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的教學反思

《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的教學反思

  《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在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基礎上,透過拼補的方法把組合圖形轉化成我們會計算面積的2個圖形的面積進行計算,方法有很多種,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可以。

  本節課並不是要教會學生求幾個組合圖形的面積,而是讓學生體會到割補、轉化的方法是求未知平面圖形面積的重要策略。當學生真正獲得了策略的知識、方法的知識的時候,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透過這一堂課的教學,我感受最深的是:課堂教學是由學生、教師和教材組成的整體,只有發揮這個整體中各個部分及其相互關係的功能,才能取得最佳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中不能以教師為中心來死搬硬套教材,而應把學生推到學習活動的中心。本堂課創造性地對教材實施了"由靜態的資訊變為動態的'過程"的再加工重組,較合理地利用了教材資源。在教學中,先不給出資料,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間,使學生更寬泛地理解什麼是組合圖形,更大限度地啟用每個學生尋求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思維動力。然後再緊緊圍繞“根據最少的資料,尋求最佳求面積的方法”這個思維策略思想,逐步展開有層次的思維訓練。儘管還是課本的內容,但卻演繹出別樣的精彩,學生也在其中品嚐了學習的歡悅和成功。教材在這兒已經完全成為學生駕馭學習的工具和成長的階梯了,真正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這也許就是教材重組的意義所在吧!

  課堂也存在不足,比如說對例題學習可設計一些思考提示,讓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嘗試解決,學生有需要的話點選提示,這樣能使學生的思維處於積極狀態,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在後面的練習設計中,也可圍繞一定的問題情境設計一些聯絡實際的問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自主探索,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真正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成就感還給學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