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9篇)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9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

  今年,我首次教學新課改的二年級語文,我發現二年級的識字量特別多,寫字量也特別大。二年級上期就要會寫350個字,除此之外還要會認450個字。

  鑑於識字量之大,因此,在每節課前我都要求學生預習,但是我發現這樣預習的結果是好的越來越好而差的學生卻越來越差。因為那些好的學生他們會很自覺的按老師的要求的要求去做,一般也會做的很好,而那些比較差的學生,一般都是父母不在家裡,根本就沒有人輔導他們,於是預習變成了一紙空文,第二天,什麼也不知道。字不會認讀,課文也就無從下手。那些預習了的學生就會情緒高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他們卻只能坐在那兒一言不發。這時如果不注意到這群孩子,長此以往他們就會越來越差,跟不上其他同學的腳步。我採取的措施是在上課提問的時候多請這些孩子,但是也存在這樣一些問題,經常請這些不能回答問題的孩子而忽略了那群想竭力表現自己的好學生,也是不行的,太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了。於是,我又想了一個辦法,每一堂課剛上課時,我就宣佈我會在這節課檢查完預習之後請一位同學來回答問題,而問題就是剛才大家認的所有的字,如果到那時還讀不到,再給以小小的懲罰。這樣以來,學生們的積極性被提高了,每個孩子的心裡就像揣了一隻小兔,他們是既希望被老師點到又怕被點到。於是在一般情況下我都會請中下游的學生來回答這樣的問題,偶爾也請比較好的。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那些在家裡沒有預習的學生能夠在老師檢查別的同學的時候,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裡認識儘量多的漢字。以此來縮短與其他同學之間的距離。

  僅僅是在認字這一點上還遠遠不夠,因為接下來還有比認字更艱難的事情,那就是讀課文。我發現二年級的課文比我小時候讀書時記憶中的要長的多,例如二年級上期的第八課《難忘的一天》,講的是一位小朋友給鄧小平爺爺表演計算機操作的經歷。全篇課文整整六個自然段,三百多字,不認識的字多達34個,對於一個不識字的大人來說在短時間裡會認這些字,並且將這篇課文讀通順,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是一群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呢!於是,我就想如何把難度給孩子們降低。我把孩子們分成四個小組,再根據課文段落的長短和每個小組的實力來分派任務,比如第一組的同學就負責讀一二自然段,將這兩個自然段讀熟,讀流利。然後四個小組來進行比賽。比賽的內容一共有兩項。比賽第一項,看哪個組的任務完成的最好,第二項,看哪個組的學另外三個組學的最好。這樣孩子們個個情緒高漲,鬥志昂揚,都想戰勝別人,最後評出的冠軍小組就當小老師,來教全班的同學朗讀課文。

  除了認字以外,需要會寫的字也比較多,平均每課都有8個字要求會寫。如果想要學生個個都不落下,就必須得課課清,每篇課文結束以後都要進行聽寫,有錯誤的還要進行二次甚至三次聽寫,這麼以來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那怎麼辦呢?於是,我開始仔細調查和統計我班上學生的家庭情況,將他們進行歸類。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有家長在仔細認真的輔導孩子,當然這僅僅是很少的一部分。一類是有家長,也有能力,但是卻疏於對孩子的輔導。另一類就是家長或許在外打工,或許沒有能力輔導的。對於第二類的孩子,我主動和家長聯絡,取得家長的支援和理解,同時讓他們明白這樣做對他們自己的孩子有多麼的重要。當然,一個電話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給孩子們施加壓力,這樣,從兩方面入手,效果就會好一些,可以把一部分第二類的孩子轉化為第一類的孩子。對於第三類的孩子,就將他們分派給第二類和第三類的孩子。這樣以來,可以讓我從煩瑣的聽寫字詞中抽出時間來,思考其他的問題。

  我認為學生的座位是可以隨時調整的。在每個學期的開始我們老師往往會很費精力的去編排全部學生的座位,既要考慮學生的高矮還得考慮學生的紀律以及學生的視力等情況。真是煞費苦心,有時往往是顧此失彼,經常覺得是不能做到盡善盡美,非常遺憾。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如此,因為學生的情況是在不斷髮生著改變的,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隨時調整學生的座位。例如在剛開學的時候,我會考慮要先整頓好全班的紀律,於是會在紀律性較差的同學中作重點調整,例如將紀律較差的同學調整到比較醒目的位置,並且將他們岔開,周圍都安排一些自制力較強的學生。在期中的時候我會考慮全班的綜合情況而進行適當的調整,例如將學習好的學生和中間的學生調在一起,中上的和比較差的調在一起,讓他們在學習的同時還能幫助別人。而在期末的時候又會在學習比較差的學生中作適當調整。例如,將特別差的同學安排在一起,中間的調整到一塊兒,這樣便於老師的分層管理和指導。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作業安排和輔導。

