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下冊《1元以上的人民幣》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下冊《1元以上的人民幣》教學反思

  課的開始,以上節課的教學內容為切入點,透過依次出示、讓學生說出一元以下面值人民幣的方法勾起學生的記憶,順利引出今天學習的內容:“認識一元以上人民幣”。

  由於平時生活的積累,大多數學生已經認識了一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幣,為了進一步的鞏固、深化,教學中透過小組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裡拿出自己認識的'人民幣向同學介紹,再讓學生當“小老師”上臺介紹,以學生教學生,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有所學有所長。部認識一元以上的人民幣分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認真聽同學講解的學生,給予了提示和教育。

  雖然學生已經認識了人民幣,但是每人的生活經驗不一樣,在完成練習和實際操作上出現了參差不齊的現象,與我預計的教學效果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想想做做”第一題以連線為載體,適當提高了要求,讓學生將人民幣的面值和實物聯絡在一起,透過引導學生知道了在完成練習時要有序的進行,可以根據人民幣的面值找標有價格的實物,也可以根據實物找價格,經過講解、幫助,學生很快就完成了練習。

  在進行教學準備的時候,並沒有將“想想做做” 第二題作為一個難點來考慮,而在練習的時候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現象,學生的生活經驗僅僅侷限於認識,對於實際的操作顯得有點不知所措,也使我流暢的教學嘎然而止,同一單位的人民幣學生可以透過加法計算的方法或者數的組成知識很快的解決,而不同單位的人民幣的相加,是一個抽象理解的過程,是一個將認識人民幣的生活經驗系統化、教學化的過程,在完成這項練習時,學生需要一個學習、強化的過程,透過反覆舉例的方法,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知識逐步內化。

  兌換人民幣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吸取上一節課小組合作的教訓,我沒有讓學生自主操作,兌換,而是透過讓學生“猜一猜”——上臺“數一數”——得出正確的結論。然後再提問“如果沒有人民幣給我們數,怎麼辦?”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這一過程非但沒有減弱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實際運用需要學生將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結合起來,先讓學生獨立觀察情景圖,充分發言,說說在圖中看到了什麼,再引導學生有條理的進行觀察和分析,男孩買的是什麼,付了多少元?女孩買的是什麼,付了多少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