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師師德演講稿

2022教師師德演講稿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眾,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當下社會,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那麼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教師師德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教師師德演講稿1

各位評委:

  大家好!

  陶行知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以德立教,“愛滿天下”,是“萬世師表”的楷模。他愛國、愛民、愛教育。由於有了這種深切的“愛”,才有了他那種“千教萬教,教人求真”的執著追求。他窮畢生的精力,投身於人民教育的各項革新運動,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在舊中國矗立起一座人民教育的豐碑,鑄就了民心所向的一代師魂,成為“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他的教育思想是超時代的,他的教育成就是卓越輝煌的,他的教育影響是跨國界的。師德存在於每時每刻,師德應該像空氣一樣,無時無處不在,無時無處不有。為人師表在生活中影響學生,師德的芳香瀰漫於學生的所有生活空間。教師課堂上的一聲“請”;教師嘴角邊的一抹微笑;教師路過有紙屑的操場能將紙屑彎腰拾起;教師與教師的談笑文雅風趣;教師在黃昏時與學生親切交談的身影,無一不是師德的體現!我們回想,在我們所受的教育中,我們學到的知識很多可能已經忘記,但我們對於師德高尚的老師卻永遠銘記在心!陶行知先生的人格魅力常常令我動容、動情……

  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必須進行認知、情感等心理交流,因而,教師的工作是愛的事業。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把自己的知識和智慧無私地傳授給學生;才會以自己的人格和品質影響學生,使他們德、智、體全面發展,在社會大舞臺上,演繹自己七彩的人生,描繪祖國絢麗的明天。

  要當好一名教師,首先要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師德修養”不僅停留在言談中、紙面上,而要付諸於實施,要體現在行動上,要有一顆愛心----愛教育之心,特別是愛學生之心。只有帶著這顆心上崗,教師的形象才可能正直、高大,“教師”才能受人尊敬。

  教師要教好學生,光有一顆“愛心”也還是不夠的,要站在講臺上,利用四十五分鐘傳授文化知識,還需要自身有豐富的知識。作為教師,應具備“一桶水”,而不是“半桶水”。作為教師,在學校裡學習,而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更瞭解新時代的教育需求,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不斷的向“博學多才”這一目標靠攏,成為“學習型”、“研究型”人才,使自己成為學生佩服的教師。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要教好學生,學習自己頭腦中儲存的知識外,在不斷完善自己的基礎上,更是加強教學理論的學習,要不斷地鑽研教材,認真備課、認真授課。在教學程序中要不斷總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思想和教學風格,並在此基礎上學習吸收別人的經驗,將別人好的經驗,合理地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

  學陶,提高我們的師德認識;師陶,陶冶了我們的師德情操。我們學陶師陶,在理性的光輝中走向熾熱的情感,在熾熱的情感中走向持久的理性!學陶使我們走自我教育之路;師陶可以弘揚正氣,樹立新一代教師典範!

  謝謝大家!

2022教師師德演講稿2

尊敬的領導和老師:

  大家好!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孩子的成長起著巨大的作用。老師在孩子的成長中起著橋樑的作用。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才能培養出自尊、自愛、自信、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其實這只是教師“教書育人”的一個方面,“以身作則”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要求。什麼是師德?所謂師德,是教師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修養;教師風格是教師職業的時尚。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不知疲倦的教書育人,不教書育人,都是師德。對於老師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得到孩子的真心支援。良好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體現就是保持一種師生人格平等。互相學習,互相尊重。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實踐遠勝說教。在實際工作中為孩子樹立榜樣,而不是簡單的說教,是精神的體現,是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

  師愛是每個孩子都期待的。老師要愛教育,愛孩子,積極經常彎腰和孩子交流,願意和孩子做朋友,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火,不恐嚇人,做事公平合理,不抱有偏見,平等對待自己所有的孩子,樹立很高的威信。

  老師要尊重孩子,不要變相體罰。如果孩子做錯了什麼,應該給他解釋的機會,老師會安靜,這樣他可能不會生孩子的氣。教師要注重自身的道德形象,如教師形象,要做到“德才兼備”“嚴格負責”“幽默風趣”“熱情活潑”;對於教師的素質,要注重培養孩子喜歡的“幽默”“熱情”“機智”的特質;對自身形象的追求,不僅要“自然”“文明”,還要有“舉止優雅”“談吐優雅”等高品質修養水平的追求。教師應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

