學生獲得參與的機會、培養學生探究精神體驗成功的感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

  本節課的主要目標是向學生滲透複雜問題從簡單入手的思想。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因此在設計這節課時,我主要是運用這樣的教學理念:以問題情境為載體,以認知衝突為誘因,以數學活動為形式, 使學生經歷生活數學化,數學生活化的全過程,從中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為基礎,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透過課前活動,以春季植樹為素材,從讓學生初步認識間隔,感知間隔數與棵樹的關係。

  二、以一道植樹問題為載體,營造突破全課教學重點及難點的高潮。

  三、以生活中植樹問題的應用為研究物件,引導學生了解植樹問題的實質。

  四、多角度的應用練習鞏固,拓展學生對植樹問題的認識。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發現單純的用規律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植樹問題,對學生有些難,所以我在課堂中重視規律更強調方法,注重學生獲取知識過程的體驗是學生從舊知識向隱含的新知識遷移的過程。教學中,我創設了情境,向學生提供多次體驗的機會,為學生創設了一種民主、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如果說生活經驗是學習的基礎,生生間的合作交流是學習的推動力,那麼藉助圖形幫助理解是學生建構知識的一個柺杖。有了這根柺杖,學生們才能走得更穩、更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對數形結合意識的滲透。直接例題匯入,引導學生可以畫圖模擬實際栽樹,透過線段圖的演示,讓學生充分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樹”之間的關係,就此向學生滲透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思想,讓學生自主選擇短距離的路用畫圖的方式得出結果。這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展了學生的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但是我感覺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師生間的溝通交流上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有時過高的估計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理解能力,造成站位過高的局面。今後的教學中要全面、深入的瞭解學生,充分做好更方面的準備。

  《植樹問題》教學反思 篇4

  《植樹問題》內容包括兩頭植、兩頭都不植、封閉情況下的植樹問題(一頭植和一頭不植)這三種情況。在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中,要向學生滲透一種在數學學習上、研究問題上都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思想.模型思想,同時使學生感悟到應用數學模型解題所帶來的便利。

  一、自主探索,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課前創設情境讓學生欣賞美麗的風景,引導學生明確要學習的內容,緊接著引出例題,探討植樹問題,不規定間距,同時改小資料,將長度改成20米。

  讓學生在開放的情景中,突現知識的起點,從而用一一對應的思想方法讓學生理解多1少1的原因,建立起深刻、整體的表象,提煉出植樹問題解題的方法。

  透過“以小見大”數形結合來找規律加以驗證,然後以例題展開,讓學生動腦、動手反覆驗證,最終總結出:段數+1=棵數。

  二、拓展應用,反映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植樹問題”通常是指沿著一定的路線,這條路線的總長度被“樹”平均分成若干間隔,由於路線不同、植樹要求不同,路線被分成的間隔數和植樹棵數之間的關係就不同。

  在現實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在學生已經自主地尋找到植樹中前兩種的規律後,我適時的提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植樹的情況呢?

  透過學生的舉例,讓他們進一步體會,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不同事件都含有與植樹問題相同的數量關係,它們都可以利用植樹問題的模型來解決它,感悟數學建模的重要意義。我並沒有就此罷手,而是讓學生找找生活中的類似現象,如栽電線杆,排座位,安路燈,插彩旗等,再一次讓學生運用規律解決形式各異的生活問題,使數學知識運用於生活。

  三、數形結合,培養學生藉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我讓學生根據示意圖用算式來表示出植樹的棵數,學生在列式計算的過程中,透過直觀的觀察初步感知三種情況:兩端都栽“棵樹=間隔數+1”,只栽一端“棵樹=間隔數”,兩端都不栽“棵樹=間隔數-1”。

  之後,再引導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思想,舉起左手,看指頭有五個,間隔就是四個,明白植樹問題的道理與此相似,再舉起右手比劃比劃,分析植樹問題三種不同的情況,即“兩端都栽”“只栽一端”與“兩端都不栽”,從而真正理解這三種情況下,棵數與間隔數的關係。初步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規律時,我採用數形結合的方法——畫圖解決問題,從而逐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一是學生沒有完全放開,思維還不夠活躍;二是對課堂的生成問題處理還不夠靈活,不能進行很好的利用。

