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篇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四篇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篇一: 《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月光啟蒙》是五年級第十冊中的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作者是著名的詩人孫友田。文章用細膩的筆觸回憶了自己的母親及為好的童年生活。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用民間文學給我啟蒙,引領“我”走進了詩歌的王國。
我抓住啟蒙展開教學,當讓孩子們談到母親是怎樣給作者啟蒙的時候,幾個孩子說到母親說神話故事這個片段,說得真棒啊!
一位孩子說道:“原來,估計作者和我們大家一樣,到了晚上,仰望天空的時候,只是看見星星和月亮,但是在受過母親啟蒙後,在作者的眼中,天空已變成了高深莫測的世界,滿是神話故事,天空變得神奇起來。”
另一位孩子說道:“作者在這裡把母親比作一尊玉石雕像,我認為是非常合適的。那時,月光灑滿了小院,也灑在了母親的身上,作者被母親摟著,抬頭看母親的時候,已被那些神話故事所深深陶醉,母親,彷彿就變成了知識的使者,帶著作者飛向詩歌的王國。”
最後我注意拓展情感,當孩子本以為課文已經結束了的時候,我告訴他們,其實,文章還有段結尾呢,多年後,作者回到了離別已久的故鄉,再一次看到了母親……配上音樂,我出示了下面一段文字:
母親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裡,依然那麼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裡來,不知我來幹什麼,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
在我範讀的時候,我注意到孩子們都目不轉睛地盯著大螢幕,他們也在感受著啊,當我讓他們來齊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分明見到他們眼中的淚花!
我接著又說道,雖然母親現在什麼都不知道了,不知道眼前站的是誰,不知道他來幹什麼,更不知道那些好聽的民謠了,但是那些民謠卻深深地,刻在了作者的心裡……說完便出示課文中所有的民謠,我指名讓孩子去讀他們認為最能打動他們的民謠,於是一個孩子站起來,用低沉的聲音,緩緩地,讀起了本應該輕快活潑的民謠。一個接一個,孩子們體會著每一個民謠,他們說:如果我是作者,那麼回憶這些民謠,念一念這些民謠,將是對母親最好的懷念。
趁感情還在激盪,我又出示了文章的最後一段,我範讀著,孩子很快也加入了我的隊伍,和我一起讀起來:
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是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她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啟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最後,快結束課文了,我讓孩子們談談對這篇文章有著什麼樣的感受時,孩子感受到了母愛。
另外《月光啟蒙》也讓我進一步反思自己教學中的不足。
1.“對話”問題。語文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彼此分享對文章的理解,探討重點問題。作為教師,比孩子早一步解讀教材,其實在整個“對話”過程中更應該是充當“引路人”和“排雷兵”的角色。也就是說教師對“對話”在備課中是早有預設的。對於預設,在備課中我是相當細緻的,從學生角度出發,設想了許多情境,同時也設計了必要的引學過程。但課堂又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在課堂上,我總是“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預設,特別是當學生的理解深度與預設有差距時,往往是“不依不饒,生磨硬套”這其實就不再是真正的“對話”了。
2.“評價”問題。在課堂上適時的評價是推動教學,促進學習的一種有效的辦法。我在評價上做得總欠火候,表現在:用重複學生的話代替評價;評價的時機把握不夠自然,其實並不是每一個孩子發言或朗讀都需要用一長串的話語去評價,有時一個手勢、一個微笑、適時的示範都是評價,往往“無聲勝有聲”;評價的到位率不夠。學生是否從評價中獲益,並有所提高,是評價有效與否的標準。在本課的教學中,對朗讀的評價是重點,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從評價中理解課文應該怎麼讀好,讀出味道。如對歌謠的朗讀第一次我是意圖讓孩子在理解第四節的基礎上讀得柔美、深情。第二次則是讓孩子在理解歌謠含義的基礎上讀出文字蘊涵的意韻。但在教學中,因為評價的意向性不夠明確,孩子沒有讀到位就急於推進教學,而使讀的層次體現得並不分明