  教師要嚴於律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為孩子樹立榜樣。教師要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名師要對社會、對父母、對孩子、對自己高度負責,努力做好教書育人的每一個環節。愛孩子的老師最受歡迎。孩子們不僅渴望從老師那裡獲得知識,還渴望得到老師的關心。他們希望他們的老師溫柔、可親、有愛心。因此,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一個有愛心的老師遠比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更有魅力。

  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無私奉獻的愛心不僅是教育成功的關鍵,也是衡量一名教師素質的重要內容。所以,老師不要體罰孩子,訓斥孩子,要善良、嚴謹、可敬、正常。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很強。老師對孩子的批評,恰如其分,是一種激勵;不恰當,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導致逆反心理。大多數孩子不喜歡老師的批評,大聲責罵,這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把握批評的“度”,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變“不聽勸告”為“順耳勸告”。應該改為表揚和鼓勵孩子。正如德國教育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說,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而這一切都是教師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師要最佳化自身形象,從樹立“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的教師形象入手,把外樹形象與內強素質結合起來,不論在教育環節還是在生活。

  謝謝大家!

2022教師師德演講稿3

  大家好!

  我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家,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和無數的文化瑰寶。我們的前輩從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文化,為世界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歷史的車輪把我們載到世紀之交的今天,作為文化傳播的教師擔負著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的艱鉅任務,祖國和人民對教師也提出了要求,要求每個教師都要樹立起獻身教育,教書有人的信念和決心。

  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既是偉大、崇高的事業,又是平凡、瑣碎的事業;既是為祖國和人民謀幸福的事業,又是需要付出艱苦勞動的事業。這裡,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沒有顯一時的聲名和榮譽,也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因此,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必須具有對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忠誠,具有將自己的知識、才華、青春和生命奉獻給這一事業的信念和決心。人們常常把教師比喻成“園丁” “蠟燭”“綠蔭”“人梯”“鋪路石”,歌頌的就是這種獻身精神。

  雖工作不久,我卻親眼目睹了老師們的愛崗、敬業、奉獻等作為,親耳聆聽了不畏艱苦,牧牧不倦、潛心奮鬥於育人工程的感人事蹟,親身感受了那為了祖國和人民,為了孩子和為了學生,真誠奉獻的博大情懷。在日常工作中,新老教師結對子一幫一,在教研活動中,在學習有關檔案,組織系列講座等一切工作裡,我感到了學校領導對老師的關心和培養。同樣,在學校繁忙的工作和並不太多的報酬中,我看到了老師們的奉獻和忠誠。在學校的榮譽室裡,面對各種各樣的表彰和獎勵,我又看到老師們的辛勞和學生的進步成長。忘不了已有華髮的老教師們兢兢業業的工作和對青年老師的幫助。忘不了老師們桌子上的教育雜誌、厚厚的教案以及教學論文的稿紙。更忘不了語文教師“實、活”的教學特色;數學教師“自學、發現、精講、巧練”的教學藝術;中青年教師“因材施教、形式多樣”的電教經驗,還有豐富多才的興趣小組,富教於了的藝術教育。我們的學校是所優秀的學校,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正是依賴於教師的崇高的事業心、神聖的責任感、無私的奉獻精神。

  還記得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的確,我也是一片平凡的綠葉,雖平凡但無悔,雖平凡但無私。雖然平凡,我們的脊樑卻支撐著祖國的未來;雖然清貧,我們的雙手卻託舉著明天的太陽。讓我們守候著這方“三尺土地”,用三寸長的“白鏵犁”耕耘歲月,讓我們的青春在愛的奉獻中閃光。

2022教師師德演講稿4

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日我演講的題目是《只要心中有愛》

  我試著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門,我成功了。愛心讓我發現,每一扇門的後面,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講臺下,我所應對的不止是幾十雙求知的眼睛,而是一個需要用愛來傾注的浩瀚的海洋。

  我是20xx年十二月十七日開始做班主任的,一聽這個日期,大家就會明白這不是一個正常的上任時間,對,我是接了別人的班,實在點講,我是接了一個爛攤子的。當時班上接連發生了幾件惡性的事件,比如學生當堂頂撞教師,教師教育學生髮脾氣拍桌子,學生就當著教師的面,拿凳子把課桌砸個稀巴爛,然後和班主任在走廊裡大喊大叫。這就是我接班時的大體情景。兩年後我離開的時候,這個班是全校自主管理的樣板班級。