  以上就是我在這一期多里在二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點反思,也許它會顯得非常稚嫩,只有在以後的實踐中繼續完善。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2

  一、注重朗讀訓練

  以學生為本,以讀為主線,採用欣賞性的朗讀,品嚐性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欣賞到美麗的秋天,感悟到秋天的快樂,在課堂上讓學生的朗讀充滿了詩意。朗讀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有個別讀、齊讀、賽讀、自由讀等,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秋天的美好。

  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課堂上我能大膽嘗試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比如在教學二、三、四自然段時,讓學生自由分組,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並在小組中讀讀,還要說明自己喜歡的理由,雖然低年級這樣的教學方式不是很好操作和把握,但這樣的設計為學生創作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培養他們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

  語文課堂上既要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受到情感的薰陶,也要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課文大量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疊詞的運用將秋天的美人格化、動態化、具體化。課堂上透過自覺朗讀、動作演示、觀看動畫、遊戲對話的環節,讓學生感受比喻句和擬人句的生動形象特點。在疊詞和比喻句的訓練中不僅僅侷限於課文中出現,還延伸到課外,發掘學生潛在的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也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創造力,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豐富了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

  四、注重多媒體課件的運用

  多媒體輔助教學應用得當,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像開始的字詞認讀遊戲以及讓學生在音樂的渲染下欣賞秋天的美景,整體感知秋景。後來動畫演示樹葉“紛紛揚揚”地飄落過程,讓學生直觀形象的感受課文內容,既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又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3

  這篇課文用簡潔、生動、準確的語言介紹了曇花的特點以及“曇花一現”的含義。透過課文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曇花的特點,初步瞭解“曇花一現”的含義,深入理解“曇花一現”的比喻義。同時,透過閱讀課文,學生可以初步感受抓住特點來寫植物的寫作方法,並透過課外實際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抓住特點向大家做介紹,以此瞭解更多植物的特點,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多姿,進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一、教學效果:

  反覆讀課文,達到熟練。畫出描寫曇花特點的詞句,與小組內的同學相互交流、積累,然後指名彙報。彙報時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好比喻句“那裡天氣特別乾熱,白天的太陽就像烈火一樣。”擬人句“當夜晚來臨,花蕾便靜悄悄地開放,發出淡淡的清香。雪白的花朵,在月光下顯得非常素雅,就像亭亭玉立的美女。”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認識曇花,理解成語“曇花一現”的意思,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讀有所感,學有所得。以一篇帶多篇,拓展閱讀,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讓學生自主提問,合作解釋,培

  養學生初步的問題意識和探究精神,讓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樹立自信心,進一步感受閱讀的快樂。能提出問題的學生對問題的答案已經心裡有數了,經過討論,其他沒想到這些問題的學生也可以對文章內容有更深刻的認識。上面問題中學生沒提出來的問題,由教師以疑問的形式提出來,集體思考解答。

  二、成功之處:

  這篇課文用簡潔、生動、準確的語言介紹瞭解曇花的特點以及“曇花一現”的含義。透過課文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曇花的特點,初步瞭解“曇花一現”的含義,深入理解“曇花一現”的比喻義。同時,透過閱讀課文,學生可以初步感受抓住特點來寫植物的寫作方法,並透過課外實際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抓住特點向大家做介紹,以此瞭解更多植物的特點,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多姿,進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課堂教學就是一次語文實踐過程。本著“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念,根據“自主、合作、應用”的原則,課堂上,將自主感知、合作交流相結合,從詞句入手感知曇花的特點,理解“曇花一現”的含義,進而體會抓住植物特點來寫的寫作方法。

  三、不足之處:

  三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但在理解能力上還稍差些,對課文中知識性較強的詞語,如:花蕾、素雅、顯赫、消逝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些都是教學中的不利因素。

  四、改進措施:

  這個學段的孩子都有好奇心、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他們會對課文有著很強烈的求知慾,將課外閱讀引進課堂,再由課內引向課外,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開闊學生的視野。這是教學中的有利因素。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4

  一、讀中品味,理解感悟

  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洋溢著對泉水的讚美之情,是一篇學習語言、情感薰陶的好材料。因此,本節課的教學做到以讀為本,讓學生透過各種形式的讀(自讀、師生合作讀、生生合作讀、小組合作讀、齊讀、男女生賽讀課等),去體味課文的語言美,感受泉水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樣,透過一遍一遍地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源源不斷、清如明鏡、甜似甘露、美同琴聲的山泉一路潺潺地流淌著,一路歡樂地歌唱著,它樂於助人、樂於奉獻,它為能幫助別人而快樂、自豪、幸福。同學們喜歡泉水嗎?”讀後還讓學生圍繞“是否讀出了泉水的自豪、快樂”進行互相評價。在學生互動交流、互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抓住時機進行點撥,使學生的閱讀感受由表層趨向內部,感悟泉水的奉獻之美。對有感情地朗讀進行有效的指導。最後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達到了審美的情趣。