篇二:《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月光啟蒙》是根據我國著名“煤礦詩人”、民間文學家孫友田的《月光母親》改編的。課文回憶了自己童年時,在夏夜月光的伴隨下,母親唱民歌童謠和講神話故事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母親啟蒙教育的感激、懷念之情。
在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打亂文字段落順序,抓住重點段落——文章的最後一小節讓學生有感情反覆朗讀、細細品味。為了加深印象,我以最後一個自然段為起點,以母親吟唱的兒歌童謠為主線,幫助學生從歌謠內容、從自身和作者的感受、從母親的情感等不同角度去領會母親的啟蒙。教學時層層深入,環環相扣,讓學生在快樂中作者對母親啟蒙教育的感激、懷念之情。首先,透過讓讓學生自由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文中的五首歌謠,想畫面,感受畫面中景色之美,體會歌謠給我愛勞動,愛生活的啟蒙。學生讀得方式很多,用活潑的語氣讀,用舒緩的語氣讀,用拍手的方式讀等等。學生透過讀歌謠感受到童謠帶給自己的快樂,想到母親帶給作者的啟蒙,這既是對文字本身的遷移,又是對自己情感的遷移。其次,讓學生聽歌謠,感受母親唱歌時音韻之美,再從作者的感受出發,抓住“芳香”體會歌謠的音韻美,感受歌謠給予我們的啟蒙是熱愛民間藝術。第三,聯絡母親勞累了一天還不忘摟著我,給我唱歌謠,還唱得如此動聽,如此悅耳,來體會濃濃的母愛。 透過這一部分的教學,學生對“母親把對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這句話的理解水到渠成。並且遵循了一般的閱讀規律,引導學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思考與認識,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具體到抽象地去認識與掌握,學生學得輕鬆、愉快。
在教學完課文後,我又出示了《月光啟蒙》的部分原文,並深情並茂地娓娓讀來。“……母親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裡,依然那麼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裡來,不知我來趕什麼,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課文中慈愛聰穎的母親與此時痴呆傻笑的母親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反差衝擊著學生的心靈,喚起了學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不僅如此,我還找到了一首根據最後一小節課文改編的詩歌,這樣不僅讓課堂充滿活力,更延續著生命。
《月光啟蒙》第一課時教學心得
一遍遍淺吟低唱著這篇文質兼美的《月光啟蒙》,我深深地沉醉了,沉醉於那月色融融的美妙夏夜,沉醉於那血濃於水的母子親情。對照著感人至深的原文《月光母親》來細讀文字,本課的教學思路便逐漸清晰起來。3月23日上午,我在衛崗小學執教了第一課時,下面就談一談參加這次“課評”的教後心得。
一、深情匯入,奠定基調。
在學生對所學課文完全未知的情況下,我希望我們滿懷深情的走入文字,就像一個在睡夢中已聞到花香的人睡眼惺忪地被牽入了玫瑰園,那樣自然,那樣不突兀。放棄了很多種匯入方式後,一首曾經打動過我的《母親,我為你驕傲》讓我豁然開朗。這首歌旋律優美、深情、真摯,歌詞樸實而震撼人心,極富感染力。課前我沒有與學生交流,只是讓他們靜靜地聽這首歌,短短的幾分鐘,我能真切的感受到他們已被歌曲打動了。這是我預設的本課的感情基調,也是我所希望的學生與文字對話之前的狀態,不興奮、不冷漠、不疲倦、不焦躁,而是用一顆潮潤的、滿含期待的心等待著那個神秘物件的出場。
二、復活感性,理解課題。
對於課題《月光啟蒙》,月光一詞是不難理解的,而啟蒙一詞到底該如何理解呢?既然把《月光母親》改為《月光啟蒙》,那麼就更應該重點理解“啟蒙”了。面對語文教學中對詞語理解的過於理性的“不良”現象,我來了個感性的復活——讓他們從文中找出一段具體解釋了“月光啟蒙”的話。應該說,這個問題有一定難度卻又沒超出學生的能力水平,足以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面對這樣一個有些挑戰性的問題,他們不得不眼到、口到、心到。課文最後一段話已經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幅幅溫馨、動人的畫面,“月光啟蒙”就隱含在這字裡行間,跳躍於這月夜畫面。事實證明,這種復活感性的理解正是充滿著濃濃語文味的理解。
三、巧妙切入,無痕感知。
若想紮紮實實教語文,第一課時的教學除了要給學生充分閱讀時間外,還要讓他們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楚課文的脈絡,這是與文字深入對話的前提條件。然而,對課文內容的歸納、段與段之間的梳理與整合往往又是枯燥的。於是,就在學生為了理解課題而激情滿懷地齊讀著課文最後一段的當兒,我便巧妙地以此切入,提問:“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這真是不可思議,那麼母親都用了哪些方式對我進行啟蒙教育的呢?”學生很快便準確地找到了答案,既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又理清了課文的脈絡。我又緊接著追問:“作者重點回憶了什麼內容呢?”一切都是悄然無痕的。
