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後記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精選6篇)
教後記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精選6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後記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教後記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 篇1
這節課受到了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成功的原因,我覺得有這樣幾點:
一、對學情的正確把握。
學生對周恩來,對1910年的中國,對租借地的瞭解幾乎是空白。蒐集背景資料的話,毫無歷史知識的他們面對浩如煙海的資料,一定是茫然無措,無疑於大海撈針。所以我在課前佈置學生查詢“租界”的意思,這不光是理解了生詞,也等於對背景有了一定的瞭解。課堂上出現“租界”這個生詞的時候,我讓學生彙報,並給他們做翻譯“租界就是一些帝國主義國家憑藉著先進的武器和強大的國力,入侵到一些弱國,在弱國內劃定一些界限,作為他們的獨立王國,在裡面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並且不讓弱國的人到裡面去。”
等到重點研讀“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說理去!”時,學生有了對租界的理解做基礎,很順暢地悟出、讀出了伯父的心情。
到學習第七自然段時,讓學生談從“闖進”發現租界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時,學生自然答出“不讓中國人進入”,再追問學生:“你喜歡這樣燈紅酒綠、熱鬧非凡的租界嗎?”他們異口同聲回答:“不喜歡!”
之所以沒有出現一些老師所說的,學生說喜歡租界的笑話。正是因為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藉助“租界”一詞切入背景,透過讀伯父的話,談對租界的認識,讓孩子們逐漸感受到租界是在我們中國的地盤上,卻讓中國人沒處說理的地方。這也為感受租界裡揪心的一幕埋下了情感和認識的伏筆。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一個預習環節,一個詞語的理解,是教學設計從學生的認知出發的體現,同時也突破了“瞭解當時的社會背景”的難點。
二、朗讀和感悟的自然融合。
本課的重點是在閱讀中感受“中華不振”的事實,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如何讓朗讀和感悟的結合水到渠成是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課堂上探索的。伯父與周恩來的對話,我採用分角色朗讀的形式,問其他學生從他們的朗讀中聽出了什麼?這就是對伯父心靈的初次走入。然後重點研讀“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說理去!”時,讓學生談伯父說這句話時,什麼心情?學生說出無奈時,我追問“為什麼無奈?”學生馬上回答:“因為自己的地盤卻讓洋人做主,自己的國家,卻沒處說理去。”我就勢讓學生“請你把伯父的無奈讀出來!”當學生談到憤怒、擔心、沉痛等心情時,我也同樣用語言點撥,適時朗讀的方式,讓學生朗讀後感悟,感悟後朗讀。一次次走近伯父,抓住語言描寫感受伯父的心情,就這樣完成了。
第八自然段是朗讀和感悟的重點段落。讓學生透過一次次朗讀,感受婦女的可憐,洋人的可恨,巡警的可惡,進而感受“中華不振”的事實,走進周恩來的內心世界。“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首先是學生朗讀,接著是教師範讀,然後是想象婦女失去的親人是誰?並緊跟著進行引讀;“是啊,失去了活潑可愛的孩子,她一定悲痛欲絕,誰來給大家朗讀?”母親、姐妹、兄弟……孩子們想象能力很強,角色體驗也相當到位。之後又是突出“誰知、不但不、反而”等關聯詞語,學生齊讀。這樣一波又一波的朗讀,將對“中華不振”的感悟推向高潮。
三、迴歸原點:對識字寫字的重視。
直接入題時,師生共同書寫“崛”這個字,然後讓學生質疑和回答“崛起”的解釋,進一步理解題目的意思。讀生詞時,藉助學生的朗讀,用“你讀得很有節奏,這就叫鏗鏘。”“你們的聲音響亮、有力又有節奏,這就是鏗鏘有力。”兩句話將詞語的理解巧妙地融入生活和學習當中,不露痕跡。在讀到“只見人群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蹲在汽車旁邊;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時,讓學生用想象和聯絡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衣衫襤褸”,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得意揚揚”。
當學生緊握拳頭想揍洋人和中國巡警師,我帶著孩子們在田字格里面寫“懲處”,邊寫邊說:“一撇憤,一撇怒,一豎恨,公正何在,但是我們只能把這些放在心裡。”將形象記憶法、兒歌記憶法融入書寫的指導當中,同時又將學生的感受帶到詞語的朗讀和記憶中。這個環節是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相得益彰的典型細節。
《課程標準》對中年級的識字寫字的要求是: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不管是哪個年段,都不能忽略識字方法的指導,尤其要引導學生把漢字寫規範,寫漂亮,還漢字之美。