  二、自主學習,以學定教

  教學本課的時候,根據語文教學的特點,先讓學生在充分自讀課文、熟悉課文的基礎上感悟理解課文內容,然後以學定教,因勢利導,採用師生合作、自主學習等方式,解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讓學生注意學習夥伴給提出的問題,再指名讀學習夥伴的問題,然後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討論,充分發揮師生雙方互動的主動性,鼓勵學生大膽採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依據課文語言特點,將自己的情感與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融在一起在讀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能適時地給予點撥、引導、調控,使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愈加高漲。

  三、重視積累,靈活運用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要注重感悟、積累和運用。小學閱讀教學,不僅指導和訓練學生理解語言而且必須指導和訓練學生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

  本課所描繪的畫面很美,課文的語言文字也很美。本節課的教學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透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如“火紅的杜鵑花”、“美麗的身影”、“明亮的大鏡子”、“靜靜的山谷”等詞語。在此基礎上還透過說話、寫話練習,引導學生進行了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靈活運用課文裡的語言,在運用中積累語言。從而,使學生體會到運用語言的方法和積累語言的樂趣。如在課的結束階段,讓學生展開想象,仿照課文說說寫寫“泉水流到(什麼地方),(遇到了誰),泉水說:“()。”促使學生學習的遷移,為學生思維、語言的發展提供機會。

  總之,這節語文課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讀代教,讀中有恰,讀中有想的教學理念,既上得紮紮實實,又有新意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5

  經過研究新課標,我獲取了點滴的教學經驗:

  一、學生在“玩”中學語文,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在識字方面,這一學期學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比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為最有效的識字方法。

  二、在寫字方面,我把寫字當作美的鑑賞物件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強調學生把字寫得正確、工整、規範、漂亮。

  三、在閱讀教學中,我反對無目的多讀,強調有層次的讀書。

  初讀,將課文讀正確,整體感知全文;再讀,將課文讀流利,理解課文中詞句;研讀,將課文讀出感情,談獨特的理解與感受;練讀,將課文讀入心,積累語言文字。在不同層次的讀中,教師同樣鼓勵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挑出有價值的問題共同討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等等。這些頗有趣味的方法不僅能有效地完成閱讀教學任務,還能促進學生樂學、愛學語文。

  四、在學生學習能力形成方面,提倡學生積極參與各項語文活動,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尊重他人。

  我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

  在探求語文教學程序中,我力求將“講堂”轉變為“學堂”,將機械重複的練習轉變為生動活潑的遊戲,讓學生充分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為他們語文學習的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儘管是“玩”中學語文,但我們決不是追求形式主義。這裡倡導的“玩” 是一種形式、一種途徑,“玩”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語文,培植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以上是我的一點收穫,但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求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6

  這篇課文旨在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在幼小的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從老師設計的教案看,初步達到了這個教學目標。在指導書寫方面,可以把生字的掌握要領再詳細些,這樣對學生們寫好字的要領掌握的更詳細些。

  在讀中感悟詞語的意思,抓住了識字教學。對關愛他人有一定的感受,效果很好。

  在指導書寫方面,可以把生字的掌握要領再詳細些,這樣對學生們寫好字的要領掌握的更詳細些。

  對子(對聯)是漢語言的精華,說對子、寫對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我們的兒童就生活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之中。儘管他們還沒有正式學過關於對子的知識,但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已有了一定積累。因此,在設計課的進入時,考慮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做到了向課前延伸。這既有利於溝通課內外聯絡,又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對於相對的詞句讓學生多練習讀,透過多種形式的讀,理解幾個生疏和重點的詞句的大意,試著運用到句子里加深印象會很好的。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7

  我執教的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識字課(識字六)。本課是圖文聯絡,詞串組成的韻文。教學中不要在理解上多花時間,而要在反覆誦讀中把識字,理解詞語,認識事物融為一體。反覆誦讀中,把學生帶入想象鄉村夏夜意境,引起學生的遐想。剛從課堂上走下來的我,仍然充滿了激情和自信。回想起和學生真心交流的四十分鐘,靜靜回味學習過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維的火花,我仍然激動不已。現在,我將結合本課的教學環節,談談我想體現的教學思想。

  一、創設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新標中指出: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放在首位。要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這樣,學生樂學,便會積極投入其中。於是,我創設了愉悅可持續型的氛圍,小朋友,春天過去了,什麼季節到了?喜歡嗎?