四、打破格局,巧設版塊。
課文雖然很長,但讀通讀透之後,就會發現兩個交錯的版塊是很清晰地,一個是啟蒙意境——夏夜月光之美,母親之美,歌聲之美;一個是啟蒙事件——童謠、民謠之美。前者又是感悟後者的前提。所以在第一課時,我重點帶領學生深入品讀啟蒙意境之美。在尊重學生對文字獨特的、個性化的理解的同時,我也重視教學中情境的創設,對文字一幕幕的不斷“還原”,對學生進行薰陶感染,從而指導學生對重點語段作多元的解讀。
回顧這些成功之處的同時,對於本堂課的教學我也有著深深的遺憾。由於需嚴格的遵守“課評”的規定,課前不能讓學生預習,所以課堂上就要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去讀這樣一篇篇幅較長的課文,這就導致了後面引導學生品讀啟蒙意境之美的時間也相對緊張。如果時間允許,學生或許會讀得更充分,更有味道。當然,我也在思考更加可行的辦法,更加有效地設計。最後在安排學生配樂讀文時,由於配樂音量過大,對讀書效果也有一定的影響。
對於我來說,這次青年教師“課評”是我漫長的教學生涯中的一次歷練,她不僅讓我看到了自己的進步,更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深深遺憾的同時,我也相信,她也將是我繼續努力,更加深入鑽研小學語文教學的動力。不管前方的路是平坦還是坎坷,我都不會退縮。
《月光啟蒙》教後記
此次參加包河區青年教師語文課堂教學評比,我執教的課題是五下的《月光啟蒙》。這是一篇淳樸優美而又意蘊豐富的散文,作者回憶了自己童年時,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親唱民謠、童謠和講故事、猜謎語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母親啟蒙教育的感激和懷念之情。讀過本課的人都會有這樣的一種感受:字裡行間無不流露濃郁的詩情美,流淌著的親情美,蘊涵著的意境美。不過,就第一課時而言,就學生初次接觸文字而言,要內化這些感受,是頗有難度也是極富挑戰性的。因此,從美入手,以讀解文,以情促讀,藉助精美感人的多媒體課件的演示,憑藉教師詩化般的語言,把學生帶入課文所描述的優美意境,架起學生、文字、教師三者之間溝通的橋樑,獲得個人獨特的體驗和感受,把語文學習化為充滿詩意的情感之旅,是我本課的設計理念。
“題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由題入手,是我備課的首要環節。分析題目,“月光”“啟蒙”“母親”三者缺一不可;細讀文字,不難發現, “啟蒙”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月光”是教學的邏輯起點:“我”的童年是明月星光陪伴著“我”,“我”的母親是在月光下——這一特定環境中給予“我”最初的啟蒙,給“我”美好的陶醉,無窮的幻想,引領我走上詩歌之路。作者的成就顯然與兒時母親月光下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母親”則是教學的中心,正是母親把她對孩子的愛透過歌謠、故事、童謠、謎語全部給了“我”,讓“我”受到最初的啟蒙,感受到月夜的寧靜與美妙,感受到母親的聖潔與美麗,感受到母親給予“我”的樸素、純潔的愛。鑑於此,考慮到課堂容量的有限,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感受歌謠的深遠意境,體會母親用歌謠的形式激發“我”對故鄉的愛,對民間藝術的愛作為教學重難點。整個教學設計圍繞“一條主線,三種體驗”展開,即:以母親對作者的啟蒙為主線,一讀感悟月夜之美,二讀感悟歌謠之美,三讀感悟情感之美。
我注意到,課文插圖也很精美,可謂與課文內容相得益彰。在教學伊始,我便直接呈現插圖,配以輕柔的《月光曲》,飽含深情地描繪這幅月夜美景圖,藉以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奠定情感基調。初讀課文後,為了讓學生感悟月夜之美,我依然從插圖入手,先引導學生說出夏夜月光下小院的美妙,再走進文字,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月光下的恬靜和安詳,再次體會夏夜的美妙。教學歌謠時,考慮到內容淺顯易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中感受到母親的勤勞,體會到母親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學生建立了初步的情感體驗之後,我利用多媒體課件,營造月下啟蒙的情境,直觀展示母親動聽的歌聲,以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做到視聽結合,動靜結合,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在音樂的渲染下,教師動情的引讀、學生情不自禁的接讀將課堂推入高潮,當母親那“芳香的音韻”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飄滿整個小院,飄滿整間教室時,我們的心也醉了……此時無聲勝有聲,對於課文開頭所說“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學生已經心領神會:童年的夏夜,有母親的歌聲相伴,有著芳香的音韻相伴,怎能不美妙呢?當再讀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分明能感受到他們的投入,聽出來他們已讀出了語言文字背後所蘊涵著的“情”。透過這三個層次的體驗,學生對“母親把對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這句話的理解水到渠成,重難點不攻自破。