  我毫不誇張地講那是我用愛換來的!在我心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張白紙,我在上頭用愛心描繪,所以就會收穫了愛的享受!在冬日的深夜,我下寢室檢查學生就寢情景,全班有36名男生,我都一一給他們掖好被角,無數次把他們入睡前露在外面的手腳輕輕放進被窩裡。早晨起來,天氣突變,很多孩子都曾穿過我從身上脫下的帶著體溫的羽絨服。一次,班上的小劉峰晚上11點發高燒,聽到他粗重的呼吸,看到他因發燒而蹬亂的被子,我當時與其說是著急,不如說是害怕,怕這個遠離父母的孩子因染病而受苦,二話沒說,我這個並不強壯的人連人帶被子就這樣抱著,從五樓一路小跑十幾分鍾衝到醫務室,敲開醫務室的門,放下孩子,我暈倒在病床旁,醫生害怕了,我的學生嚇得緊緊拉著我的手,大喊:劉教師!劉教師!!!看著我慢慢睜開眼睛,孩子撲到我的肩上嗚嗚大哭……

  愛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愛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孩子們的驕橫、多疑、自私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現了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好氣象。同學們比學趕幫超,師生間談笑風生,平等互助,在師生的共同呵護下,我們班成了一個學習、生活和成長的樂園。20xx年春季,教師優質課比武,初中部36個班級,12節優質課,7個參賽教師選用了我班上的學生上課。20xx年5月,我們第一個拿到了“免檢班級“,之後又評上了唯一的“樣板班級”。

  我永遠記得這個日子,農曆20xx年2月4日,星期五。那天是我26歲生日,當天正好輪到我休息,一天下來,接到幾個朋友的電話,尤其是父母的電話,心裡多少有點想家,可晚上6點半,還要到班上帶晚自習,心境比較低落。低著頭,推開教室的前門,原本安靜的教室裡突然聽到一聲“預備,起”,我抬起頭,看到全班48個孩子手打著拍子從座位上站起來,齊聲唱著“祝你生日歡樂”,祝福寫在他們帶笑的眼神裡,關愛寫在他們綻開的笑臉上,我的眼睛慢慢變得模糊,模糊,直到歌聲唱完,一聲“老劉,我們愛你,生日歡樂”!我的淚水控制不住地流滿了臉頰。

  教師們,沒有教不好的孩子,短短4年的教書生涯,讓我感受到了真愛的'無價,教育孩子的同時我教育了自我。自從當上了班主任,我的人生觀得到了徹底的轉變和昇華,我再也不覺得“愛學生”是口號,是肉麻,是虛偽,我深深體會到愛學生那是超越了親人和朋友的人間真愛!

  之後,我離開了我的學生,原因是什麼?仍然是愛,當時我認為我已經把全部給了學生,我已不能再超越自我,不能把我可愛的學生帶入更高的精神境界和意識層次,我感到一種誤人子弟的害怕,我應當舉賢讓能,在跟校長長談後,我絕然地拒絕了真心地挽留,離他們而去!當時我是那麼難受,真正嚐到了忍痛割愛的滋味,最終一次關上我所熟悉的教室的門,任憑淚水無聲的流進嘴裡,那種苦味,至今我記憶猶新!

  此刻看來,離開他們很傻,很錯!孩子們並沒有因為我的離開而得到更好的教育,相反,我離開後,孩子們因為整天對我的思念和依戀而影響到學習,不肯理解新的班主任和新的管理方式,很多人生活在過去裡,我離開後的第三個月,學校舉行冬季運動會,在運動會結束前的半個小時,他們就以決對的優勢把第一名穩穩拿下,有一個孩子寫下了這樣的喜悅走到廣播站,並要求親自讀:“祝賀24班榮獲20xx年冬季運動會第一名,在此,我們最想對千里之外的劉志超教師說“老劉,我們沒有讓您失望!你的孩子們永遠都不會讓你失望”,廣播在哭泣聲中讀完,周邊在場的同事,眼淚打溼了眼圈,打電話告訴我時,我無法控制自我的感情,大聲啜泣,教師們,這就是愛啊,讓我如何不感動!

  說實話,來到我們繡湖後,我曾動搖過,想過要回去,然而,愛人告訴我“離開已經錯了,回去不是又錯?”再說,繡湖的孩子也需要我,繡湖給了我更廣闊的空間。是鷹總會搏擊長空,是愛總會讓人感動,於是我堅定地留下來,以更加百倍的勤奮和熱情把自我奉獻給我熱愛的教育,奉獻給繡湖這塊熱情的教育聖土!只要心中有愛,我相信,我必須會成功!我的演講完了,多謝。

2022教師師德演講稿5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教師:

  大家好!

  沐浴著燦爛的春光,乘載著待飛的期望,我開始今日的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平凡的職業,無悔的選擇》。

  花選擇融化在土壤,那是因為土壤能給它供給養份,讓它的美麗綻放;水選擇融化在陽光,那是因為陽光能讓它變得更加惕透,純潔無暇;我選擇融化在教育這片熱土,那是因為,能當一名學生熱愛的教師,是我心中永遠的夢想!