  咱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識字6,就是描寫夏天晚上的景色和有趣的故事,想學嗎?這樣學生主動地學習,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了基礎。

  二、趣味識字,培養學生

  1.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是探究者,體驗者,發現者。我努力讓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過程,成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過程。透過我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有所發現和收穫,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讓學生在輕鬆、寬鬆的氛圍中學習探究,體會了主動探究、合作探究的快樂。學生體驗了成功帶來的喜悅,同時識字能力進一步提高。

  三、還學生真正“讀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樣的朗讀中發展語言。

  1.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多讀書,多思考,多交流,多表達。

  2.讀書指導具有層次性。

  3.質疑問難,培養創新精神。

  4.讀書形式多樣。有自由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打亂順序讀,小組比賽讀等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8

  《歡慶》是小學二年級語文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本篇課文以一首小詩的形式來讚頌祖國,描寫為祖國媽媽慶生的場景。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學生的教學重點,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我針對低年級的教學要求,在課堂中安排了帶拼音識字,詞中識字、文中識字、指導寫字的環節。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所以在進行指導學生識記課題中的生字時,採用自主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好辦法記一記,並進行全班交流,交給學生識字方法,做到靈活識字,從而培養他們的識字能力和識字興趣。

  在課文的教學中,我抓住幾個重點句子和詞語,讓學生在朗讀感悟中體會為祖國媽媽慶生的喜悅之情,例如重點體會“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這一句話,透過反覆的朗讀和課件圖片的直觀觀看體會其中的熱鬧場景。在指導朗讀中透過教師範讀、小代表朗讀等多種形式來引導學生讀書時讀出感情。

  課堂中,我一直努力創造一種民主的氣氛,時時與學生對話,鼓勵激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在學生有了良好的表現時及時鼓勵,當學生在課堂上遇到困難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透過熱愛和尊重學生的行為,創造出寬鬆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產

  生最佳的學習心態,輕鬆愉快地參與學習

  總結本課的教學,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應該更深入一些,讓學生的朗讀效果更好。此外,應該加深自身的學習和能力的提升,力爭在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做到遊刃有餘,為學生做好表率。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9

  《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多麼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該如何讓學生來讀呢?讀得入情、讀得有滋有味呢?這次教學活動中,我注重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和朗讀。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閱讀的基本要求“注重情感體驗”,教師應做到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我在教中注意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言語能力。在理解詩文時,我首先提問:“十三億孩子”指誰?理解在祖國媽媽面前,每一箇中國人都是祖國媽媽的孩子,包括你我。隨後我讓學生劃出誰送禮,送了什麼禮物,我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問

  (1)田野會送上什麼果實?(2)你聽到小鴿子說什麼呢? (3)你聽見大海會對我們高唱一首什麼歌曲?(4)同學們,觀看了這令人激動的場面,你們心情怎樣呢?(高興、激動、興奮……)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不斷引入來自社會,來自大自然的活水,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在本課教學時我就力求構建一個開放的課堂,這也是新課標倡

  導的理念之一。本課實現了三個“開放”:

  1.向課前開放,讓學生收集有關國慶的資料,這樣做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

  2.向課內開放。詩歌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象離城市中的學生生活比較遠,學生理解上有一些困難,因此課前我收集了相關圖片、影片資料以課件的形式出示,這樣既能拓寬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展開想象,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僅侷限於課堂之內。透過形象的視覺觀察、美妙的配樂享受,漸入佳境後,學生讀起課文來聲情並茂。

  3.向課後開放。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聯絡自己長假中的所見所聞,說說“人們是如何歡慶國慶的?”學生剛過節日,正是記憶猶新的時候,所以發言十分踴躍。有的說:“我看到我們小區門口掛了橫幅,掛了紅紅的大燈籠。”有的說:“我看到街上、商場里人很多很多,好多地方插了彩旗。”我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板書詞語,如:“張燈結綵、煙花綻放”等等。這樣“讀說”結合,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得到紮實的訓練,同時促進了學生對課文詩歌的語言感受和內化。

  這節課中,我在指導朗讀這一塊,做的還是不夠到位的,我是標好後指導學生朗讀,應該讓學生透過對文字的理解,讀出情感。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改進,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做一個智慧的語文教師。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0

  本節課的重難點:朗讀與想象結合起來,以讀為主,讀中想象,讀中促悟,體會國慶喜慶歡樂氣氛,從而達到背誦的目的。

  我主要透過以下環節突破的,還需有很多改進和加強的地方。

  1、在學生說出初讀收穫後,先學習第二句詩,為學生感受十三億孩子歡慶祖國的氛圍,充分的朗讀,相機出示國慶60週年的大典場面,創設情境然後刨根問底,激發學生激動情感。

  2、 情感得到渲染後,再學習第二句,讓生想象讀(閉眼聽聲音、看圖片),師生接讀,讀中促悟。感覺在學習“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時,教師指導有些侷限,應讓學生超越文字對“金黃”有更深的理解,“金黃”不僅是一種顏色,更是一種豐收的象徵。