四、主線閱讀:對切入點的選擇。
根據課後習題“周恩來立下這個志向的原因是什麼?”,我引導學生從伯父的話中找到答案:“中華不振”,然後就以主線“你從哪兒讀出了中華不振”貫穿整堂課。遺憾的是我幾個預設好的師問:這是為什麼呀?生齊答:中華不振。卻沒有很好地實現。尤其在師引讀,男女生分別齊讀伯父的話後,問:這是為什麼啊?是對後邊幾次問答的鋪墊。在書寫“懲處”兩個字後,教師連續問:該不該懲處?想不想懲處?敢不敢懲處?然後教師痛心疾首地問:這到底是為什麼?學生齊答:中華不振啊!!! (教師順勢補充板書:!)這是高潮之處的助推和收束,我卻因為思路的中斷而丟掉了這個環節。
後記:
第二課時,在周恩來兩次說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時,我同樣安排了三次引讀,效果也很好。我還有意對魏校長的話設計了質疑的環節,來掃除文言文的障礙,然後品讀:好哇!為中華之崛起!有志者當效周生啊!讓學生透過對比,感受感嘆號和語氣詞的作用。在讓學生談哪些人要向周生學習時,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孩子們不光談到了周恩來的同學,還談到了婦女,巡警,圍觀的中國人,甚至談到了魏校長。我想孩子們的思維能夠如此發散,源於他們對課文的充分理解,聯絡上下文讀書的習慣已經養成了。
教後記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 篇2
1、“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學習。聯絡實際,用談話談到志向,引入新課。
2、老師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再進一步開發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3、從教學實際出發,將課件作為學生與文字交流、師生情感交流、協作的工具,創設學習環境的工具。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為學習語文奠定情感基礎。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讀寫結合,力爭將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到實處,鍛鍊學生的想象力、表達力,提高習作水平。
4、在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和課堂機智,應變能力。
總之,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我將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努力改正,對於本節課一些較為好的教學方法和經驗,我也會繼續沿用,並繼續多在教材的鑽研和課堂的調控方面多下功夫,不斷地實踐、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教後記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 篇3
本節課是辦公室的年輕老師們好學臨時點將讓我上的一堂課,作為年老的老師不好意思拒絕,於是就匆匆解讀文字,匆匆地進行教學設計,匆匆地拿著一本書,一支粉筆,匆匆地走上講臺。沒有書面教案(上課後憑著回憶補上了一個書面教案),更談不上課件,可感觸頗深,便作了如下記錄:
一、教材解讀
課文各層次之間過渡自然層層推進。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地裡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說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本課重點是在閱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是瞭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
二、教學思路
本文教學我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瞭解時代背景和周恩來生平;彙報預習時查字典學習生字、理解詞語的情況。解決難以理解的詞語:租界地、帝國主義、耀武揚威。
本課時的教學思路:
1、緊扣標題,打破順序,直奔主題
上課伊始,我首先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朗讀課題,以挖掘同學們的潛能,理解課題意思。接著,重點講解第三部分內容,透過反覆誦讀文中周恩來兩處以不同語氣所表達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鏗鏘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製造懸念,激起同學們的好奇心,使同學們追索:是什麼原因迫使周恩來有這等雄心壯志和遠大抱負呢?然後,再回過頭來學習第一、二部分內容。於是,第一部分提到的“中華不振”和整個第二部分這一全文中的重點內容也就不難理解了。如果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逐個串講,不僅耽誤時間,聽起來也索然無味。
2、朗讀對話,理解字詞,體會感情
(1)對第一部分內容中周恩來與伯父的對話部分加以重點指導,再現伯父當時悲傷與無可奈何的神情,以及少年恩來疑惑不解與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神態,同時透過理解詞語展示人物的神情,從而達到體會人物思想感情的目的。
