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

  學過地理的朋友都學過關於氣候的知識。以下是小編收集的關於《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以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天執教了《世界的氣候》一課,下面談談這節課自我感覺存在著以下問題:

  首先,整體上說一下自己這一堂課的情況。這堂課整體來說思路比較清晰,但是教學目標與課標有些偏離,究其原因是沒有很好的解讀課標也沒有很好的研究教學參考導致的。在教學基本功上感覺自己還是語言上欠缺很多,語調太平淡,一節課始終是一種語調聽不出重點,板書還是不好第一字不好,第二不整潔,第三內容不成體系。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特別是學生上臺指圖時,只關注了指圖的學生,這時忽視了臺下的同學,使得出現臺上臺下學生聯絡不起來,互動效果不好。

  其次,具體來說一下講課過程中的問題。匯入部分,採用景觀圖片匯入較好,但是匯入的太陡了,如果在同學們說出是氣候不同導致的這些地方景觀不同後加上這樣一句話:為什麼世界上不同地方氣候有這麼大的差異呢?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學習一下第四節《世界的氣候》。導進來就比較好。接下來是“自主學習”環節,學習自學課本圖3.22完成大螢幕上列出的要求,第一個問題是描述氣候關注的時間是多長?學生找出是一年,接下來我讓學生比較了天氣與氣候,然後又返回來講的氣候的兩個要素,這個環節順序安排的不好,感覺把描述氣候的時間與兩個要素分開了,要先了解了氣候之後再對天氣與氣候作對比比較好。

  接下來是回顧世界氣溫和降水分佈規律。這個環節是讓學生到講臺前指圖來說的,學生指圖說完後都是我對他們進行的評價他們說的不完整時也是我來補充的,這樣感覺臺上臺下有些脫節,如果讓臺下的同學對臺上同學的回答做個補充或評價的話,這樣互動效果就會顯現出來。由氣溫和降水差異過渡到氣候的差異這個過渡還可以。接下來先讓學生讀圖3.23找出世界氣候型別種類,這個地方的指導讀圖方法比較到位。

  接下來先回顧以前知識溫度帶名稱範圍也是讓學生上臺指圖來說,讓學生指圖主要是為了突出地理學科中圖的重要性。下面的環節是讓學生分別找出位於熱帶、溫帶和寒帶的氣候型別,首先我來示範如何找,指導他們如何讀圖,下面就由他們自己找出,然後同學交流,最後再由學生上臺分別指圖說出。在學生指圖時往往指的是點而不是範圍,而我忽視了這一點沒有對學生的指圖進行糾正。在這一環節中,對分佈在每一溫度帶內的氣候型別的具體分佈位置沒有進行更詳細的講解。

  接下來具體介紹了熱帶的四種氣候型別,我先給學生從分佈與特徵兩個方面講解了熱帶雨林氣候,然後觀看這種氣候型別的景觀圖片加深印象。主要是教給學生分析氣候型別的方法,便於下面學生自己分析另外三種氣候型別。在這裡,學生第一次接觸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結合在一起的圖,先要介紹如何讀這種型別的圖。接下來就是小組合作環節,讓學生對另外三種氣候型別從分佈與特徵進行分析。最後再找學生上臺指圖給大家分析,我在一旁指導糾正,這個環節臺上與臺下也有些脫節。還有熱帶草原氣候和季風氣候特徵這兩者處理的不好,如果把兩者做個比較,把兩者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同時呈現出來讓學生觀察,效果會比較好。

  接下來是對四種氣候型別進行的總結,先透過動畫觀看總體的分佈,然後再做練習對四種類型的特徵進行鞏固,最後對整節課內容回顧總結。由於時間把握的不好,最後的練習用的時間較短。

  最後,透過這次授課比賽,我感覺自己收穫很大,看到了自己更多的不足,為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提供了動力。因為又給我繼續努力的動力!每次聽課後的評課給我收穫最多,有些問題自己發現不了,透過各位老師的點評總能給我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總之,我相信只要能發現缺點及時改正,在課堂上勇敢地改變自己,自己進步會更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