《月光啟蒙》的教學結束了,但回想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的一系列過程,又是那麼得誠惶誠恐,感覺依然不夠完美,我進行了如下思考:
一、 公開課也好,常規課也罷,更多的還是應該將學生擺在教學的首要位置,一切教學活動的展開都要立足於學生的可接受能力,“以生為本”,我們所要關注的不僅是學生個體,更是學生全體;不僅是優等生,更是學困生。本次上課,我在與學生的互動方面明顯做得不夠。
二、 教學預設應該圍繞著課堂上的生成作出及時、靈活、有效的調整,不能為了一味“維護”自己的教學思路,而“不依不饒,生磨硬套”;陷入自己設計的“陷阱”,而“難以自拔”,使時間無謂地流失。本次上課,在學生初讀課文,引導質疑這個環節中,雖然沒有學生響應,但為了維持我的教學思路,我依然“固執”把學生往我預設的問題上靠,浪費了不少時間。
三、 在課堂上適時的評價是推動教學、促進學習的一種有效的方法。不僅僅用一長串的不同的話語去評價是一種藝術性的評價,有時一個手勢、一個微笑、一個示範都是評價。
有思才有所得,發現不足才能進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認真面對這些不足,努力改善之,竭力超越之,爭取有所突破。
篇三:《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昨天做了學校公開課,我選擇了《月光啟蒙》。這是著名作家、詩人孫友田寫的一篇敘事散文。文章回憶了母親在美麗寧靜的夏夜,伴著明月星光,為兒時的“我”唱歌謠、童謠,講神話故事、說謎語的動人情景。“言美情濃”、飽含“詩情、詩意”是本文最大的特點。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從美入手,以讀解文,以情促讀,透過開放的教學設計,詩化的教學語言,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把學生帶入優美的意境,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第一、整個教學設計由質疑到解疑。先由課文第一句話“童年的夏夜是最美妙的。”入手,提出問題“夏夜的美妙體現在哪些方面?”引導學生從“月夜的美,母親形象的美,還有母親的聲音美”三個方面著手走近文字。再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為什麼說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生髮開來,理解母親的偉大。在文字的處理解讀方面我著重圍繞歌謠、童謠展開教學,創設情景,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感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體現新課改理念。
第二、理解“芳香的音韻”,我是這樣處理的:理解歌謠的內容後,這麼有詩情畫意的歌謠,你們想不想聽一聽母親那深情的吟唱,(聽音樂),再讓學生想象,如果你就是那個被媽媽摟在懷裡的孩子,在這美麗的月光下,聽著母親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的歌謠,你有什麼感覺?讓學生跟著母親來唱一唱,幸福、停留在這一刻、深深地陶醉了,感覺很美妙、聽著母親的吟唱就像聞到花兒的芳香,就像聽到美妙的音韻,是一種全身心的享受。這就是“芳香的音韻”理解水道渠成,很自然。
第三、文章最後一段再次理解後,我用引讀,讓學生體會其中作者說這段話時的感情(感激、懷念、敬愛、令人驕傲、自豪)然後再引導學生體會還有深深地懷念之情。為此我設計的練習是把最後一段改成詩歌的形式:感謝您,母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過圖片,音樂的渲染,加上深情並茂的解說,讓學生感受到了作者的內心(悲傷、難過、沉重、懷念)。讓學生感受到母愛的深沉。
但自我感覺也有許多遺憾不足之處:
指導朗讀“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抓住了重點詞語“輕輕地”“甜甜的”“深情地”體會感悟,但感覺還讀得不夠到位,如:有的讀時突出了“輕輕地”我聽出來了,母親是輕輕地吟唱歌謠的,能不能讀的再“輕”一點,讓學生再讀就更好了。還有就是準備好的音樂沒有播放出來,減弱了情景感染力,這也是事先準備不夠充分造成的,在今後的教學中絕對不能再犯。