  3、 課堂接近尾聲時,設計讓學生展示為祖國媽媽準備的禮物時,由於時間倉促,沒有珍視學生的言語智慧,在整堂課感情基調達到高潮時,教師卻欲言又止,處理不是很恰如其分,如果將學生有代表性的禮物貼在板書的旁邊更能輔助背誦,這本是我的設計意圖。

  日後要更加合理安排課堂時間,課前要很好的預設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提高駕馭學生的能力,特別是教師的一些過渡語、評價語要非常的及時,努力創設開放有活力的課堂。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1

  本節課的重難點是:識字寫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從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在實施教學中,學生能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形聲字特點、字義、換偏旁)來識字。由字到詞,然後在課文中分層認讀生字,達到識字的目的。

  但是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1、學生在輪讀課文展示中,邊讀邊讓其他學生記住裡面

  的好詞好句,得到收穫的同時,解決課前提出的問題,求同存異。之後,再讓學生通篇讀一次課文,整體感知課文,效果會更好。

  2、教師應讓學生多觀察字的間架結構,最好在黑板上引領示範,這樣執筆姿勢和運筆學生會一目瞭然。這樣才能把字寫整潔、美觀。對於本環節的實施教師很不滿意。需要補充教學。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功,一要堅持寫字姿勢,執筆方法的指導;二要循序漸進進行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的書寫指導,直到每個學生寫的正確、端正。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2

  今年我擔任二年級班主任及語文課程。我們班有50個學生,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50個人一個班班容量很大。聽校長宣佈後,我心裡著急很擔心,我就在想,我是不是能把這個班帶好,我是不是能把語文教好。

  要帶好一個班首先是抓好紀律。現在的孩子都活潑好動,教室裡總是亂哄哄的,我強制性地禁止孩子不要說話,認真學習可是收效甚微。我想教改不是要求少批評多表揚鼓勵嗎?我為什麼不用呢?再次孩子都亂說話時,我就樹立榜樣,誰誰真乖,沒有說話在認真學習;誰誰進步了,這次沒說話;誰誰真是一個遵守紀律的好孩子。紀律是學習的保障,沒多久,班級紀律果然好多了。

  紀律有了保障還是不夠的,學習還應養成習慣,首先我從寫字入手,本班學生有一個缺點就是書寫錯誤較多,原因是書寫隨意,不講格式,作業做完了就可以了,從不檢查,針對這種情況,我注意強調書寫格式,並要求寫得慢些,寫得工整,讓我看時針對孩子寫的字,給出針對性評價。書寫太不工整時,一律重新做過,過了一段時間,書寫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錯誤還是較多,於是我在班上宣佈了這樣一條規矩,如果五次連續全對又工整,就發獎品,這樣激發了好學生的興趣,一部分學生是懶習慣了,對此無動於衷,怎麼辦呢?當然還有辦法,每天作業錯了改三遍,再到我跟前背才算過關,慢慢錯誤少了。

  50個人不可能一個一個過關,也不可能不過關。二年級孩子小,背得快,也忘得過,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一課生字讓他們背三遍。第一遍,先同桌交換背,再給組長背,接著第二天再複習一遍,老師提問背,最後聽寫一遍。孩子多就要充分利用小組長的主動作用,除了平時給組長背外,還讓組長幫著看作業。二年級孩子較小,由於年齡特點,也不會太認真,然後我就先讓組長看,再讓我看,持時我就會注意哪個小組看得就沒有出錯,及時表揚小組長,其他小組長就會認真一看。

  二年級學生應該有一個主動學習的良好好習慣了。孩子們年齡特點也不會主動去學習,我就幫產製定了一系列步驟,每一課都要先背一類生字,生字背完了寫兩遍。寫完之後,可以先用字典查一查二類生字的組詞、字義等,對二類生字有個初步的瞭解,在講二類生字,孩子們可以說很多組詞。孩子們會覺得自己很棒,下次肯定會更認真查。學習完二類生字就開始讀課文,讀文就要標段,回答課文後的問題。在講課之時,讓孩子有話可說,學完課文,孩子們就可以做練習冊了,做完練習冊可以看看課外書,可以在固定的時間把你看到的故事講給全班學生聽。孩子們沒有主動性,我就幫孩子制定好步驟,即使你不佈置,孩子們也會按照步驟一步一步做。

  這是我一個月來的一點收穫總結,但是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找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3

  新課標“倡導對文字的個性化解讀,尊重學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導學生的感悟體驗。”因此案例中,教師讓學生潛心會文,充分與文字對話後,談談對春天的感受。當一個學生從文字的字裡行間感受到“春天是活潑的”,教師並未急著去談其它的感受,而是在肯定其會讀書,會思考後,便鎖定“活潑”這一感受,讓學生繼續深入思考,激發想象。這一引一撥,孩子所展示的思維空間竟是如此的廣闊。想象是如此的豐富,假如沒有這一環節的停留、挖掘,學生只是膚淺、走馬觀花似的多元解讀,那麼課堂上情感迸發的鏡頭也就不復存在了!