  就是這份活力,給了我無窮的力量,於是,在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我毅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

  當時,剛剛成為一名教師的我,是那麼的興奮,因為,我最終有機會釋放青春的夢想,踐行我人生的價值。我找到了那麼多聲名赫赫的先哲: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是他們的的代代傳承,成就了西方文化史上的豐碑;孔老夫子,杏林樹旗、弟子三千,也譜就了東方教育史上的動人佳話。於是,我全身心的投入了我熱愛的事業。

  然而,工作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班裡,淘氣任性的、不求上進、的學生,時常有之,他們常常使我頭疼萬分。我懷疑,我迷惑,一種不自信的聲音也時常在心頭響起。當時的我甚至感覺到:偉大,似乎只能形容英雄和偉人,而身為教師的我們卻如此普通,直到有一天,我聽說了這樣幾個真實的故事:

  那是在x年的四月,江蘇一個名叫金壇的小城,城南小學組織學生觀看革命傳統教育影片,在過馬路時,一輛小轎車飛馳而來。危急中,52歲的女教師殷雪梅,毅然張開雙臂,奮力將走在馬路中央的6名學生,推到路邊,而自我卻被車子撞飛25米,轎車把殷教師撞出去整整25米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奉獻了一生的殷雪梅教師,52年的生命歷程,戛然而止。

  親愛的教師們哪,對於殷教師來說,只要她活著,健康地活著,再過三年,她就能夠退休,就能夠享受著一輩子播種的桃李開滿鮮花所帶來的芳香。能夠愉快地過著自我的晚年生活。然而,4月5日凌晨,英靈飄然逝去,殷雪梅教師出殯的那天,南京萬人空巷,感天動地!追悼會上,10萬名各界群眾揮淚送別,被她救下的孩子,淚流滿面,長跪不起殷雪梅教師生前最喜歡的歌,就是那首《丁香花》:“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麼渴望的美啊,你看啊漫山遍野,你還覺得孤單嗎?你聽啊,有人在唱那首你最愛的歌謠啊,塵世間多少繁蕪,從此不必再牽掛”如果說瞬間能夠永恆,那麼,在殷雪梅張開雙臂,用自我的血肉之軀保護學生的時候,一切都已經定格,定格在晴朗的藍天下,定格在千萬人的腦海中。生死關頭,方顯英雄本色,殷教師把生的期望留給了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我,用鮮血詮釋了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

  還有:20xx年,一場黑色的5.12大地震席捲了我們的家園,當映秀鎮的群眾搬開教學樓的廢墟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僕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還活著,而他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不得不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這就是該校29歲的人民教師張米亞,看到那裡,我的心靈再一次被深深震撼0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教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看管住了生命之門!用自我的生命對“師德”做了崇高的詮釋,此時,我才明白,“春蠶”、“”“蠟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些溢美之詞的深刻內涵。也許,我們能夠不為歷史名師的事蹟所感動,也不為蠟炬成灰的故事而唏噓,單單是我們身邊的這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精靈,已足夠讓我們刻骨銘心

  還有我的學校,平邑實驗小學。我校音樂教師李瑞霞,本來已快到退休年齡,可當學校需要她的時候,她毅然服從學校的安排,擔任了畢業班的音樂課。悶熱的教室裡,已不再年輕的李教師,抱著沉甸甸的手風琴,為同學們講解、伴奏,似乎要把平生所學的知識,毫無保留的傳授給這群即將離校的孩子們汗水無聲的流著,流過李教師慈祥的面龐,歌聲,在教室裡迴盪;師德,在李教師的辛勤耕耘中,熠熠閃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萬韌,無欲則剛。的確,當冰雪覆蓋大地的時候,我們需要一團火來為我們取暖;暗夜無邊的時候,我們需要點點星光來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前途茫茫時,我們需要一盞航燈來為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殷雪梅、張米亞,李教師等等,就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一盞盞明燈,照耀著我們前進的道路!我決心,我也要用愛去寬容我的學生,去呵護他們,用一片至真至誠的愛心感動他們。雖然,我的成績不夠輝煌,我無法慷慨激昂,我的故事也不夠感人,我也不能聲淚俱下。我有的只是有一顆真心,和向孩子們無限敞開的胸懷。

  此刻,我去年所帶畢業班的同學,已經以優異的成績升入夢想的中學,我的一位學生張政,在一張賀卡里這樣寫道。

  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