(2)抓住“耀武揚威、得意揚揚、緊握拳頭、只是勸勸、哭訴、衣衫襤褸”這些詞語,朗讀第二部分內容,使租界裡洋人、巡警的醜惡嘴臉以及受欺凌百姓的形象躍然紙上,同學們也知道了周恩來因此而明白了“中華不振”的含義,和他立下了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志向的原因。
3、拓展文字,直面歷史,報國立志
課堂上為學生提供的一份租界背景資料,讓孩子們直面歷史,心海難平,心有所向,從心底深處喚起民族意識,萌發初步的報國之情。當孩子們讀到“這時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時,我說:“孩子們,此時此刻你是怎麼想的?你要為誰而讀書?為國家的什麼而讀書?”進行指名回答。有的孩子說:“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振興起來了,我要為國家的繁榮而讀書”;有的說:“我要為國家越來越興旺而讀書”;還有的說:“我要為國家達到世界最先進的水平而讀書”……同學們心潮澎湃,熱情高漲。
最後請同學們看課後習題中的“閱讀連結”,它是周恩來去日本留學時回到母校,給同學們寫下的有名詩篇。我讓同學們讀一讀這首詩,並和同學們討論發言,講一講這首詩的意思,學習前輩們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
4、講讀課文,抓住契機滲透寫作常識
即將總結全文時我說:“同學們,課文寫了三件事,哪一部分讓你感受最深?為什麼?它們又是用怎樣的過渡句連起來的?找到讀一讀。”讓同學們明白寫文章時,要注意前後連線,學會承上啟下,文章就會順暢,讀者就容易看懂。
教後記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 篇4
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授課之始,我和孩子討論了一會兒為什麼而讀書的問題。結果學生的發言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說:“為了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來讀書的”,有的孩子說:“為了上大學來讀書的”,也有的孩子說:“為了找好工作而讀書”。當然,也有學生說:“為了當科學家而讀書的”,引來了孩子們羨慕的目光。
我相機引導孩子要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樹立崇高的理想。“志當存高遠”,只有從小就樹立遠大的理想,從小立志學習,長大了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做一個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人才,造福於人類,才是孩子們讀書的真正目的。緊接著,激發孩子興趣,引導孩子走進了偉人周恩來總理的少年時代。
興趣是孩子們認真學習的動力。透過與學生的對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每個孩子的內心的真實想法,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這次問答中,既培養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而且此話題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利於學生進行真實表達。相比於平時嚴肅認真的授課模式,在這種無拘無束的談話中,老師真正瞭解了學生的思想,才能對學生進行相應教育,也有利於日後個別教育。另一方面,這次談話也激發了學生了解主人公周恩來總理的興趣,這對孩子們閱讀文章內容,感悟全文主旨作了很好的鋪墊。
匯入的方式千變萬化,只要能真正激發孩子的興趣,我們就應該積極採納,讓孩子不斷進步。
教後記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 篇5
今天我上了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本組單元目標也主要是感受名人成長的故事,因此,這篇文章最主要的任務應是感受少年周恩來偉大的志向與開闊的胸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圍繞周恩來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個志向的原因是什麼展開故事,作者以陳述事實的語氣,滿懷對周恩來的敬愛之情,透過人物的對話,帶領我們真實而具體地走進了一個有理想有志氣的中國少年的內心世界,感受到了一個偉大人物從小就有不同凡響的心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整篇課文教學,在本課時我主要是圍繞“中華不振”這部分組織學習。具體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遵循閱讀規律,整體解讀文字。