  學生在課堂上的靈性飛揚,還有賴於教師所營造的一種自由寬鬆的氛圍。新課標所倡導的民主平等的對話,讓學生從各種束縛、禁錮、定勢和依附中超越出來,在師生、生生互動的對話過程中,學生充分展開了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接觸。基於此學生才會在課堂產生“我也來說說”的大膽想法。當學生產生這些想法,教師除了大加鼓勵,還可幫其“扶上馬,送一程”,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愉悅。

  新課標強調要努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語文教育資源,豐富學生的語文實踐,拓展學生的語文空間。《找春天》一文語言優美,充滿詩意。學生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把春天說得更美麗,不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充分利用文字來拓寬學生寫話的空間。由此可見,教材不應是碼頭,而應是航船。

  一直以來,課堂上只有一種聲音,老師講,學生聽,似乎天經地義。而教師的講是按照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願來設計的。新的教學模式讓教師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相信學生的潛能,把課堂還給孩子”才是素質教育真正的內涵。今天的課堂上,我聽到的是多麼富有童趣的聲音,這聲音源自孩子們獨特感受,這聲音源自孩子們的豐富想象!我感受到他們智慧火花的碰撞,在碰撞中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展示了學生的潛能。學生極富創意的發言使我認識到:今天的兒童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認識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都不容小視。在課改的今天,學生勇於挑戰的個性正漸漸地嶄露頭角。在充滿想像和夢幻的兒童時期,充分發揚孩子們的個性,引導他們想像,才能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燃起一盞難以熄滅的明燈。

  過去,我們的語文課程過於封閉,過於注重語文知識,把學生定格在語文書本世界裡,與其他學科及生活、社會缺乏聯絡。語文學科必須從封閉走向開放,學科本位的現象必須改變。在課改教學活動中,看到有的語文課變著花樣滲透各種活動,熱鬧非凡,不管課文的體裁與內容是否適合,也不管知識是否落實到位。我認為,融合也好,溝通也罷,語文課不能脫離其根本,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裡學語文、用語文。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了小學生必背的70首古詩,在課改實驗中,我將古詩的背誦與學生認字結合起來,旨在透過課外自主地學習古詩,達到促進學生認字的目的。熟知學生卻將古詩與所學課文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且比較和諧。它讓我認識到兩點:一是課標中所提倡課內老師的指導與課外自主的學習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條重要途徑,二是要重視語言的積累。積累,是表達的基礎,是語言材料內化為個人語言儲備的過程。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4

  今天我執教的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13課《坐井觀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透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

  首先是對“無邊無際”這個詞語的理解。首先讓學生想象天有多大,在讓學生說說無邊無際的( )拓展思維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天很大,無邊無際。在此基礎上回到文字,”我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想下來找點水喝“讓學生說話,說說小鳥也許飛過哪裡。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回答的十分精彩,小鳥也許飛過高高的山,大大的城市等等。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

  然後是對寓意的理解。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實現,關鍵在於寓意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還是老師給學生的。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完成這一目標時,我著重抓了以下幾個方面:

  1、抓青蛙說的“我天天坐在井裡,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天天”“一抬頭”藉助青蛙在井底的軟體,讓學生邊讀邊思:青蛙為什麼會錯?得出結論:高高的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他的目光狹小,所見有限,導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錯了。

  2、抓青蛙的神態和表情。一個“笑”字溢位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正確。透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也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

  3、透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觀天”這則寓言,讓學生各抒己見,用學到的道理指導今後的學習生活。

  4、角色體驗,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訓練學生感情朗讀,以致達到表演讀的程度。

  在課堂實際操作時,對學生的引導方式上有待改進,由於在課前沒有精心設計語言,導致課堂上提出的問題過於瑣碎,看上去自己有點忙亂,教師的引導在課堂上顯得尤為重要,今後課堂引導要講求技巧,儘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把學到的詞句變成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讓語文發揮其工具性作用。

  最後要感謝鄭慧老師和祝紅豔老師的點評,這對於我的教學行為有很大的幫助,並在今後的教學中努力改進,也感謝學校給我鍛鍊的平臺。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5

  《稱讚》一課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寫:小刺蝟和小獾之間相互稱讚,而正因為彼此真心實意的稱讚,使對方增強了自信,消除了疲勞,神奇的稱讚為他倆之間搭起了一座友誼之橋。文中,小刺蝟與小獾相處融洽,富有人情味兒!看來只要是發自內的稱讚,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本單元的訓練意圖就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根據單元訓練目標,針對學生喜愛故事的特點,利用插圖,激發他們主動讀故事,透過自讀、範讀、齊讀、分角色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感情,從中理解和懂得要想獲得別人的稱讚,得先學會稱讚別人,還可啟發學生大膽想象。讓學生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和周圍世界聯絡起來,強調學以致用,用上合適的稱讚語對身邊的人物進行稱讚,引領學生從細節處見真誠,從平淡中見深情,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回顧課堂上短短的40分鐘,品味著和孩子們的真心交流,感情的真誠碰撞,我享受到了快樂,嚐到了收獲的喜悅,也反應出課堂上的缺失。現結合課堂教學環節,談談前後的得與失:

