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醉翁亭記》的教學反思

關於《醉翁亭記》的教學反思

  把教學過程還給學生,教師作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是教授本節課的主導思想。《醉翁亭記》雖然是一篇文言文,從內容到思想都與學生的理解存有差距,但學生在本節課的表現仍然可圈可點。課堂效果較好。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三點:

  1、理清課文結構,把握作者思路。(重點、難點)

  2、體會作者曠達的胸襟,正確對待挫折。

  3、賞讀、品味文章的語言特色。

  對於難點的突破,藉助重溫以前訓練的方法,即如何從每一層的意思中,找聯絡點和共同點,從而把握作者的思路。這樣做既是與以前的舊知識連結,又為新知識的學習鋪平道路。整個分析過程,大部分同學能較好的運用學過的方法分析,個別同學還有更深層次的見解。如:分段,學生們在對段意的共同修改完善中,強化了對知識的把握,提高了歸納能力。在尋找各段之間的關係時,學生既找了其中的關聯,即第一段的“在乎山水之間”引領下文的四時朝暮遊、滁人遊、太守宴、遊歸各段;又找到了各段的共同點:各段都有“樂”字,“樂”字一線牽貫穿全文。

  這個環節的設定,使學生在研讀中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也提高了分析此類問題的能力,比教師泛泛講解效果要好得多,且學生在共同的研讀修改中,把技巧固化為了能力。為以後的分析研讀打下了基礎。

  對目標2的完成,是緊接著目標1而來的。學生從文章的線索“樂”字入手,結合作者當時被貶的的處境,理解作者的曠達胸襟,可謂是水到渠成。從而也受到了有關如何對待挫折、如何對待得失的人生教育。

  對目標3的研讀,與教師備課時的準備有出入。對本文語言特色的賞析,備課時是著重從21個“也”字和25個“而”字入手的,目的是想讓學生了解本文駢散結合的語言特色。

  但學生一開始就根據以前的學習經驗,直接從修辭、煉字、感情的表達等方面評析的。學生對這些方面的分析比較到位,表現了較好的賞析能力。這一點說明以前進行的方法練習,取得了較好的效益。這種基本技能的訓練,確實是語文學習的一條捷徑。這決非是投機取巧,也並不是僵死的教條,而是把語文中常規的賞析思路、賞析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用“內行”的.眼光去讀、去想,讓學生從對語文漫無邊際的無奈中掙脫出來,一開始就把握準思考的方向,然後再具體問題具體回答。並在後來的學習中,逐步的提高完善這種的能力。

  至於學生沒有意識到文中的“也”字和“而”字的作用,正說明此處需要教師的點撥啟發。因而,此時我臨時設定了一個啟發式的題目:

  請同學們以第一二兩段為例,去掉文中的“也”字和“而”字,品讀一下,與原文有何不同?

  以前曾接觸過比較閱讀的題目,應該說解決比較閱讀這樣的問題,學生並無困難。果然,經教師提示後,學生馬上就從好幾個角度對去掉“也”“而”後與原文進行了對比評析,分析比較準確到位。如:

  從語感上,“不如原文流暢。”“沒有原文的‘味兒‘了”;

  從語言的表達上,認為“像詩”;

  從文章的感情色彩上看,“得意之情表現的不如原文強烈了。”

  ……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