本篇課文從內容上看,涉及很多方面,諸如:瀋陽的繁華、熱鬧;街道上燈紅酒綠;伯父的擔心與提醒;周恩來的不解與困惑;中國婦女的悲慘遭遇;周恩來的思考;周恩來令魏校長為之一振的胸懷和報負。這些看似沒有聯絡的場景與事件背後卻有著一條內在的隱線,即:中華不振。這一切都是對“中華不振”的最好註解。研透“中華不振”又是學習“中華要振”的基礎,研透了“中華不振”,學習“中華要振”就能水到渠成。因此,在教學中,我遵循閱讀的規律,以讀為本,從整體感知入手。透過“有一個詞語和“中華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請同學們到課文中去找一找。”引導學生抓住了“中華不振”這個詞,最後又讓學生再讀課文,自讀自悟,劃出反映中華不振的詞句,並說說從這些詞句哪些方面看出 “中華不振”。學生們的回答是精彩紛呈的,他們把課文中每一個能看出“中華不振”的句子都找出來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已經走進文字,對“中華不振”有了較深刻的思考。這樣的教學,從整體感知的初讀到自讀自悟的再讀;根據不同要求採用了不同讀的方式,既關注了讀的層次,又給學生提供了充分感知文字的讀的時間。
2、深入重點研讀,進行語文實踐。
對這麼多的內容,我不面面俱到,四面出擊,而是引領學生進行聚焦,重點引導學生研讀了伯父的話和中國婦女受到洋人欺凌卻得不到中國巡警的保護這兩部分內容。特別是中國婦女受到洋人欺凌卻得不到中國巡警的保護這件事,是本文的重點,它暴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中華不振”。這樣處理,點線面結合,既有線上的“序”,面上的“廣”,也有點上的“深”。
在導讀“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就糟了,沒處說理去!”這一句時,讓學生透過讀悟,體會伯父的複雜心情,引導學生讀出了“無奈”,讀出了“擔心”,讀出了“憤怒”,讀出了“沉重”……這些感悟雖然不同,但都源於“中華不振”,這樣的導讀,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另外在研讀“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但是,在外國租界裡,誰又敢怎麼樣呢?”這個重點時,更是運用導語創境的手段:“這位婦女的親人可能是他相依為命的丈夫——,這位婦女的親人可能是他白髮蒼蒼的母親——,這位婦女的親人如果也是你的親人——。”其次,還引導學生關注語言,如在讀悟時,把“原指望,誰知,不但不,反而”,這幾個字加粗後,讓學生再去讀讀,有什麼不同。把讀與語言形式、內容、情感的感悟結合起來。
一節課下來,我滿懷激情,學生情緒時高時低,故而在課堂節奏的把握還不夠,另外, 感覺自己有些急躁,以至打斷學生的思維。個人語言反饋有待加強。
教後記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 篇6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裡受洋人欺靈卻無處說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
根據本課學習目標,我把學生的自主探究與教師的適時引導有機結合,把知識點透過各種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使教學過程零而不散,教學活動多而不亂,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拓寬視野。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一、結合學習內容,確定指點路徑,引導課外延伸。
語文的學習過程是學生自主、自求、自悟、自得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學生主動學的過程,課堂教學的著眼點應該是指導學生學,這樣學生才會學,那麼課堂上教師就應少講。按照葉聖陶先生的說法,是講學生讀不懂的或體會不深的地方,即指點路徑,引導課外延伸擴充套件。正所謂“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所以像本課這類傳統題材的課文由於敘述故文內容遠離現代兒童的生活時代,就需要我們花時間給學生提供相關資料,用簡短的文字延伸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從中瞭解周恩來少年立志的原因,領悟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因此,我想到了《新課標》中提到的多讀書、讀好書的必要性。
二、結合學生認知,注重情感教育。
拓展本文,直面歷史與現狀,引導學生立報國之志,若僅限對“中華不振”的理解,僅限對周恩來少年立志而欽佩,那本文的教學目的尚未達到,讓學生從心底深處喚起民族意識,在行動中努力落實,才真正達到目標。所以讓學生將課文內容與現實結合起來,並透過談讀書的目的,激發學生報國之情,在幼小的心靈中根植民族情感。
三、透過自主學習合作,提高學習能力。
四年級學生在學習語文方面,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
的能力,在學習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積澱,他們能夠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語文學習。結合學生的閱讀心理,加強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使課內外語文學習緊密聯絡,才能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所以在本節課中設計的討論和議一議就達到了此目的。
四、透過綜合性學習,汲取營養。
語文教學必須與生活相聯絡,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只有注重語文綜合性學習才有利於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有助於語文素質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