  一、真誠稱讚,微笑教學。

  課堂上,我努力面帶微笑,對學生每一個積極的表現都給予真誠的稱讚,創設愉悅的氛圍,如:課始,我對學生在複習生字環節時表現出的認真,利用自己的真誠的語言稱讚他們,並獎勵他們“搭乘小火車”(課件實現);課中,對學生的精彩發言均給予及時鼓勵和評價。這樣,課堂自始至終都充滿了暖人的情誼。

  二、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

  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找出小刺蝟和小獾互相稱讚的句子,然後重點指導朗讀。如“你真能幹,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和:“你的蘋果香極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的蘋果。抓住了小刺蝟和小獾對話的其它句子,培養學生從朗讀到感悟。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蝟為什麼還要稱讚他呢?進而抓住“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肯定別人的認真態度。

  再回過頭來反思課堂,有以下幾點做的不完善,應改進:

  1、課堂節奏過快,語速也超快,導致學生沒能很好聽清老師的要求,也沒能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

  2、過渡語言不簡潔,不準確。

  3、引導學生看圖說話時,過於急切,沒能很好地引導學生看好圖,發出精彩的言。

  4、當預設與生成有差距的時候,缺乏對整個課堂的調控,出現摸稜兩可的教學環節。應加強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6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我們二年級學生有一個缺點:書寫錯誤,做題粗心,錯題多,原因是書寫隨意,不講格式,作業做完了,從不檢查,針對這種情況,我注意強調書寫格式,並要求字寫得慢些,寫得工整,格式不對,書寫不工整,一律重新做過,經過一段時間,書寫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題還是錯得多,於是我在班上宣佈了這樣一條規矩,如果語文作業連續五次既工整又正確,老師就獎獎品,這樣激發了優生的積極性,一部分學生是懶習慣了,對此無動於衷,怎麼辦呢?當然還有辦法,每天作業錯了的重新改過,改正確了才算過關。

  學生在"玩" 中學語文,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在識字方面,這一學期學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比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為最有效的識字方法,透過不斷的求異,啟用學生思維,"玩"出價值。一個字有多種識記方法:看字形認字、跟據部首猜字義等等,學生的發散思維的"玩"中學得快樂。再如畫畫的方法記一記會意字;將所學的字、詞貼在家中的實物上"復現"

  在寫字方面,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一個人的字寫得好與否,不僅僅是個人的"門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學習習慣、意志品質及性格特點。因此,教學時我採用了"讀字、範寫、評議、試寫"的程式:"讀字"時,讓學生討論"寫這個字時哪一筆最關鍵""寫這個字哪一筆最容易寫錯"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問題,整體把握寫字的規律;在範寫之時,讓學生評議老師的範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把握寫字的要領;讓學生對老師評頭論足,運用形體動作學寫筆畫、作業展覽、評選書寫閃耀明星等方法,激發了學生寫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寫字的技巧。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7

  《北京亮起來了》這篇課文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北京絢麗多彩的夜景,文中有很多美詞佳句需要學生去理解、學習,這篇課文也是學生練習朗讀的好教材。在教學本課時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自主研讀,讓學生獲得獨特的個性體驗。

  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小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開放式的學習,打破文章原有順序,讓學生在通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重點朗讀,在朗讀中發現問題,自主質疑,大膽發問。同時,對於學生比較生僻、難與理解的詞語例如“金碧輝煌”、“銀河”等詞語藉助課件增加直觀感受,讓學生理解意思,感悟、內化。

  二、巧用掛圖,讓學生有直觀、具體的感受。

  北京那麼美,可畢竟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很遠,學生很難單純從讀課文中獲得直觀、具體的美的感受,自然談不上對北京夜景的美的熱愛了,因此,我巧用大量的圖片,讓學生能清楚的感受北京夜景的美。

  三、以讀文為基礎,尊重學生的個性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為了落實以讀為本的原則,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首先保證閱讀的時間,從本節課開始的初讀,到重點段落的研讀,最後對課文的美讀,給學生充分的感悟時間。其次,在朗讀形式上,採用自讀、範讀、評讀、指名讀、賽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朗讀課文,並且激發學生對於讀文的興趣。讓學生想讀課文、愛讀課文。最後,充分讓學生感悟文章內容,析詞品句,在此基礎上深入朗讀,在交流、評價中理解朗讀的方法,依據學生獨特的感悟,讀出自己的課文。