  《植樹問題》教學反思 篇5

  一、遇到的問題:

  《植樹問題》是三年級第一學期教材數學廣場中的教學內容,也是二期課改中數學拓展性的知識。是曾經無數次被搬上?舞臺?演繹出了許多經典課例。因此在教學準備階段,我認真地研讀了很多課例,發現在諸多課例中,存在著這樣一個共同的特點: 任課教師都特別重視關於“植樹問題”的三種不同型別的區分,即所謂的“兩端都種”“只種一端”與“兩端都不種” 。普遍採用了“學生獨立探究(或分組探究)、反饋交流、教師總結”的模式進行教學。並將“三種情況”的區分以及相應的計算法則(“加一”“不加不減”“減一”)看成一種“規律”要求學生牢固地掌握,從而能在面對新的類似問題時不假思索地直接加以應用。 但是在這些課例的反思中,我又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特點,很多學生能找到規律但不能熟練地運用規律,不能把植樹問題的解決方法與生活中相似的現象進行知識連結。

  二、第一次試教分析:

  我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探究兩端都植的規律時安排了動手操作,想透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中,加深對植樹問題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關係的認識與理解。活動的設計是這樣的:

  出示一道開放性的題目:一條公路長( )米,每隔5米植一棵(兩端都要植),需要多少棵?讓學生自己確定這條路的長度,

  從而探究出兩端都要植樹時的間隔數和棵數之間的關係,要求是這樣的:設計:全長( )米,每隔5米,有( )個間隔,種( )棵樹讓學生獨立思考,畫線段圖,填表,彙報。本以為自己設計的教案考慮到了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生活實際,重視了數學思維培養,方法的滲透,是可行的,學生們應該是能夠掌握的。可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植樹”時還是躍躍欲試的學生們到“探究規律” 時一個個都像被打敗公雞,毫無鬥志與反應。勉強參與的總是那幾個平時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看來這樣的設計無法顧及全體學生的發展。沒有了學生的主體參與,何來思維的培養,主題的建構呢?我開始反思:為什麼學生不能找到簡單植樹問題的規律呢?為什麼缺乏參與的積極性呢?學生一臉的茫然。經過反覆的思考,我想到了我設計的探究活動有一定的問題,對於學生來說太抽象,太難了,自己確定長度時,要考慮到平均分還要分完,只給學生一條線段,他們不知道從何下手。我請教有經驗的老師們,自己又反覆琢磨,調整了自己的教學過程,從簡單入手的思想,使這節課主線更清晰明朗了,即從生活中抽取植樹現象,並加以提煉,然後透過猜想,驗證,建立數學模型,再將這一數學模型應用於生活實際。這樣能靈活構建知識系統,注重教學內容的整體處理。又能活用教材,對教材進行了整合和重構,讓資源啟迪探究。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讓學生比較系統地建立植樹問題的三種情況,即兩端都植;兩端都不植;封閉情況下的植樹問題(一頭植和一頭不植)。

  三、第二次試教分析:

  我把目標制定為:知識性目標:利用生活中的問題,透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髮現分的段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係,並能利用規律來解決簡單植樹的問題。過程性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從生活實際問題中發現規律,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讓學生掌握物體個數與間隔數的關係,課前我佈置學生去數一數路燈排列有什麼規律,初步感受物體個數與間隔數的關係,這樣首先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有所觀察,有所思索,有所實踐。既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做好課前準備,又能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價值。在教學過程中,我創設情景聘請學生做環境設計師,說明學校南牆邊有一段40米的小路,學校準備在路的一側種樹,按照每隔10米種一棵的要求設計一份植樹方案,並說明設計理由,擇優錄用。我先請學生估計產生不同的意見,此時需要驗證,怎樣驗證,學生想出不同的辦法,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操作中感悟,學生透過擺一擺,數一數,得出結果。學生的思緒一下打開了,最後出現了三種方案:第一種,兩頭都種,有5棵數。這樣可以讓學校有更多的綠色。第二種有3棵,頭尾都不種。因為節約成本。第三種有4棵。種頭不種尾;或者相反;又或者考慮樹的實際生長空間不夠,成本既不太高,綠色又不會太少。在這個環節,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初步感受植樹問題的特徵,這個時候我利用模具加以歸納、總結,形成規律。學生靠自己主動、獨立地完成所學任務,發現規律,發現特點,找到竅門,感到非常高興,記得牢固。

