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錫林郭勒大草原教學反思
關於錫林郭勒大草原教學反思
也許是因為我很喜歡大草原,一直都很嚮往大草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在設計這課教學時比較投入,花了比較多的心思去備課,設計教案,錫林郭勒大草原教學反思。課堂上我首先一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想象美麗的大草原的景色和生活。在聽覺的刺激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把他們帶進課文學習。
在教學中,我首先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透過掛圖展現草原的美麗,再透過深入閱讀理解找出草原的特點,使學生切實感受草原的廣闊、美麗與歡騰,激發學生對草原的熱愛之情。在理解感受的基礎上透過朗讀、背誦進行表達,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創新能力。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學習野草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們透過抓住“滿眼綠色”想到草很多,我問:“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此時我們已來到美麗的大草原上,草就在我們的腳下,我們興奮地向前奔跑著,向前,向前,再向前。你的眼前是什麼?”讓學生體會到草原的廣闊。而在教“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這句話時,我讓學生站起來,用手比一比,想象一下,草原上的草到底有多高,在裡面捉迷藏是不是很有趣。指導學生讀出對草原的喜愛之情。
在學習湖水這部分內容時,讓學生感受到湖水的神奇是難點。學生透過讀句子瞭解了湖水的清透乾淨,湖水很多,但並沒有感受到湖水的神奇,教學反思《錫林郭勒大草原教學反思》。於是,我引導學生想象那清亮的湖水還能映出什麼呢?學生們說:“映出了圓圓的蒙古包”、“映出了青青的野草”、“映出了五顏六色的野花”……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感受到草原湖水的神奇美麗,又突破了難點,發展了學生的語言。
靜下心來慢慢回顧這一堂課,感覺到整堂課很成功,課堂氣氛活躍而井然有序,充滿著探究的意境,尤其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我讓學生先找到描寫人和動物動作的詞,並問孩子們,你們從這些動詞中體會到了什麼。接著,我再讓學生全體起立,在一曲《賽馬》中讓學生都跟這感受草原上騎馬的快樂,然後一邊背誦第四自然段一邊把人和動物的動作表演出來,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了“學生本位”。在充分感受到草原的廣闊、美麗與歡騰後,我問學生:“我們即將要離開草原了,你想用什麼方式表達你對草原的喜愛之情?”學生說到:“我想用《敕勒歌》這首詩表達我對草原的喜愛之情。”“我想把這美麗的景色畫下來。”“我想用照相機把這美麗的景色照下來。”……句句發自肺腑的語言道出了孩子們對草原美景的真摯感受,這樣的方法讓他們如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了錫林郭勒大草原不僅是美麗、廣闊的,更是充滿生機的。
透過這次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自己具有一定的教學實踐經驗,對課文內容、重難點的把握得比較到位。但在教學中學生的`回答有些出乎我的意料,這讓我對我的教學環節的設計陷入了思考,比如:我在引導學生透過想像感受草原的廣闊時,我問:“此時我們已來到美麗的大草原上,草就在我們的腳下,我們興奮地向前奔跑著,向前,向前,再向前。你的眼前是什麼?”很多學生都回答看到了野花、牧民、百靈鳥等,並沒有感覺到草原的廣闊,之後,我只有再啟發學生,那你們在草原上跑著,看到了草原的邊嗎?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草原的無邊無際。現在再來回顧這一教學環節,我覺得,我是不是換一種方式來啟發學生更好。
當然,課堂上學生的回答作為老師並不能事先一一預設好,一切都要以學生為本,但我真的很期待有機會的話再給學生們上這一堂課,透過課堂來驗證我的想法。
另外,在閱讀教學中我滲透了寫作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找出做橋樑作用的過渡段,認識過渡段的作用,這一步做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