  四、聯絡實際,激發學生愛故鄉的感情。

  本課的情感目標是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感情,我覺得更應該激發學生愛家鄉的情感。一個人如果連自己土生土長的家鄉都不愛的話,愛國也是一句空談,因此我在拓展環節安排了一組我們家鄉的夜景圖,一方面可以讓不太瞭解的學生多瞭解一些家鄉,另一方面也可以激發出學生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從側面達成本課的情感目標。

  教學是遺憾的藝術,在這節課的教學中也有許多的缺憾。

  一、環節安排的很緊湊,但是在完成時還是沒有突出重點,在學習課文主要的4個段的時候,沒有抓住“長安街”和“王府井”這兩個地方重點理解,而是一溜學過,重點不是很突出。

  二、因為上課時是最後的一節課,教師和學生的情緒都不是很高,我最大的失誤是沒有儘量去調動學生的情緒,讓課堂氣氛不是很好。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8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小鳥從天上飛來,說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說天很小。它們由於站的角度不一樣,對問題的看法也不一樣。

  課堂上,我圍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

  一、充分朗讀,讀中質疑

  閱讀教學以“讀”為本。在上課的前5分鐘內,簡潔地提出本課的教學目標之後,讓學生初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學生在讀的時候,要求做到讀準字音,鼓勵學生比比誰讀得流利、讀得好。在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動筆勾畫出弄不明白的詞語和讀不懂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有的會從課題中提出“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

  二、以疑引讀,思後釋疑

  學生對自己提出的疑問,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師可以充分把握這一契機,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有重點、有難點、有目的地去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教師可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釋疑,點燃思維火花,促使學生“多思”“苦思”。

  從直觀、形象的圖畫讓學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邊,並讓學生張貼小鳥和青蛙各在井的什麼位置;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理解“大話”就是“吹牛”“不實在的話”;聯絡句子和上下文,透過讀,找小鳥說的話:“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理解“無邊無際”就是“非常大,大得沒有邊際”,並擴充套件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能說無邊無際學生就會說出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

  學生透過質疑引讀,在思考後自己解開了心中的疑問,思維得到了較好的鍛鍊。

  三、讀後悟理,角色體驗

  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同學們,青蛙說天只有井口大,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它們爭論的很激烈吧?我們怎樣才能讀好?我們分角色朗讀,想想怎樣讀才讀得好?”孩子們紛紛進行分角色朗讀練習,態度積極認真,有的為了讀好角色,練習讀了好幾次,課堂氣氛活躍熱烈。在本環節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應尊重孩子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三十個孩子就有三十隻青蛙,三十隻小鳥。他們可以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的朗讀就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理解、體會和感受。

  寓言故事的教學,到最後引導學生透過認識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動形象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成語的意思。我在教學寓意這一部分時,是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切合學生生活實際來引入的,而不是純粹的說教。“如果有人說你是坐井觀天,你明白他在說你什麼嗎?你想對坐井觀天的人說些什麼?”或者讓學生出點子幫助小青蛙:“你們願意像小青蛙一樣什麼都不知道嗎?你們能出出點子讓小青蛙也能像小鳥一樣見多識廣嗎?”這樣就更能從學生的角度悟出寓言中的道理了,並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在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過程與方法的訓練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9

  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已經有幾個年頭了,這個學期又將結束,反思一學期來的語文教學工作,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也有敗筆之處。二年級的學生雖說不像一年級剛入學什麼也不懂,但還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語文習慣。因此,這一學期,我的教育側重點還在於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培養閱讀習慣

  我覺得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越早開始越好。一二冊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七百多個漢字,因此現在適時開發孩子的早期閱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二年級的學生,內部言語機制還不完善,注意力不穩定,有聲思維起主導作用,需要朗讀的大聲發音來組織思維、集中注意力,還有朗讀過程中,眼、口、耳多種器官,同時活動,加強了記憶,所以教學中我十分加強學生的朗讀,背誦方面的訓練,培養他們積累有價值的語言材料,並做到熟讀成誦的習慣。並鼓勵他們多讀課外讀物,背誦兒歌、古詩、名言,並定時安排課外閱讀任務,背誦任務,切實做到,勤讀書,廣積累為三年級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主動識字的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生活經驗,注重教授識字方法,辦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同時,二年級識字仍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讓學生識字,必須有內驅力,小學生喜歡讀故事,我告訴他們要讀懂這些精彩的故事,就得認識大量的字。為了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發揮漢字本身的魅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如:

  1、自編兒歌識字法

  2、動手演示記字法

  3、辨部首想字義

  4、拆字、合字遊戲

  5、做加一筆減一筆遊戲藉助這些方法主要培養識字興趣,讓學生每看到一個新字,都會動用各種方法識記,在識字過程中不是囫圇吞棗式的記憶字形,而是經過一個精細,辨認各個組成成份的階段,這樣做既鞏固識字效果,增強識字興趣,又養成勤於動腦的習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