  但是問題又就出現了,在和學生開始列舉生活中有關植樹的問題的事情,然後運用學生自己發現的規律,解決插彩旗,儀仗隊隊伍的長度、走樓梯、鋸木頭等問題。為什麼學生能夠找到簡單植樹問題的規律“間隔數+1=棵數”“間隔數-1=棵數”卻無法運用呢?在發現規律與運用規律間缺少了怎樣的連結?

  四、第三次試教分析:

  首先,創設了情境,學生僅憑一次體驗是不可能全部達到繼續建構學習主題的水平。不僅需要向學生提供多次體驗的機會,而且還需要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共鳴的情境。在舉例過程中,比如手指之間的點段,座位之間的位置關係,並且還利用了“一刀兩斷”來說明鋸木頭的問題,讓我驚喜不已。學生真正的生活經驗是他們身邊熟悉的事物,這時的學生才會真正感興趣,才能夠產生共鳴,才易激發探究的慾望,讓活動化的數學學習有個堅實的基礎。

  其次,書上的例題直接給出了植樹的圖片,棵數、段數一目瞭然,不利於學生進行獨立的、深入地思考。如果在動手之前,再補充一句:根據題目要求,你想怎麼種?有幾種種法?畫一畫線段圖或者用手邊的東西代替樹擺一擺。再出示3種植法的圖片,學生證實自己的考慮是全面的。這樣的設計會使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藉助數形結合將文字資訊與學習基礎結合,使得學習得以繼續,使得學生思維發展有憑藉,才能使得數學學習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滲透

  五、反思:

  1、透過自主探索的活動,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我設計了很多需要學生自主探索的活動。例如:在創設情境、匯入新課的第2個小環節中“如果你是園林工人,你會怎麼種?”,讓學生自主探索出在一條路上植樹時,有3種不同的情況:“兩端都種”“兩端都不種”“只種一端”;再如:在自主探究、建立模型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自定路長和間距,透過畫圖的方法驗證“間隔數”與“棵數”之間的規律。又如:在最後聯絡實際,綜合練習時,我放手讓學生自選習題進行解答。

  2、滲透“以小見大”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新課程理念有個更具“與時俱進”的顯著特點是對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關注。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生想檢驗大數目時遇到困難,可引導透過“以小見大”來找規律加以驗證,讓學生透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與交流等活動。從而不失時機給學生滲透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為將來的後續學習積累更豐富實用的思想經驗。

  教學過程是這樣的: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頭都植的規律的探究方法後,讓學生分組自主尋找兩頭都不植的規律,學生透過自己動手畫,自己整理表格,很快就發現了其中蘊含的規律,產生了很強的成功感,同時也有了一份自信,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積極性。

  3、關注植樹問題模型的拓展和應用,注意反映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絡。

  《植樹問題》教學反思 篇6

  《植樹問題》一課蘊含了許多數學思想方法,但對這些數學方法的挖掘和處理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覺得這一課的數學思想方法主要是“化繁為簡”或者說是從簡單入手尋找規律,而這種方法在北師大版教材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而在人教版教材的編排上可謂“若隱若現”,因此我覺得我們使用人教版教材的課堂,應該充分挖掘教材教給學生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

  課堂教學中我安排了三個層次的探究活動,從實物操作到畫線段圖到類比推理,有效地突出瞭解決問題策略的重要性和多樣性。學生在課堂上也領略到數學智慧的奪目光彩,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透過本課的設計和實踐,我更迫切地感受到數學思想和方法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對數學思想和方法在課堂中落實的研究迫在眉睫。這也是當前數學課堂中存在的重要缺失,身為教研員更為向廣大教師傳播數學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性,並提出滲透數學思想,教給學生數學方法的有效措施。

  本課中為了突顯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和完整性,我把教材中原本安排兩課時完成的內容縮成一課時。而且在這一課時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學習、理解上,因此對於本課的知識點的處理上略顯不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