篇四:《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月光啟蒙》是一篇蘊涵豐富的散文,節選自孫友田的《月光母親》。文章講述的是詩人孫友田回憶自己童年時,在詩意的月光下,母親摟著他,唱起動聽的歌謠、童謠,講故事、猜謎語,在他幼小的心靈裡,種下了文學的種子,點亮了心燈,一顆混沌的童心變得豁然開朗,得到了有益的啟蒙。課文以“歌謠、故事、謎語”的形式,充分展露母親對我的啟蒙和我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在第二課時,我緊扣課題“啟蒙”兩字,讓學生了解了“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母親對我的教育使得“我”成為詩人、作家,讓學生體會此刻作者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帶著這種感激之情反覆誦讀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
然後按照作者的回憶的思路,以母親的啟蒙為主線,幫助學生從歌謠內容、從自身和作者的感受、從母親的情感等不同角度去領會母親的啟蒙。教學時緊扣“歌謠、故事、謎語”幫助學生學習。
(一)讀歌謠,感受歌謠美
學生把收集的海門歌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唱歌謠,並說說喜歡的原因。學生非常感興趣,有的和同桌拍手合作說,還有的用歌曲調哼起了歌謠,大家在玩歌謠的氣氛中體會到了歌謠賦予大家的樂趣。
(二) 悟情感,體會母愛美
聯絡母親勞累了一天還不忘在月光下摟著我,給我唱歌謠,還唱得如此動聽,如此悅耳,體會濃濃的母愛。
透過這兩個層次的教學,學生對“母親把對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這句話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拓展文字,昇華主題。
我補充一首孫友田在《黑土地》中的一段詩,讓學生體會和母親教的歌謠的相似之處,以感悟母親對我的啟蒙和影響。
其次,《月光啟蒙》的原文中是這樣的:“……母親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裡,依然那麼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裡來,不知我來趕什麼,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課文中慈愛聰穎的母親與此時痴呆傻笑的母親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反差衝擊著學生的心靈,喚起了學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我將原文出示,配樂示範朗讀,充分調動孩子的情緒,在情感積蓄到一定程度時,出示一段話的填空:看到這一輪明月,我彷彿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讓學生練說,進一步體會對母親的感激與懷念。當然如果課上能前後緊湊一些,再加上這一片斷的練寫,效果會更好,學生對這種情感的體悟會更深刻,而且學生也是在一定的情感積累後,應該說寫出來也是水到渠成。
篇五: 《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月光啟蒙》是一篇淳樸優美、感情真摯的散文。作者孫友田回憶了自己童年時,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親為自己唱民謠、童謠和講神話故事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母親啟蒙教育的感激、懷念之情。課文的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親情,是一篇激發學生學會感恩的好文章。
課伊始,我依然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設問:如何來理解“月光啟蒙”?在作者心裡,誰是他的啟蒙老師?在學生簡單交流後,我們一齊讀文章的最後一節,說說:為什麼說母親是作者的啟蒙老師?為何題為《月光啟蒙》?作者的原題為:《月光母親》,而進入教材後題目改為《月光啟蒙》,說明編者對“啟蒙”二字看得相當的重。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以母親對作者的啟蒙為主線:一讀月色,二讀母愛親情,三讀懷念感恩,在讀的指導中進行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明白:初看,母親是透過為“我” 唱歌謠童謠、講故事、說謎語,給“我”以啟蒙;但更深層次的,可理解為母親用她甜甜的嗓音唱著那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啟發了“我”的想象,讓“我”對民間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媽媽的歌謠聲中,我們享受著月夜的寧靜與清幽,感受著母親的聖潔與美麗。母親透過歌謠不僅傳遞了她對“我”的愛,同時也把她對故鄉的愛,對生活的愛傳遞給了“我”。這就是愛的啟蒙——愛故鄉、愛親人、愛生活、愛大自然、愛一切美好的事物。透過讀,除了文中第十四自然段提到的種種啟蒙外,我想這裡還有一種更重要的“啟蒙”,那就是“愛的啟蒙”,從這些歌謠中母親讓作者朦朧中懂得了一種愛——一種對生活的愛、一種對親人的愛、一種對自然萬物的博大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